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未成林管护的探索与实践

2018-03-19 17:10
山西林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蒲县封山成林

张 强

(蒲县林业局 山西 蒲县 041200)

蒲县位于山西吕梁山区,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80%,是一个林业大县。境内大部分属于黄土残垣沟壑区,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2010年以来,该县立足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造林绿化主战场,圆满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营造林项目和地方生态建设工程,走出了一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生态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三北防护林30年突出贡献奖”、“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垒石坑填土植树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垒石坑填土植树数量最多县,荣获“基尼斯世界记录”。蒲县不断提升新时代造林绿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了未成林管护制度和办法,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护体系。

1 把好设计关

工程造林编制作业设计严把三道关:一是严把适地适树关。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在树种选用上,除坚持传统的“树适地”外,同时,通过人工促进整地、栽植手段和技术提升,积极探索丰富树种配置,努力促进“地适树”,拓宽了半干旱地区的造林范围和空间。二是严把混交模式关。科学确定混交模式,加大阔叶树和经济林树种的配比,结合破碎的小地形科学划定块状混交小班,力求做到通过工程真正达到在生态脆弱区建设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统筹治山治水、协调增绿增收”提供形式保障。三是严把设计论证关。作业设计编制完成后,除组织林业局技术人员进行论证、上报上级业务部门审批备案外,还与造林地所有权人充分沟通,注重林地所有权人对造林设计的建议和意见,从源头上取得所有权人对新造林工程的认同感,为未成林管护奠定社会基础。

2 选好工程队

工程造林实施主体是工程队,以前是公开招标,通过市场选优实力强、口碑好的专业造林公司。2017年以来,结合生态脱贫,蒲县成立了19家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参差不齐,内部管理水平、技术能力不尽相同,给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实践中,尽量把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好、作业难度小的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任务分配给新组建的合作社实施,把地形破碎复杂、立地较差的“三北”、“两山”造林工程交给以前有基础的造林绿化公司转制的合作社实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 用好监理员

优选专业的监理公司和监理人员,明确监理人的义务、责任和权利,从项目整地、调苗、栽植、养护等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工程作为施工监理的监理环节。要求监理员对工程施工至验收阶段的全过程跟班作业,及时检查、抽查工程质量,特别是整地、挖坑等覆盖的基础工程和隐蔽工程,必须同步对工程质量进行签证和评定。通过标准化、影像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得到有效控制,为未成林林分能成林做实基础。

4 打好持久战

新造林地能否成林,封山禁牧是重中之重。抓好封山禁牧既要发挥“专项行动”的作用,更要坚持“疏堵结合”长效机制,才能打好、打赢封山禁牧持久战。

蒲县于2000年开始封山禁牧。十几年来,该县对封山禁牧的持续推进长期保持高压态势,全县散牧山羊从2000年禁牧前的30万只减少到了到2017年底的不足7 000只,这对于一个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80%的林业大县和有着畜牧传统的山区县来讲,所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甚至遭遇了媒体炒作和舆论非议。但是,蒲县的封山禁牧工作,“换书记不换主意、换县长不换主张”,持之以恒推进造林绿化和封山禁牧工作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

4.1 封山禁牧取得的成效

4.1.1 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封山禁牧使牛羊对林木危害得到遏制,牧羊人在林区砍柴、开荒、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等人为破坏林木现象大大减少,新造林工程3年保存率由禁牧前的不足20%跃升为85%以上,得到了极大提升。

4.1.2 实现了生态与生计双赢

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出台扶持措施,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扶持舍饲圈养发展规模化养牛、养猪,同时积极改良羊品种,扶持发展羊舍饲圈养。

4.1.3 转变了村民思想观念

通过引导,许多过去的牧羊人主动加入了护林员队伍,守护周边的山林,群众保护生态的自主意识明显提高,靠大自然自我修复生态的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4.2 封山禁牧采取的措施

4.2.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县政府将封山禁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林业、畜牧部门职责,明确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为辖区封山禁牧第一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为封山禁牧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4.2.2 出台地方规章,提供政策支持

2000年6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县西地区开展封山禁牧的决定》,又于2014年出台《蒲县封山禁牧实施细则》,在相关部门职责更加明确、行政执法更加规范的同时,鼓励扶持舍饲圈养,为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圈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政策支持。

4.2.3 提升配套服务,提高养殖水平

为提高舍饲圈养户养殖技术,畜牧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大力推广舍饲圈养、秸秆青贮、疫病防治等高效养殖技术,免费免疫牛羊口蹄疫、诊治病畜,指导规划养殖场,改造圈舍,推广饲草种植,农户养殖技术和圈舍标准化程度得到普遍提高。

4.2.4 注重疏堵结合,引导转型致富

在加强封山禁牧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疏堵结合,引导农民在养殖业上由散养改圈养,对不适宜搞养殖业的地区改养殖为种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自2007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扶持“十万亩核桃、十万亩马铃薯”主导产业,现已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达小康的支柱产业。2015年,县委、县政府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研发基地,引进杂交构树组培苗,发展构树产业。2017年,该县成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5省区构树产业示范基地县;又先后引进天津宝坻100万头生猪、山西茂洲5万头晋南黄牛规模化养殖项目,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4.2.5 坚持常抓不懈,实现长治久安

一是县每年都要组织一次“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林区非法放牧行为;同时,县里又将封山禁牧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指标,提高权重分值,对反弹严重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民明白实施封山禁牧,是对落后养殖方式的取缔,相反,县政府还要拿出资金扶持符合舍饲圈养标准的养殖户。在全县倡导各村民委员会制定本村的封山禁牧护林公约,明确分林到户的村民、林业合作社、林业大户等林权所有人保护森林资源的义务和责任,组织村级护林员肩负起禁牧职责,使封山禁牧工作由林业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

5 唱好致富经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的奋斗目标,县林业部门依托未成林管护项目,结合脱贫攻坚目标,在护林员中新增加1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人年收入7 000余元。在护林员选聘中,优先吸收封山禁牧区变卖羊群的贫困户,全县共有215名贫困人口在参与森林管护中获得管护工资,放下羊鞭子当上护林员,带动600余户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猜你喜欢
蒲县封山成林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期盼
学术环境治理也需要“封山”“休渔”
一条路
林业保护中封山禁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①
关于葫芦岛市实行封山禁牧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条路
封山育林的重要意义及措施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