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舍饲养殖场布局及圈舍设计

2018-03-18 17:13陈勇朱友军邹万瑞龙泽军杨小林刘英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产区牛舍牦牛

陈勇 ,朱友军 ,邹万瑞 ,龙泽军 ,杨小林 ,刘英

(1.四川省阿坝州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 红原 624402;2.四川省小金县畜牧工作站,四川 小金 624200)

1 选址与布局

1.1 选址 牦牛标准化规模舍饲养殖场根据饲养规模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年出栏量分别为200头以上、100~200头、50~100头。牛场规模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选址需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2 规划布局 牦牛舍饲养殖场规划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既要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又要为将来扩建留有余地。标准化规模舍饲养殖场按功能不同分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及病畜隔离区,各分区按地势由高向低、按风向从上到下布局。

1.2.1 生活管理区 位于地势较高、上风向的位置,包括办公室、监控室,职工生活用房、食堂,设备维修房、物资仓库等。生活管理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两区相距5m以上。

1.2.2 辅助生产区 主要为生产区提供物资,是饲料储存、加工场所,有混合精料库、饲料加工车间、配电室、水泵房、青贮池、干草棚、料车库等,布局上应紧邻牛舍,便于排水、防火,便于进行机械化作业。饲料供应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与生产区及场外道路相连,便于进料和出料,进料车消毒后方可卸料,不得进入生产区。

1.2.3 生产区 生产区是牛场的核心,是进行生产的区域,各类牛舍建在此区。生产区应设在粪污处理及病畜隔离区的上风向和地势高燥处,低于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入口设门卫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场内,出入人员、车辆必须严格消毒。生产区牛舍按风向、地势依次排列,两栋牛舍的间距不少于5m。牛舍布局应整齐集中,以节约水电管线,缩短草料及粪便运输距离,便于进行饲养管理。

1.2.4 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 其作用是处理粪污、隔离病牛等,包括兽医室、隔离舍、污水池、沉淀池、贮粪场、地磅房、装牛台等,两区设在下风向和地势较低,与生产区间隔5~10 m的偏僻处,封闭管理。病牛隔离区设单独通道,便于消毒和处理污物。

2 圈舍设计

2.1 圈舍类型 舍饲牛舍采用双列式设计,为砖木或钢架结构的全封闭式,牛舍屋顶为双坡式,牛的排列方式为双列式。

2.2 圈舍朝向 圈舍以向南为宜,向南冬季有利阳光照射,而夏季又能减少阳光辐射。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地形调整朝向,以达到最佳方位。

2.3 圈舍基本结构

2.3.1 地基与墙体 墙基深50 cm,18或24砖墙。牛舍跨度10~12m,檐高3.0~3.5m,长度以65m为宜。舍内墙下部设墙围,防止水汽渗入墙体。牛舍地面要坚实防滑,易冲刷,可采用混凝土地面,地面朝粪沟稍倾斜。

2.3.2 门窗 门高2~2.2 m,宽 2~2.3 m,不设门槛,双扇门向外开。高寒地区设计保温推拉门或双开门,也可设计成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牛舍的窗应大一些,可高1.2m,宽1m,窗台距地面1.2m为宜。

2.3.3 屋顶 采用双坡式屋顶。双坡式屋顶适用于双列式和多列式牛舍,最好在屋脊上安装无动力通风器。建造屋顶的材料应坚固结实,具有保温、隔热和防火作用,一般为夹心双层彩钢。

2.3.4 牛床与饲槽 牦牛群饲通槽饲喂。拴系式饲喂牛舍要建牛床,育肥牦牛舍牛床长1.7m左右,宽1m左右。牛床过长导致粪落在牛床上,过短影响牛只起卧,过宽不利于冬季保温,过窄不利于夏季散热。牛床前高后低,向粪沟一侧倾斜。牛床要坚固、保温、防滑、不吸水。

饲喂通道两边为饲槽,饲槽底部呈弧形,宽0.6 m,上缘内宽0.4 m、下缘内宽0.3 m,外缘高0.5~0.6 m、内缘高 0.3~0.35 m,槽边缘厚 0.07 m,内缘边为下弧形,槽深0.25 m。饲槽底部向一端按1%倾斜,低端安装地漏排水。饲槽必须坚固耐磨,边缘光滑,易清洗。饲槽内缘每1m宽处安置Φ50钢管立柱1根,立柱离地面高1.5~1.8m,中上端焊接转环,用于栓系牛颈绳或颈链,可采用双绳栓系法。饲槽上方有一排颈护栏,用于防止牛窜出牛床。

2.3.5 通道与粪尿沟 对头式双列牛舍的通道宽度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人工推车饲喂,中间通道宽1.2~1.5m,TMR日粮车饲喂,采用道槽合一饲槽,中间通道宽2.3 m。粪沟宽0.3 m,深0.15m,向排污口倾斜,舍外排污为暗沟与污水池相通。在粪沟与舍墙间设清粪通道,宽度1.3m。

3 舍饲场附属设施

3.1 防疫与消防设施 场区门卫室对侧设人员消毒更衣室(2m×4m),采用雾化消毒设备。在场区入口设消毒池,其与门同宽,长4m以上,深0.2~0.3m以上。生产区入口设人员淋浴室和消毒更衣室,采用雾化消毒设备。标准化牛场还应有可靠的消防设施,重点场所设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通道与场外公路相通。兽医室面积约12m2左右,配备常规治疗器具、药品及冷冻设备。

3.2 道路与绿化 场内设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道路为混凝土路面,宽3.5m,厚0.2m,转弯半径不小于8m,道路上方4m无障碍物。场区道路两侧、牛舍之间可种植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花草,但不宜种植有毒、带刺,有飞絮的植物。

3.3 饲料库 饲料库位于辅助生产区,包括青贮池、干草库、精料和饲料加工调制车间,加工车间出料口面向生产区。这些库房要注意防火,并保持干燥、清洁。青贮池一般位于辅助生产区的一角,饲料可采用地面青贮或半地下青贮,青贮池三方采用砖壁结构,一方敞开,便于装填和取料,一般其高2.5~4m,长2m以上,宽2~3m。青贮料贮量约 500~600kg/m2,干草贮量约 350kg/m2。

3.4 粪污处理设施 干粪运至贮粪棚集中发酵,病死牛投入化尸池无害化处理。贮粪棚、化尸池要防雨、防渗透,化尸池必须密闭,贮粪棚面积按每头育肥牦牛占3~5m2估算。粪尿可采用人工清粪、机械清粪和水冲清粪。

3.5 其他设施 牦牛舍饲场设施还包括供电、供水、通风降温和饲料加工设施,供电设施有发电机、配电板、供电线路等,供水设施有机井、水泵、水塔、供水管道、加药桶等,通风降温设施有湿帘、风机、雾化喷头等,饲料加工调制设施有牧草收割机、铡草机、精饲料粉碎机、秸秆揉碎机、TMR搅拌机等。此外,牛场还要配备监控系统、冰箱、兽医器械、机动喷雾机、高压冲洗机、地磅、饲料运输车、粪污清运车、干湿分离机等。

猜你喜欢
生产区牛舍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跟着牦牛去巡山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标准化羊场建设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