《一千零一夜》“女扮男装”故事研究

2018-03-16 14:17李丹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期
关键词:女性爱情

李丹阳

摘 要:《一千零一一夜》是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了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状况。本文选择两则爱情故事,从女扮男装的角度, 对故事尤其对其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做一番探讨。

关键词:一千零一夜;女扮男装;女性;爱情

《一千零一夜》是中古时期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阿拉伯民族贡献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该书汇集了中东、近东及其他地区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叙事上采用“框架式”“循环式”结构,大故事套小故事,环环相扣。风格方面,浪漫幻想与现实结合,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一千零一夜》中有不少歌颂女子智慧的故事,从整本书来看,山鲁佐德的智慧让人赞赏,而她所讲的故事中,又有不少表现并歌颂女子智慧的篇章,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的麦尔加娜。在阅读此书时,笔者注意到该书中有女扮男装的现象,学术界还未从这个角度做过研究,故对此做一番探讨。

《一千零一夜》中关于“女扮男装”的故事有两则,一则是《卡玛尔王子和白都伦公主》,一则是《阿里?沙琳和女奴珠曼丽》,这两则故事的不同点,在于人物身份的不同;相同点,故事中的女子都才貌兼备,聪慧睿智,主题上,都是对男女主人公追求忠贞的爱的讴歌,背后反映的是阿拉伯男权主导下的社会生活。白都伦和珠曼丽的结局也是一样的,为了爱情,交出了手中的权力,依附在丈夫身边。

一、动机:生存和寻夫

首先从女扮男装的动机这一点上看,两人都是因难与丈夫分离,形势所迫,扮成男装,一方面保护自己,一方面更便利地打听丈夫的下落,后者是驱使女主人公扮男装的根本原因。保护自己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她们心里,爱情,毋宁说是丈夫才是她们生存的依靠与力量,离开丈夫,生存的意义都没有了,从这方面来说,决定两者女扮男装的心理并不是出于主动,而是被迫的。白都伦跟随丈夫回他所在的国度,半路因为一颗红宝石导致两人分离,白都伦在寻夫的过程中,索性她就假扮男装:“于是她穿上丈夫的衣服,带上他的缠头,半遮着面庞,让一个婢女坐进驼轿,吩咐奴仆们备马,整点行装出发。”①而珠曼丽亦是,她使计从强盗手里逃了出来,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男子模样。问题在于,两位女主人公为何以女扮男装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从生存的角度,白都伦和珠曼丽假扮男装有迫不得已的一面,是为了自保,书中有过一段描写:“她思忖道,‘如果我这样出去告诉随从们说我丈夫失踪了,也许他们会算计我。”②白都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自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发生变化,男女的地位也随之改变,逐渐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女子也随之沦为男子的附庸,居于第二位,中古时期的阿拉伯社会亦是如此。女子被看作是男子的附属品或私有财物,可以买卖,没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国家也没有专门的法律保障她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白都伦虽出身高贵,但依然如普通阿拉伯妇女一样,处于被压制的地位,更别提作为女奴出身的珠曼丽,当她们的丈夫失去踪影,白都伦和珠曼丽作为一个女子,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可以依靠的臂膀。她们假扮男装表面上是为了保全自己,好打听丈夫的下落,深层次的含义中,则是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关系中,女子居于弱势地位,她们想保障自己的权利还须得借助男方。

二、 条件:才与貌

女扮男装是需要条件的,白都伦和珠曼丽假扮男装,瞒过众人耳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皆是两人才貌兼备,这里的“貌”用书中一段话解释便是:“因为她(指白都伦)与卡玛尔长得太相像了,没有人怀疑她不是卡玛尔。”③白都伦与卡玛尔,按书中所说,两者都有无与伦比的美貌,珠曼丽和阿里·沙琳亦是,“貌”就是作为妻子,得与丈夫有同等的容貌,才不至于在假扮男装的过程中露出马脚。

“貌”有了,至于才能,对于白都伦来说不在话下,毕竟是皇族,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作为公主,自有一番气势管理天下;珠曼丽虽是女奴出身,身份上比不得作为掌上明珠的白都伦公主,但才能丝毫不下于公主,书中有明确的语言提到:“珠曼丽是个有心眼和有主见的女人。”④故事中她使计杀死了害她和丈夫分离的罪魁祸首们的行为,足以看出珠曼丽的胆略智慧。两者在当政期间,公正评判案件,轻徭薄赋,惩治腐败等等一系列行为,使全国上下呈现出安定祥和的气象,其作为,堪比任何一位明君,鲜明突出了女子的才干。叙述者对两人的智慧是赞扬的,是肯定的。

三、结果:回归家庭

这两则故事,对女子才干智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即便如此,她们最终的目的乃是寻回丈夫,与丈夫厮守终身,这目的决定了她们女扮男装的结局:白都伦和珠曼丽尽管当政期间做的风生水起,可还是免不了最终将权力交给自己的丈夫,自己安心退居幕后,相夫教子。一方面,联系《一千零一夜》其他关于女子从政的故事,那些女子没有一个是正面形象,都是些邪恶淫乱,不忠贞的人,最后的结局也是得不到好下场。这些故事从中折射出中古阿拉伯人对女子从政的否定,认为女子从政势必会引起祸乱,危害社会。虽然文本中有对女子的智慧进行过充分的赞扬与肯定,但依然跳不出男权社会的影子,体现了另外一方面,即阿拉伯社會状态下,对女子的才干并不重视,与才干相比,男子更看重的是女子的忠贞,要求女子对自己要绝对地服从。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只能从一而终,《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多称自己的丈夫为“主人”,从称呼上便决定了两人的地位谁高谁低,这也是为什么“女扮男装”现象只在爱情领域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领域,男性和女性紧密相连,也最能体现男性主导话语权下的社会,女子处于何种地位。上述来看白都伦和珠曼丽,她们其实是理想化的形象,是男权社会下,文学上男性心理的反映,她们迎合了当时社会中男子对于女子形象理想化、完美化的塑造心理。

四、出现“女扮男装”现象的原因

《一千零一夜》产生背景的时间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左右,这个时期的阿拉帝国疆域辽阔,政治统一,商业贸易的繁荣,安稳的社会环境,使得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一种开放的状态。阿拉伯人广泛吸收古希伯来、古希腊、印度、叙利亚等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古-伊斯兰教文化,与此同时,阿拉伯古典文学也近入空前繁盛时期,人们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或物。以此书中女子形象的变化为例,开始女子的形象都是反面的,比如淫乱邪恶,后期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如前一般,反而是智慧与美貌并存,歌颂女性身上美好的一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宽容开放的环境使文人对女性形象的认知发生转变,但仍然跳不开传统社会的圈子,所以“女扮男装”的最终结局还是女性回归到家庭生活中,作为丈夫的附属品。

“女扮男装”故事在《一千零一夜》中只有两则,题材狭窄,这与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男性占主导权的社会,女性话语是缺失的。两则“女扮男装”的故事,是对女子才能的肯定,却又让人觉得悲哀,悲哀之处在于,尽管有如此才能,却只能甘当男性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故事的结局表明,无论当时女子如何具有才能,她们的地位也不会改变,最终还是得抛下一切,受控于男权。

参考文献:

[1] 郅溥浩等译《天方夜谭》.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

[2] 徐曙玉《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兼论中古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1,第13卷第1期,100-101.

[3] 段智婕《<一千零一夜>小说中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社会》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9

[4]黄开阳《<一千零一夜>“引子”文本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商业文化,2014年第18期,65。

注:

① 郅溥浩等译《天方夜谭》.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第150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151页

④ 同上,第368页

猜你喜欢
女性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