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放弃艺术

2018-03-19 06:40黄如伟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堂

黄如伟

【关键词】 自主空间;课堂;思维能力;

多样化方式;共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3—0068—01

摒弃旧观念,接受新理念,让多样化、个性化在课堂中自由成长,让“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主旋律,教师才能从沉闷教学中得到解脱和升华。如何把“自主构建、有效教学”的理念落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在传统教学思路与参与式教学理念之间进行取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改革我们必须要有“忍痛割爱”的决心,正确对待和处理得与失的矛盾,要敢于放弃,大胆地让新的教学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中生根发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品尝到“得”的快乐。

一、放弃教师全方位讲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课程标准把数学表述为“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不可否认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与严密性,但我仍然更钟情于这样的一种表述方式“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果说文科的学习是“读而知之”那么我相信数学的学习则是“思而知之”。因为数学的学习是学习者必须通过思维,把新知识消化、吸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把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

思维是一个人在面对、认识、解决问题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思维是一个人内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无法传授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较多的是传授解题思路,传授思维经验。数学思维发展主要靠启迪,而不是靠讲授,教师讲得越是清楚,学生的思维就越得不到锻炼。就像一个孩子吃食物,吃得越精细,越不利于孩子咀嚼功能的增强和肠胃消化水平的提高。

二、放弃最优算法的强化,让多样化方法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考试有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模式不会有标准答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追求最优化也不应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主体”。现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已深入广大教师内心,落实到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尊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和生活经历,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活动,在建构数学模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思维发展水平。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作秀。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以保障,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害怕失去最优化,害怕失去效率,于是多样化成为一种形式,成了走过场。但是为了实现多样化,为了真正关注人的发展,我们必须失去一点优化。

三、放弃单纯追求共性思维,让个性成为课堂的活化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个性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从辩证法的视角看,人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又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是在个性化的同时社会化的过程。传统的教学倾向于整齐划一,方法追求最优化,答案追求标准化。结果是得到了共性却失去了个性,将教育从农业变为工业。

对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我没有统一要求学生用在我们看来最方便的通分的方法来比较大小。这种做法首先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只是将异分母分数比较方法告诉学生,也许只要短短的十分钟,当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时,学生可以将比较分数大小的各种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并通过分类、举例、比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与建构。第三,充分考虑和利用学生差异。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永恒的。教育的作用不是消除差异,而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不仅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个性发展,在作业设计、教学评价上同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导向性、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

总之,面对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只有舍得放下旧观念,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理念,只有敢于失去教师的课堂掌控时间,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多样化、个性化在数学课堂中自由成长,让“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主旋律,教师才能从繁锁的教学中得到解脱和升华。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培养思维能力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