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报告

2018-03-18 14:58
兽医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畜间包虫病驱虫

一、防治成效

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四位一体”策略扎实推进。检测结果显示,2017年较2016年犬、牛、羊感染率显著下降。

二、主要措施

(一)推进任务落实

1.坚持依法防治。出台《青海省动物防疫条例》,突出强化各部门包虫病防治职责和养殖户防治义务,营造包虫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2.建立抓落实的机制。将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考核,定期召开工作部署会、座谈会、推进会,重点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3.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管理制度、防治工作报告制度、犬只驱虫制度、督促检查制度和防治效果考核制度等。

4.实行防治情况月报告制和通报机制。

5.组建专家组和8个包虫病防治蹲点技术指导组。

(二)推进管理提升

1.在玉树、达日和玛沁等14个县(市)开展家畜包虫病布病防治示范县创建。着力探索落实驱虫、免疫、监测、检疫、无害化处理、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措施的新路子、新模式,引领全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2.连续两年召开畜间包虫病现场观摩会,学习海北州、果洛州等地的好做法好经验,集中展示各地畜间包虫病防治成效。

3.制定《青海省免疫无疫区建设方案》,拟在环青海湖地区建设牛羊免疫无包虫病区。

(三)推进设施建设

1.2015年起,每年安排畜间包虫病防治专项经费3 000万元,重点支持全省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监测评估、技术培训等工作。

2.投入4 100万元,建设动物疫病监测区域中心3个,建设牧区动物防疫注射栏等专用设施950个,建设进省动物指定通道防疫监督检查站10个。

3.各地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动物防疫经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四)推进源头控制

1.实施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和无害化处理“四位一体”防治策略,在全省继续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在20个县对新生羔羊进行强制免疫,对周岁羊进行强化免疫。

2.在开展居民定居点击外周1公里半径范围内开展灭鼠行动。

(五)推进防治效果

1.采取犬只剖检、犬粪抗原检测、免疫抗体监测等措施开展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评估。

2.建立问题通报机制,每半年通报一次各地防治情况,推进畜间包虫病防治。

(六)推进群防群治

1.依托《青海日报》、“青海兽医网”、“青海动物卫生监督网”、“12316”等媒体和平台,以及“青海兽医”微信公众号,开展广泛深入的包虫病防治宣传。

2.利用开展“传递爱心,守护健康,全国兽医在行动”主题公益宣传活动,组织兽医服务“七进”,即:进农牧区、进养殖场(户)、进屠宰场、进校园、进街道社区、进寺院、进兽药店,组织全省包虫病防治综合宣传活动。

3.全省发放藏汉两种文字的防治宣传卡、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防治知识30问、情景剧《格桑花开》光盘、《畜间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片和宣传手环、宣传围裙、纸杯、无纺袋等65.9万份,累计发送“包虫病防治26字诀”公益短信700多万条。

(七)推进技术提升

1.支持青海大学、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开展《无主犬及野生犬科动物野外投放驱虫药剂研究》《牦牛棘球蚴包囊可育囊率测定》《无害化犬粪收集技术研究》《犬棘球绦虫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研制》《棘球蚴病基因工程疫苗免疫牦牛效果试验》和《犬棘球绦虫疫苗研究》等,为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省级举办师资队伍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350多人次。州、县举办防治技术培训班620多期,累计发放培训资料80多万份,培训人员达78.22万人次,不断提高基层兽医技术人员的防治技术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工作机制有待健全。考核制度尚未健全完善,各地重视程度还存在一定差异,督导检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总结评估的时效性、实用性不强。

2.防治能力有待提高。基层防治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人员配置等与当前工作需求还不相适应。数据收集、信息整合利用还不能满足当前统计分析决策的需要。

3.村级防疫员工作补助低。全省6 557名村级防疫员每年除完成人均2~3万头只(次)其他动物疫病免疫外,还要承担羔羊免疫、“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和犬粪无害化处理等包虫病任务,工作补助低的问题更加突出,已经对村级防疫员队伍稳定和防疫措施的落实带来了影响。

4.重点难点有待突破。青海南部地区流浪犬分布广泛,牧区分散屠宰、病变脏器喂犬的现象仍然存在,不断成为新的传染源,畜间防治难度大。

5.经费仍然短缺。虽然每年安排3 000万元,但羊免疫疫苗采购经费和犬驱虫等工作经费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抓住犬驱虫管理这一核心,切实落实和规范“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稳步推行家犬电子身份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家犬登记挂牌和流浪犬收容等工作,依法处置无主犬、病犬和超限犬。

2.强化综合防治,着力落实好“三管两免一灭”工作,即屠宰监管、检疫监管和农牧民自食宰杀管理,重点县新生羔羊包虫病强制免疫和周岁羊强化免疫,以及居民定居点及外周1公里半径范围内的灭鼠,狠抓防治效果考核,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发挥农牧部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采取播放《格桑花开》宣传片、发放藏汉双语宣传资料、巡回演出文艺节目、推送“26字诀”公益短信等方式,组织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农牧民培植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

4.组织召开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推进会,强化技术帮扶,全力推进14个示范县创建,引领全省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

5.制定工作方案,抽调相关人员,组织开展全省畜间包虫防治中期评估。

6.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及早印发《青海省免疫无疫区建设方案》,及时启动环青海湖牛羊免疫无包虫病区建设。

猜你喜欢
畜间包虫病驱虫
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部署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香榧驱虫述古今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