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维·甲虫肼等11种杀虫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

2018-03-21 07:53应小军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袁忠勤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氯虫噻虫嗪保苗

应小军,魏 杰,顾国伟,凌小明,冯新军,袁忠勤

(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浙江 余姚 315400)

近几年来由于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产生较高抗药性,生产上缺乏高效对口的替代药剂,二化螟重发范围在逐年扩大,为害越来越重。为了明确丁虫腈、甲维·甲虫肼、氯虫·噻虫嗪等药剂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筛选高效对口药剂,以更好地指导农户科学用药,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试验选取了11种杀虫剂对早稻1代二化螟进行防治,比较其防治效果,并且添加植物油助剂怀农特,观察其是否具有增效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7年在余姚市马渚镇长泠江村魏茂高二化螟为害重的早稻田内进行,该试验田2016年二化螟为害非常严重,越冬残留虫量很高,且周围小麦、油菜等虫源田较多。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早39,栽培方式为机插,4月2日播种,4月21日移栽。机插时间比周围田块提早1周左右,秧苗嫩绿,二化螟集中为害明显,利于试验的开展。

参试的杀虫剂共11种: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丁虫腈乳油(红锐,大连瑞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神歼,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名剑,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三唑磷乳油(道康,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二嗪·辛硫磷乳油(正强,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试验样品,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6%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悬浮剂(试验样品,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5%马拉硫磷乳油(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45%杀螟硫磷乳油(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斯品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还有高效植物油助剂怀农特(Oro Agri InternationaL Ltd.)。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14个处理:处理1,40%氯虫·噻虫嗪150 g·hm-2;处理2,5%丁虫腈750 mL·hm-2;处理3,5%丁虫腈750 mL·hm-2+怀农特300 mL·hm-2;处理4,20%甲维·甲虫肼900 mL·hm-2;处理5,20%甲维·甲虫肼900 mL·hm-2+怀农特300 mL·hm-2;处理6,10%阿维·甲虫肼1 200 mL·hm-2;处理7,40%三唑磷975 mL·hm-2;处理8,40%二嗪·辛硫磷1 500 mL·hm-2;处理9,10%甲维·甲虫肼900 mL·hm-2;处理10,26%茚虫威·甲氧虫酰肼525 mL·hm-2;处理11,45%马拉硫磷1 650 mL·hm-2;处理12,45%杀螟硫磷1 500 mL·hm-2;处理13,34%乙多·甲氧虫450 mL·hm-2;处理14,清水对照(CK)。每个处理小区面积133.4,不设重复。

施药时间为5月18日,水稻处于分蘖期,二化螟处于卵孵高峰,田间枯鞘已经出现。用电瓶喷雾器均匀喷雾,采用二次稀释法配置药液,用水量为450 kg·hm-2,施药时田间保持3~5 cm的薄水层,药后保水7 d。

1.3 调查方法

保苗效果调查。二化螟为害定型后,采用平行跳跃法每小区选6个点,每点70丛,调查枯心数,计算枯心率及保苗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表1表明,试验田二化螟集中为害非常明显,损失严重,调查时对照的枯心率已达23.9%,水稻明显矮化。处理4、5、6、9、13枯心率在3.6%以下,保苗效果较好,在85%以上,其中处理5最好,达94%;处理6和13也分别达91%、90%;处理7和10表现一般,分别为出71%、78%;其他处理较差,均不到60%,枯心率均在10%以上,其中处理2(5%丁虫腈750 mL·hm-2)保苗效果仅为2%,处理1(40%氯虫·噻虫嗪150 g·hm-2)仅为35%。说明甲维·甲虫肼、阿维·甲虫肼、乙多·甲氧虫对二化螟防效较好,这些都是甲氧虫酰肼与阿维菌素、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的混剂。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药性上升速度非常快,防效明显下降,2015年试验时药后15 d的防效达90%以上,现在仅为71%;马拉硫磷、杀螟硫磷、二嗪·辛硫磷这些有机磷类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效也较差,不到60%;丁虫腈防效最差,仅为2%;氯虫·噻虫嗪防效只有35%,也说明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双酰胺类药剂的抗性非常高。

高效植物油助剂怀农特的增效作用明显,20%甲维·甲虫肼900 mL·hm-2、5%丁虫腈750 mL·hm-2加入怀农特后保苗效果分别由87%、2%提高到94%、27%。

表1 11种杀虫剂防治二化螟的保苗效果

注:药后19 d调查数据。

3 小结与讨论

对11种杀虫剂和植物油助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与阿维菌素、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混剂等防治二化螟的效果较好,在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抗药性日益增高的情况下,可作为替代药剂,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三唑磷防效下降明显,马拉硫磷、杀螟硫磷、二嗪·辛硫磷等有机磷药剂、丁虫腈、氯虫·噻虫嗪等防效较差。加入助剂怀农特后对二化螟防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1] 黄应家,周青,朱琴莲. 5%丁虫腈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J].中国农业信息,2014(5):98.

[2] 胡君,陈文明,张真真,等. 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5):509-515.

[3] 孙莲,虞根聪,赖朝晖,等. 象山县水稻二化螟抗性水平及防治药剂筛选[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2):1980-1981.

[4] 王有贤,王卓,臧连生,等. 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 (31):10922-10923,10926.

猜你喜欢
氯虫噻虫嗪保苗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氯虫苯甲酰胺对红火蚁的毒杀活性与行为影响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