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

2018-03-19 13:2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干部

耿 品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十三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共产党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1]68“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2]401习近平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需要加强学习。深入挖掘和探讨习近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激励全党为实现崇高理想和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考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反腐倡廉工作、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现实要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理论的学习往往会推动事业的大变化、大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已包含着对于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学习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明确指出盟员必须具备“承认共产主义”这一条件,即盟员应当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而这与加强理论学习是分不开的。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3]“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3]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非常注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毛泽东认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需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4]“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5]邓小平结合党的历史,依据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党是不是善于学习,学习得好就可以避免大错误”[6];“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7];并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这一历史经验,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助于提高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能够防止错误和失误的发生。[8]针对存在的理论学习问题,江泽民要求:“学习理论,关键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9]胡锦涛同样重视理论学习:“要把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广泛、深入、扎实、持久开展下去,当前必须解决好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切实端正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10]他指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从而“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1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仅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不仅注重全体党员加强理论学习,而且更加注重党的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不仅丰富完善学习内容,而且制定相应学习机制。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具有借鉴意义。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现实需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成效显著。但当前也面临着一定的复杂形势与严峻挑战,错误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冲击党的“精神基础”。面对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渗透与反渗透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尤为重要。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需要深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作风建设。习近平曾指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2]406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提高自身对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辨别,在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与错误意识形态作斗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净化“噪音”“杂音”,提升党的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长期性的重大任务,是党历来常抓常管的工作,有助于保持与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当前面临一些问题,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2]385-38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提高警惕,“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政治上坚定。”[12]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切实面临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提高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这一科学论述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坚持。“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13]44但也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等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人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些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2]404在学习基础之上,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克服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存在的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等问题。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学懂学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坚持在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工作中的“四风”问题,提高服务本领,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当前,我们需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2]

(一)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就提出,“时代呼唤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因为马列主义是国际工人经验的总结,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又服务于革命实践的理论,是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武器,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14]211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应当从经典著作入手,学习其中包含的科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15]因此,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读原著、学原理、悟原理,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是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16]279习近平持续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还在于科学理论对于当前的重要价值。“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13]159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习近平对于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与期望。习近平在2011年中央党校春季学习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指出,读书应当精选精学,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经出版发行,这两部文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领导干部可以精读其中的代表性篇目。[17]通过学习原著,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长才干。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归根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是把这些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从而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时,应将两大理论成果结合起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指出,我们不仅要坚持与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要学习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读书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研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8]

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面对党内存在的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问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更应当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1]63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关键在于把握核心要义、领会理论精髓,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方向,武装头脑,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正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所强调的内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9]

(三)学习世界历史,特别是党史国史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20]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学习历史,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促进新时代的治国理政。

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习世界历史,更要学习中国发展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对于历史的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俗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2]406“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2]405加强对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增加前进的勇气与力量。

学习历史,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科学理性地认识历史,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历史;学习历史,坚持历史思维,全面看待历史,注重历史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学习历史,坚持指导实践,借鉴、继承和发扬历史的优良传统,全面了解本国的历史与文化,从而很好地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明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更要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的基本要求。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基本要求,习近平有以下几点论述。

(一)迎难而上

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要敢于面对,勇于解决。习近平曾指出,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是党的领导干部面临问题,需要明确问题在哪里、是什么,从而迎难而上,调整理论学习观念、调节理论学习时间、转变理论学习思路。面对学习观念的问题,习近平主张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更要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善于学习,特别是善于重新学习;对于学习时间的问题,习近平强调,应当有一种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争分夺秒地学习;谈到学习思路的问题,习近平认为应当深入学习,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向不同群体优秀人物进行学习,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学无止境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曾对理论学习的境界进行论述,他认为,领导干部学习理论要有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上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21]6学有境界,但学无止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理论学习;不仅要向先进人物学习,也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要阶段性学习,而且要长久性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精神追求、生活习惯,反复学、重新学,广泛学、重点学,将学习进行到底。

(三)持之以恒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应当注重坚持常态,久久为功。习近平在学习与工作中一直倡导“滴水穿石”的精神,他认为这是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14]59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也应当发扬这一精神。习近平强调,“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21]41“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21]406-407学习贵在持之以恒,每天学习,每日坚持,必将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致千里。

(四)知行合一

习近平历来强调学习理论与参加实践相统一,理论的学习在于运用,理论的运用促进学习认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2]406学习的理论用于指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党的领导干部要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16]290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全面认识客观世界、积极主动改造主观世界,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增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提升工作能力、服务水平。

学习的背后是信仰,是信念,是信心,是发展。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的问题,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与发展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阶段的到来。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干部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