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县(市)属国有林场发展刍议

2018-03-20 15:53师爱华
山西林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晋城市林场林业

师爱华

(晋城市林业局 山西 晋城 048000)

晋城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组建了6个县(市)属国有林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经历了大造林、大生产和大保护3个阶段。但是由于定位不准、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等原因,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国有林场改革中,按照每个县(市)原则上保留1个林场的改革要求,全市县(市)属国有林场经资源整合变成5个。这5个国有林场是晋城市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最优良森林资源的载体,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全市现代林业建设中具有骨干和关键地位。

1 县(市)属国有林场基本概况及主要成效

1.1 基本概况

1.1.1 队伍建设情况

晋城市县(市)属国有林场编制人数304人,由于林场大都在偏僻农村,过去从事的主要是营造林等重体力劳动,所以职工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初中毕业者居多。据统计,大中专以上学历者占到总职工的37%,取得高级职称者仅1人、中级职称者13人、初级职称者31人。加上整体年龄偏大,且长期生活在山区,思想观念落后,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1.1.2 森林资源状况

全市县(市)属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58320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7779.60hm2、占99%,非林地面积540.40hm2、占1.0%。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44869.40hm2(包括经济林95.50hm2),其中乔木林44773.80hm2,总蓄积 1892266.90m3。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6.90%。

1.1.3 资源利用状况

县(市)属国有林场管理着全市最优质的森林资源,通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当前拥有初具规模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这些区域,在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予以特殊保护的同时,也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天然“氧吧”。

1.2 主要成效

全市县(市)属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以来,通过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碳汇造林、退耕还林及中幼林抚育,使林地利用率得到提高,林分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林木生长量逐年增加,森林生态效益充分发挥,生态功能进一步完善,森林旅游业方兴未艾。另外,通过几代林业人的不懈奋斗,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体系完整。

2 县(市)属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

2.1 存在的问题

2.1.1 森林质量、生态功能较低

现有林分结构不合理,单层林多、复层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树种结构单一,而且针叶林比重过大,森林抵御火灾和病虫害的功能较弱,由于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使得林分质量较差,生态功能较低。

2.1.2 基础设施落后

主要体现在森林防火设施滞后,有害生物预测预报防治手段单一,有些场部办公楼卫生设施欠缺、排水功能不完善;个别林场林道、进场道路、作业道路等年久失修;GPS巡护设备、油锯、割灌机、野外数据采集等都有待进一步更新配备。

2.1.3 林地权属争议问题突出

县(市)属国有林场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当时倡导大规模造林,形成了较多的插花林、插花地,确权工作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引发周边集体、个体侵占国有林地和无序开发现象不断发生,而且制止、处理难度较大。部分林场与省直林区交界,也存在林地权属争议,至今搁置无法解决,给森林资源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2.1.4 信息化程度较低

县(市)属国有林场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制约,信息不畅,人员知识水平普遍不高,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低,在技术力量及硬件配备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2.1.5 林场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县(市)属国有林场经济陷入困境是在进入林业大保护阶段,随着林业建设战略转变,林场原有经营模式被打破,旧的产业体系陷于瘫痪,收入陷入困境,职工收入骤降,有的连养老、医疗保险都一拖几年缴不起。国有林场改革转变为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列入了财政预算,大大改善了职工待遇,但林场要发展仍然需要有足够强的投资,林业建设任务与资金投入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2.2 面临的机遇

2.2.1 政策环境有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林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战略谋划,从全局角度提出国有林场改革,确定了林场发展新的方向,国有林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已经步入了快车道。

2.2.2 社会需求加大

森林的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消除噪音等功能,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呼吸清新空气、喝干净水、享有良好生态环境抱有更高期待,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拥有优质生态环境的国有林区自然就成为了首选的休闲度假场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推动县(市)属国有林场快速发展的建议

3.1 注重队伍建设

人才问题是决定林场未来发展命运的战略性问题。从晋城市县(市)属国有林场目前的队伍建设看,亟待吸收一批高等院校毕业、热衷生态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投身林场建设,这样面对林业新形势、新技术不至于固步自封,缺乏创新。

3.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林场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建议借国有林场改革的春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列入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预留必须的财政资金。

3.3 调整林分结构良性发展

国有林场遵循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努力使现有林达到混交、异龄、复层的健康稳定状态。新造林要选择乡土树种且树种要多样化,针阔搭配;原有结构不合理的林分,要通过不同程度的间伐、补植补种等措施,人工促进其良性发展;另外,对有天然下种和萌蘖能力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宜封则封,辅以人工手段,促进其自然成林。

3.4 激发林业产业后劲

没有产业就没有发展。作为全市森林资源最优越的国有林场,务必要立足于将生态、资源优势确立为发展生态型、主导型的产业,比如繁荣林下经济、感知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以此激发森林的多功能效益的发挥。

3.5 积极应对林权纠纷事宜

对林权纠纷采取一贯的搁置处理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直接导致森林资源管理混乱。建议要趁此机会争取县(市)政府重视,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纠纷调处,针对过去由县(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发放的林权证出现的弊端,严禁林权管理的随意性。

3.6 拓宽林业投资渠道

长期以来,林业建设投资低,且大多仅依靠国家、省财政专项投资,市县配套很难实现,所以拓宽投资渠道,吸收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林业建设不失为一步好棋,值得县(市)属国有林场深思。

猜你喜欢
晋城市林场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晋城市举办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演
land produces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