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班中“用心做事 感恩做人”

2018-03-21 10:11林惠斌
中国商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家族企业责任

林惠斌

十几年前,国外流行一个词汇叫“千禧一代”,指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生、21世纪初期长大成人的一代,这是伴随着互联网一同成长的一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凭借着新生代超强的信息接收能力,向往自由,热衷于个性化,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今我国社会存在着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出身富贵,饱受争议,往往对政治不感兴趣,特立独行。他们被打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标签——“富二代”,而社会却赋予“富二代”这三个字太多负面色彩。

我作为中国非公经济家族企业的年轻一代,很想说“富二代”中的很大一群人不沉迷于现有的财富,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识,敢于创新,希望超越上辈人并通过自身努力为青年树立榜样与承担社会责任。

孤立无援的外语考试关

“富二代”中的许多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富二代”们的一次镀金之旅,所谓的镀金之路我却走得磕磕绊绊。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我即默默地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留学梦。

留美研究生需要通过托福和GMAT考试,这是我有生以来感到最孤立无援的一次。没有人可以帮到我,考官也不会因为你的背景而对你宽容。记得有一次,GMAT考试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能否顺利去到我心仪的学校。然而,在经历了210分钟鏖战后,我失败了,一蹶不振了好几天。

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约我切磋网球。当时父亲勉励我要珍惜学生时代的时光,他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来开导我。从他口中得知以前他是村里惟一一所高中的尖子生,他当时提的问题总能把老师难住。因为老师白天要种地,夜间才有时间备课,而他总能提早预习后面的知识,即便他这样的优等生也与高考失之交臂。但他没有气馁,之后便跟随我爷爷做木工。

在当时只有地瓜渣裹腹的日子里,凭借这样的一技之长,父亲也让家里过上了小康生活。他不甘平凡,对当初的梦想不轻言放弃,于是跟随村里长辈到工地里打零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父亲凭借着一份骨子里的韧劲,很快就独立承揽工程,踏上了建筑工程师的道路,并发展出了现在的集团公司。

细细想来,这不就是孟子所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吗?听完父亲的分享,我重拾勇气,继续备战,那一年的过渡期仿佛又经历过一次高考,虽然比原计划晚了一年出国,但我最后成功了,我没有放弃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留学梦。

曾犹豫是否接手家族事业

加州海滩的阳光、纽约华尔街的钟声、拉斯维加斯赌场的纸醉金迷,当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也为之吸引、疯狂,但每想起从小看着父亲一手把企业打拼起来,深知家族企业白手起家之不易。留学期间,我学着自己面对社会承担责任,在磨砺自己意志同时,思考最多的是将来毕业回国怎么担当起接手企业发展的责任。

父辈们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出生的,他们是一群“天生”劳碌命的人,大概都曾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在童年时代实现共产主义,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少年时代考上一所大学,放下锄头,走出大山;青年时代找份好工作,成就一番事业;中年时代衣食无忧,子女学业有成。即便是年过花甲,也要琢磨着如何将自己毕生的心血传承下去,就这样忙忙碌碌了大半辈子。

然而,二代们基本都已跳过打拼阶段,直接坐享父辈积攒沉淀下来的亿万财产,经历过磨难的一代们不愿下一代子女再为维持生计而奔波,都想竭尽所能给后代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留学接受良好的教育。

不过,有一部分二代在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后,便放浪形骸,沉迷于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中不能自拔,这是坐享其成的“富二代”;另一部分在学成归来后投身于家族企业的接班或创业之中,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可谓是勇于拼搏的“创二代”。

在我年幼的时候,我就立志成为有担当的“创二代”。

然而,厦门的安逸生活容易让人感到懈怠,不利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创业,大数据时代的潮流吸引着我奔向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与我同期的同学,最后都选择扎根美国或者是在国内的超一线城市里谋得一份美差,让我多少有点羡慕,有些失落。

如果我成为家族企业接班人,就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家族企业规模越大,感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父亲公司起步是从事建安行业,老一辈组成的领导团队较为稳定,他们中大多是技术干部出身,而我学的却不是这个专业,想要对公司做出调整和改革,将困难重重。

所以,我以前会选择逃避这样的责任,希望能拼搏出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父亲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早已规划好了自己的宏伟蓝图,而我也是他的宏伟蓝图的重要拼图之一。他是希望我学成归来后能够担当起家族、企业和所有员工生计和梦想的责任,为家族、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了我毕业以后的去留问题,父亲多次找我谈话,为此我们之间还冷战了很长一段时间。

继承父亲的精神和斗志

独自在国外留学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思乡情,每当我有开心的事或去到某个新的城市,我都会把一枚枚“小小的邮票”附进了明信片里寄给家人,迫不及待地想与他们分享。

他們就像我身后一把无形的保护伞,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保驾护航。但是有一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刚去美国的第一年,父亲在参加公司的团建活动时,不慎摔伤了腿。经医生诊断为股骨、颈骨骨折,完全康复的可能性不大。当时家人为了不让我担心,怕影响我学业,一起向我隐瞒了实情,加上那段时间我与家人的沟通不够紧密,以致于我没有发现父亲受伤。

当放假回家看到父亲拄着拐杖时,我内疚万分,责怪自己对家人的关心不够,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义务,没能承担起守护家人的责任。到后来父亲取钢钉的时候,我和弟弟在医院守护着他,一直在我们面前表现坚强的父亲也有脆弱的一面。一起共度难关的时候,才顿悟到在生老病死面前,我们显得是这样的无力。

虽然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是父亲在术后的第三天就着急要出院。大概是公事繁重,无暇脱身,抑或是不愿我们俩兄弟在医院守候,害一家人担心受累。现在想来只有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才可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至于在遇到困难时手足无措。所以能够作为二代接班人进入家族企业工作,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挑战,但是我又充满信心,时刻铭记父亲的“用心做事,感恩做人”的理念。

时光匆匆逝过,父母逐渐老去,而我也不再是个任性妄为的稚子,自己肩上的责任担子很重,与其说是接手家族事业,不如说是更多地承担一份责任。打从儿时起我就跟随父亲参与各项活动,受到了VIP级待遇,就如同古时大户人家,出则有人前呼后拥,入则有人鞍前马后,渐渐地给我一种感觉,荣华富贵的生活是一种常态。

然而这样的想法很快就消失殆尽,可能是出于自己的理性制约,又或者由于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可以说是事业有成,但他们至今依旧保持着谦逊质朴的品行,用言行谆谆教导着我们。

我认为,生活在这个家庭,父母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幸运,不是他们事业的成功,而是教导我做人要具备的良好品行,给予我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信任。这些都是我一生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而对处在接班初期的我来说,首先是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多过于无用的压力。其次,是要从基层做起,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磨炼过来,事无巨细都要亲自体验,用最短的时间来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家族企业接班人的身份改变。同时,要展望未来,做好迎接新机遇、新挑战的准备。

现在的我深知父亲创业不易,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压力。我要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富二代”转变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创二代”,就要比父亲更努力,更具有坚强不屈的精神,才能把家族企业传承和发展下去,在进一步奠定父辈基业的同时,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猜你喜欢
家族企业责任
德家族企业风光不再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圈里事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一)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家族企业的传承密码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家族企业的传承密码
家族企业有什么特点(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