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8-03-18 21:44王嘉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山西省机械化山西

窦 晨,王嘉伟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太谷 030800)

玉米是山西重要的粮饲两用型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玉米消费需求持续提高,其种植面积一直保持扩大态势,且产量也在不断增长[1]。对国家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山西省近10 a玉米种植面积从120万hm2增至160万hm2以上,产量也从600万t增至近1 000万t,在粮食作物中居于首位,远大于第2位的小麦以及其他杂粮作物,这主要与玉米生产配套的农机具相对较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有关。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山西玉米单产水平与其他玉米生产大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例如,2016年,山西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为5 145.0 kg/hm2,比全国5 892.9 kg/hm2的平均单产低了12.7%,且仅约为玉米生产大省吉林(7 383.6 kg/hm2)的69.7%。由此可以看出,山西玉米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无疑可以降低山西玉米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3]。目前,山西玉米机械化生产主要面临农机与耕作制度不协调,农机具与生态类型不配套等诸多问题。特别是能够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和植保等田间管理的机械之间发展不平衡,机械化程度仍相对较低[1]。为此,笔者分析了山西省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对改善山西玉米乃至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山西玉米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玉米生态类型多样增加机械化生产的复杂性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面积15.67万km2,从南向北、从东到西分别跨越6个纬度(北纬34°34′~40°43′)和 4 个经度(东经 110°14′~114°33′)。山西涉及山川、湿地、平原、丘陵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几乎可以说是我国地理形态的一个缩影。不同地区区域性气候特征差异较大,降水量也不相同,再加之种植制度、生产条件及人文社会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使山西省玉米种植划分为春播极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中晚熟区、夏播中早熟区四大生态种植类型区及8个亚区,是全国少有的多生态省份[4]。由于不同玉米种植区域以及不同品种的应用,使得玉米农业机械化存在较大差异。比如,从秸秆还田影响来看,山西中北部为玉米连作种植模式,玉米播种时前一年秸秆已基本降解;而西南部多为麦玉轮作模式,由于茬口衔接紧密,导致这些地区玉米在播种后出苗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农机生产企业能够研制出适合当地玉米机械化播种的农机具,才能保证玉米区域化生产。同时,区域性差异也造成了玉米实现机械生产的复杂性,这严重阻碍了山西省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步伐。

1.2 资源环境较差,适应性农机具较少

从玉米生长利用资源角度分析,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冷热不均,灾害频发,多数土壤瘠薄,这些成为限制玉米生产的资源劣势。目前,山西省多数农户往往采用一些小型农机具,仅仅通过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简单操作即完成玉米种植作业,这会造成耕层不断变浅,从而影响土壤质量。特别是中西部山区,由于缺少配套农机具,很多农户甚至采用徒手方式翻地、播种,不仅播种质量无法保证,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不利因素均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保证其产量。

1.3 土地分散,玉米种植规模不规范

迄今,山西省在玉米生产中仍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为主。土地集中经营模式虽已有起色,如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017年成立了玉米土地托管联盟,但是仅有少数几家托管,全省很多地区尚未发起,因此,土地流转经营模式还不成规模。再者,山西省山地较多,玉米种植不连片,也限制了土地集中生产。这些均使得玉米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也不利于玉米生产应用机械的跨区域作业,还导致玉米机械化作业成本相对偏高,制约了玉米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5-6]。

1.4 玉米机械化播种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播种是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播种质量好坏关系其出苗质量以及产量的高低。因此,播种要达到“一播全苗”、“苗强苗壮”的效果,产量才有保障。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机械化播种是保证玉米播种效果的有效方式,可以控制播种量、株行距以及播种深度,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7-9]。不过,要实现玉米机械化播种并非易事,因为这要求玉米播种机与品种、地势地形、播种习惯的变化相适应。目前,山西玉米播种仍以半机械化、半人工方式为主,很难保证播种效果。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山西省急需引进高质量的玉米精量播种机械,同时完成升级改造工作,从而实现符合区域发展的玉米机械化播种需要。

1.5 玉米田间管理机械化存在诸多问题

在玉米关键生长发育阶段,如大喇叭口、抽雄、灌浆等时期,肥水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尤其要引起重视[10]。然而,大多山西省农户在玉米田间的管理手段仍比较原始、粗放。特别是在耕作劳动力不足、传统农业产值较低的情况下,很多农户对田间管理表现得力不从心,甚至漠不关心。例如,就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施加方式而言,有些玉米种植大户拥有联合播种机,可以一次完成施肥、播种、喷洒除草剂、镇压等操作。也有许多农户只具有一些小型农机具,许多措施还要靠徒手完成,由于不能精确定量,从而造成化肥、农药等施加过量或少量的情况时有发生。

1.6 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下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复杂、最具有技术瓶颈的环节。相对于全国平均51.6%的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山西整体机械收获不足30%,机械化粒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11]。究其原因,与地理、气候、地块偏小等自然因素有关,也受不同种植模式的影响。另外,与农机具的质量高低及售后服务到位与否也有一定关系。最重要原因,还是玉米品种多而杂,生长期各不相同,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偏高(一般在25%~28%),与18%~20%的最佳机收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机收难以适应,作业效率低,收获的玉米商品品质差[12]。

1.7 玉米加工机械化仍存在较大的扩展空间

目前山西省玉米的就地加工转化率还很低,加工方式也较为原始、单一。仅有一些大型种子生产企业或者农业合作社拥有干燥、分级等设备,多数农户仅通过马路上摊晒等操作降低玉米种子含水量,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生产标准化的实现。此外,山西也是生产甜糯玉米的重要省份,但受制于落后的加工技术,大量甜糯玉米不能有效保存,商品化受到制约。

2 应对策略

2.1 因势利导,提高政府扶持力度

对于以一家一户为主的经营模式,购买大中型农机设备力不从心。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政府应多加引导,汇集众多农民成立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着重培育家庭农场式规模生产方式,实现土地集中经营,集资购置农业机械设备[13]。另外,政府还应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财政和信贷等扶持力度,调动农民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基于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政府应进行统筹协调,对经济欠发达、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地区加大扶持力度,有利于提升整体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

2.2 提高耕作水平,提升播种质量

耕地地面平整、耕层深、土壤细碎、墒情好是保证玉米机械化播种的前提。根据山西省地域分布,针对一年两熟区,两茬作物秸秆均粉碎还田,再通过深松耕作措施,破坏犁底层,以增加土壤透气和透水性,积蓄水分、养分及防止病虫害发生;而对于一年一熟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后,不要急于旋耕,待来年春天再进行整地播种作业,可防止地表土壤风蚀[14],从而提高耕地生产力,保障玉米产量。在山西,玉米抢时播种现象较为普遍,即在春玉米和夏玉米播种阶段,往往有几天会持续降雨,农民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集中在雨后两三天完成玉米播种,因此,高效的机械化播种成为抢时的关键。在播种时,力争做大“一播全苗”和密度精确把控,这取决于播种机的工作质量。因此,各地应根据实际需要购置适合本地区的播种机,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

2.3 依靠科技,提高玉米机械化田间管理水平

针对山西干旱少雨的特点,可以选择覆膜种植、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这也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2017年笔者在太原农博会上走访发现,有关中耕、病虫草害防治的轻便型电动机械设备已较为成熟和先进,价格均在千元以内,对于多数农户来说,购买不成问题。政府应加深认识,重点扶持机械化水平相对低下的地区,可通过农业补贴的方式,集中购置这类机械,有利于提高这些地区玉米的田间管理水平,促进山西玉米生产的良性发展。

2.4 品种选择与机械收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是大势所趋。各生态区要结合本区域特点,选择高产、抗病、广适及早熟、轴硬、籽粒硬、脱水快的玉米品种,成熟期一般要提前5~7 d,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要降至20%以内,这是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基本前提[4]。此外,还应采取一些控制措施,例如:(1)严把播种质量关。播种要做到统一行距,实现玉米间距与收获机收割间距相适应,既能降低收割造成的损失,还能提高机械的地区适应性[15];(2)完善玉米籽粒收获机械性能。政府、科研和生产部门应通力合作,将试验、示范与改进、完善相结合,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3)烘干、仓储等设施要同步共建。没有烘干、仓储设备,收获玉米籽粒仍只能通过小型脱粒机脱粒后自然晾晒,这不利于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的示范和推广。

2.5 提升玉米的加工能力

目前玉米的商品品质较差,仍存在较大的加工空间[16]。在政府的引导下,针对普通玉米建立饲料加工和淀粉、酒精加工企业;围绕甜糯等鲜食玉米建造低温储藏室、罐头加工、食品开发等设备或流水线,提高其商品化率,使玉米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惠及玉米种植户。

2.6 加快农机研发,推动玉米机械化生产进程

在引入新型农业机械的同时,政府、科研和生产部门还应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完成玉米生产机械升级改造的任务,加大新型农机研发的力度,研制出符合区域性玉米产业发展的农业机械,推动玉米机械化生产进程。

2.7 加强农机技术服务保障

目前,玉米生产机械很多是作坊式小型企业制造的,质量较差,售后服务也不能保证,一旦出现问题,购买者往往束手无策[17-18]。这就要求各级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理顺农机维修管理关系,建立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问题[14]。同时,政府还要多组织相关专家,在农村乡间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对农业机械的原理清楚,会进行熟练操作,并具备简单维修技术,从而提升农机的工作效率,提高玉米生产效益,加速山西省玉米机械化生产步伐。

[1]侯有良,卢保红,魏荣业,等.山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129-1131.

[2]王美霞,赵怀生,李海燕,等.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301-303.

[3]王晓兵,许迪,侯玲玲,等.玉米生产的机械化及机械劳动力替代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6(6):4-12.

[4]白永新,张润生,李鹏,等.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种子科技,2017,35(9):3-4.

[5]张冰,殷海善,刘宏柄.农民家庭小规模土地经营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3):287-290.

[6]赵培芳,李玉萍,姚晓磊.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8):1031-1034.

[7]冯海荣.解析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基本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7,37(14):85-86.

[8]赵静.浅谈玉米宽行增密高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J].农民致富之友,2017(9):171.

[9]赵其斌.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的操作与使用 [J].现代农机,2017(4):51-52.

[10]王靖萍,徐东,王宗霞.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当代农机,2012(1):74-75.

[11]周卫.化肥减施增效的六大关键技术研究 [J].种子科技,2017,35(3):89-90.

[12]李川,乔江方,谷利敏,等.影响玉米籽粒直接机械化收获质量的生物学性状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5,30(6):164-169.

[13]谢江平.农业机械化对土地整合的影响 [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4):486-488.

[14]陈方江.辽宁省玉米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应对策略[J].南方农机,2017,48(13):19.

[15]李彦姣.浅谈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质量因素的几点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7,37(16):90.

[16]张智先.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发展分析 [J].粮油加工,2008(2):17-19.

[17]孙树峰.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J].吉林农业,2014(1):1.

[18]ZHOU Z,ZANG Y,LUO X,et al.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agricultural aviation industry for plant protection in China[J].Transactions ofthe Chinese Societyof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3,29(24):1-10.

猜你喜欢
山西省机械化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