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技术在节能工作中作用和地位综述

2018-03-20 05:15陈晓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研究所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6期
关键词:标准化能源绿色

陈晓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研究所)

引言

节能降耗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国策,我国既是能源消耗大国,又是能源紧缺大国,节能降耗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标准化技术在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地位更不容忽视;因此,节能标准化工作也被列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我国对节能降耗工作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论述中第一条就强调要推进绿色发展。中央决定: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由此可见,国家对节能环保工作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节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准化技术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出来。正如相关文献中指出:标准化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引导手段,对促进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节能标准化活动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水平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20多年的发展,节能标准化在国家能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已基本明确。节能标准化是对能源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已成为政府实施各项制度和优惠政策的重要技术基础。标准化技术对我国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对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标准化技术在节能工作中作用和地位

1.1 标准化技术对节能技术支撑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1]表明,许多节能标准化活动,如采用节能标准和能效标识在节能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也是国家十八大以来对各级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也十分有效,可以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标准化工作,其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引导作用,对促进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节能标准化活动不仅能提高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水平,而且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纵观国内外节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节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技术的支撑,反之,节能技术的发展又对标准化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节能技术与标准化技术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标准化技术对节能技术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节能技术的发展对标准化技术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标准化技术在国家能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越来越明确。2015年3月和2017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发布的国办发[2015]16号《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和工信部节[2017]110号关于印发《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中,都重点部署了在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中的标准化工作,强化标准化技术在节能工作中的作用。

1.2 节能标准重要地位

国办发[2015]16号文件[2]指出: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支撑。文件又提出了加强节能标准化的总体要求,指出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及政府的作用,创新管理机制,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强化节能标准实施与监督,有效支撑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坚持准入倒逼,加快制、修订相关标准,发挥准入指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坚持标杆引领,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提高节能标准水平,促进节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共同治理,营造良好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节能标准化共治格局。通过上述努力,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准体系,标准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节能标准有效实施与监督的工作体系,节能标准对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为实现这一总体要求,文件又指出要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及强化标准实施等手段以确保节能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创新工作机制”包括:建立节能标准更新机制;探索能效标杆转化机制;创新节能标准化服务。“完善标准体系”包括: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实施节能标准化示范工程;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强化标准实施”包括: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动实施推荐性节能标准;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督。还必须掌握六个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宏观管理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技术进步的原则;动态管理的原则;国际接轨的原则[3-5]。

工信部节[2017]110号关于印发《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6]的通知中详细制定了未来3年节能标准化工作计划。到2020年,要在单位产品能耗水耗限额、产品能效水效、节能节水评价等多个领域制、修订300项重点标准,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完善节能监察、对标达标、阶梯电价政策;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工业节能管理人员和节能监察人员贯标培训等。上述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标准化技术在节能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这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大节能标准化科研支持力度,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好节能领域技术标准科研工作规划;进一步重视节能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使节能标准化人才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加强基层节能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从而使各类用能单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用节能标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在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巩固标准化技术在节能工作中的战略地位。

2 结束语

标准化技术对节能工作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所以必须把提高标准化水平工作作为节能工作重要的基础工作。如果没有标准化技术的保证作用,要谈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先进的标准化技术,就没有先进的节能技术,所以要大力发展标准化技术,提高标准化水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尽到标准化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为国家能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标准化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标准化能源绿色
绿色低碳
标准化简述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