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互联网众创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2018-03-19 18:12杨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扬州市互联网

杨华

摘要:本研究以互联网众创空间为例,通过对扬州市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不同区位条件下,创业生态系统对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进行空间规划,并且针对目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众创空间;互联网;空间发展规划;扬州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4-0275-02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融合,科技创新与时俱进,激发出无限创业团队的创新活力。根据知识社会创新2.0 环境下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汇众智搞创新,使得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想法的创业者们参与创新,形成释放众智、大众创造的创新创业新局面。

自众创空间诞生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各地区发展模式和现状也有所差异,但无论如何变化,互联网始终是众创空间发展的技术基石。目前扬州市具有众创空间性质的相关产业集聚区中,绝大部分以互联网产业为主,而艺术、文化等相关产业众创空间发展较为缓慢。

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聚焦于互联网众创空间,通过对扬州市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理顺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众创空间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深入探讨不同区位条件下,创业生态系统对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的影响,并且针对目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2 研究内容

扬州市互联网众创空间分布不仅要重视面状专业园区发展,也要重视轴线开发,特别要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上下工夫,为此本文对扬州市互联网众创空间发展规划进行研究,提出了扬州市互联网产业三轴六区的“H”型分布模式,同时还对各产业园区的发展优势,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扬州市互联网产业除了要发展互联网本身,更需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其次要与扬州旅游文化、地理信息、玩具制造等比较优势产业融合,形成区域特色;最后互联网产业归根结底是智慧产业,“人”是发展互联网产业的第一要素,必须将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产业根植性,提高扬州市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2.1 空间布局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扬州市互联网产业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空间体系,但目前该空间体系也存在以下问题:

1) 互联网技术对于实体经济推动作用尚不够明显

我市互联网产业布局分布于东西两板块,而在作为市高新技术产业龙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却并未出现产业集聚现象。这说明互联网技术尚未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渗透,互联网技术对于实体经济推动尚不明显。

2) 各园区产业特色不够明显

目前,我市互联网主要集聚于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等专业园区,各专业园区尚未形成多层次的立体分工,互联网产业定位、规划均比较模糊,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3) 忽视“众创空间”的打造

互联网产业既是高大上的新型产业,也是“草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互联网产业园主要针对成熟型互联网企业,缺乏产业“孵化器”。不少专业园区优惠政策门槛高,房屋租金较贵,起租面积较大,缺乏如双子星广场、现代广场等针对小微企业的创业空间。

2.2 空间规划

针对上述问题,扬州市互联网产业三轴六区的“H”型分布模式:即东板块以沙湾路为轴,串联湾头镇、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广陵产业园三大产业集聚区;西板块以润扬路为轴,串联维扬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大产业集聚区;两大板块以江阳路有机连接,通过层次不同、分工不同、成本差异的点轴开发,形成高效的互联网产业集聚体系。

1) 江阳路、润扬路沿线“众创空间”板块

该板块主要以建设小空间、低租金、低门槛的小型互联网产业园区为主,主要针对小微型互联网企业。

其布局优势体现在:①江阳路、润扬路快速通道优势,交通较为便捷;②沿线分布有扬州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高校教师学生提供了创业空间;③政府可通过建立写字楼型小型互联网产业园区,有针对性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实现互联网产业集聚。

建设这类空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房地产开发,另一方面可以将沿线旧有建筑进行个性化的改造,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2) 面向终端的互联网在线营销服务维扬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众创板块

维扬经济技术开发区板块有较为良好的互联网产业基础,通过调研发现该板块内互联网在线营销服务发展较快,该类互联网企业主要针对园区内的玩具、户外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个性化销售服务。

因此该布局优势体现在:①扬子江路、润扬路快速通道和扬州北出入口,以及未来扬州西枢纽叠加而产生的综合交通优势;②为玩具、户外产品提档升级,扩展销路,降低营业成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互联网路径;③该地区房租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产业相对低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互联网在线营销服务活动开展。

3) 面向生产的互联网技术嵌入式应用扬州高新区众创板块

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为邗江工业园,这几年通过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产业提档升级很快,2015 年经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园区互联网产业发展主要针对实体经济,即开展互联网技术的嵌入式应用,以提升实体经济的技术含量。

因此该布局优势体现在:①江阳路、润扬路快速通道和蒋王、扬州南出入口,以及未来扬州西枢纽叠加而产生的综合交通优势;②周边分布有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为互联网产业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③该园区互联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针对互联网人才提供了许多良好的配套设施,如人才公寓等,初步实现了人才集聚。

4) 面向后台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与数据存储加工的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及广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众创板块

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是扬州互联网产业的龙头,其发展主要应定位于面向后台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与数据存储加工服务。

因此该布局优势体现在:①江阳路、沙湾路快速通道和扬州东、汤汪出入口,以及未来扬州东枢纽叠加而产生的综合交通优势;②该园区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且形成了一定的特色;③园区内腾讯、京东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相继入住,提升了园区知名度与美誉度,带动了相关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5)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开发的北湾头众创板块

文化优势是扬州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目前互联网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不紧,使这种文化竞争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扬州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渐下降。因此,应针对扬州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专门的互联网产业园区,进行专项开发。

选址北湾头地区其优势在于:①沙湾路快速通道和扬州东、汤汪出入口,以及未来扬州东枢纽叠加而产生的综合交通优势;②该地区毗邻“七河八岛”,环境优势独特,事宜发展文化与互联网产业;③湾头古镇历史悠久,有独特的文化优势,其玉器产业较为发达,可以以玉器产业的互联网开发为基础,形成示范效应加以推广。

3 政策措施研究

互联网产业既是一种渗透力极强的企业转型的助推器,其本身也是一条集数据采集——处理——开发——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与上海、苏南相比,我市发展互联网产业起步晚,层次低,要想在该产业上有所突破,必须凸显扬州特色:一方面精心培育本土互联网产业;另一方面要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上下足功夫。

3.1 互联网产业与高等教育耦合度

人才是互联网产业的第一要素,也是互联网产业永续发展的第一保证,但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相关教育资源并不占优势,直接影响了我市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1) 从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来看,与镇江相比,我市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只有扬州大学及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大学的核心优势是农学与师范,与互联网产业关联性不大;而镇江有江苏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两所大学,两所大学均为工科院校,发展互联网产业人才优势得天独厚。

2) 从高等职业教育来看,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八,仅高于宿迁、泰州、盐城、连云港、镇江,仅有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海学院三所高职院校,实用技术性人才严重匮乏。

3) 互联网产业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脱节

地理信息产业是我市互联网经济的突出亮点,与周边城市相比,我市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发展十分迅猛,在省内仅次于南京市,有江苏易图、江苏智途等大型地理信息企业,这种成绩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是来之不易的。地理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目前我市仅有扬州市职业大学开办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国土资源管理、工程测量技术三个相关专业,然而由于得不到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三个专业招生困难,无法满足相关企业需求,使易图、智途等企业不得不将部分生产流程转移到北京、安徽合肥等地,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严重削弱了我市互联网产业的竞争力。

因此,要改善这一状况,一是要积极招引南京高校特别是985、211 院校来扬建设分校,提升扬州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二是继续支持扬州市职业大学升本,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三是支持教师创新创业,提升互联网产业技术竞争力;四是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2 改善互联网产业园区配套条件

人才的集聚是互联网产业集聚的前提条件,然而我市互联网产业园区配套与产业发展严重脱节。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作为我市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之一,开发区主要以工业企业为主,用地类型较为单一,为了更好地提供配套,开发区与江阳路一线建设了一批商品住宅,然而相关公共服务设施相比广陵区、邗江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园区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互联网产业发展较上述两区已远远落后,这与扬州市产业经济特别是高新产业龙头的定位是相悖的。

因此,产业园区特别是互联网产业园区发展要跳出互联网本身,在园区规划是就要考虑到高科技人才的教育、医疗等相关问题,只要做好配套,人才才能引得来,留得下,互联网产业才能做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士彦.印度IT 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褚劲风.创意产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 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 郭晓华.福州软件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6.

[5] 胡永亮.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理论解释及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155-157.

[6] 李怡.信息產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38-42.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扬州市互联网
扬州市出台《扬州市氢能产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扬州市查处一起非法经营汽油案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