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输水隧洞工程边顶拱衬砌简述

2018-03-21 10:02李琦
农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

摘 要:结合隧洞工程多年實际施工经验,本文主要从模板台车设计、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合运输、入仓浇筑等方面对隧洞边顶拱衬砌混凝土施工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边顶拱;钢模板台车;混凝土浇筑

中图分类号:TV67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22

1 工程概况

工程输水隧洞为无压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成洞断面尺寸:Ⅳ、Ⅴ类围岩为3.6m×3.7m(宽×高),Ⅲ类围岩为3.6m×4.35m(宽×高)。根据设计要求,Ⅲ类围岩仅边墙和底板浇筑衬砌混凝土,Ⅳ、Ⅴ类围岩为全断面浇筑衬砌混凝土。本文主要对Ⅳ、Ⅴ类围岩的边顶拱衬砌进行简述,衬砌采用C35W12F150混凝土,衬砌厚度均为400mm,衬砌模板采用钢模板衬砌台车。

2 钢模板台车设计

2.1 台车设计基本原则

在本工程多年施工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的蜂窝、麻面、裂缝等问题,多次组织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各工序施工过程严格监管,发现除人为原因外,模板台车设计不合理占主导因素。经过不断的调整、改进,得出了模板台车设计相关要求和经验值。

边墙衬砌混凝土浇筑以人工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顶拱衬砌混凝土浇筑以附着式振捣器为主。附着式振捣器应加密布置,间距建议为1.2~1.3m。

工作窗口布置:工作窗口宜梅花型布置,第一排工作窗口宜布置在距地面1.0~1.5m范围内,其余部位相邻两排(列)窗口之间的距离宜为1.1~1.2m。

台车强度和刚度必须满足受力要求。

2.2 台车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隧洞Ⅳ、Ⅴ类围岩衬砌每仓长度为10m,则台车长度为10.1m。台车为液压自行式钢模板台车,面板采用8mm厚定型钢模板,模板内侧采用工字钢拱架支撑。在每侧边墙模板上设2排工作窗口,窗口尺寸为0.45m×0.45m,用于混凝土入仓、振捣及观察使用。其中,第1排设4个工作窗口,窗口距地面1.0m;第2排设3个工作窗口,与第1排工作窗口之间距离为1.1m。工作窗口呈梅花型布置,相邻两列之间的距离为1.1m。顶拱顶部设3个入料口。台车共设置9排附着式振捣器,每排设3个1.1kW振动器。其中每侧边墙设2排,顶拱设5排(顶拱中间1排,两侧各2排)。台车采取液压调整,丝杠顶撑,电机牵引,台车可在轨道上自动行走。自行式钢模板台车结构形式见图1。

3 隧洞衬砌施工相关要点

隧洞衬砌施工安排:先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施工完成后,利用台车进行作业面钢筋绑扎,然后采用自行式钢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底板混凝土应滞后边顶拱衬砌一段距离。隧洞衬砌由洞内向洞口或交叉口处进行施工。混凝土由洞外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洞内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仓。根据本工程多年施工经验、教训,总结出以下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要点。

3.1 模板安装要点

台车拼装完成后,应对作业平台、平板振动器、封端加固装置、电路安装以及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并对台车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查,精度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

钢模板表面应保证平整、光滑、无缺陷,且每次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以便防锈和拆模。

台车就位后,由测量人员对中线位置和标高进行测定,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然后交由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模进行端口封闭。

模板台车安装应顶紧加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偏位和下沉;封端模板安装应加固牢靠,防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爆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由专人看模,发现漏浆、变形等问题及时加固处理[1]。

衬砌台车脱模时间按隧洞顶拱混凝土强度不小于5.0MPa控制。

3.2 混凝土拌合运输要点

混凝土由设置在生产区的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为保证坍落度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混凝土拌合时,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且必须考虑由于运输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坍落度经时损失。该过程应由专职试验人员进行控制和试验。混凝土拌合后,应迅速运达浇筑地点,严禁出现分离、漏浆、泌水现象。

3.3 混凝土入仓及浇筑要点

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范及“三检”制度进行。入仓混凝土自由落差应小于2.0m,浇筑时,混凝土先从钢模板台车工作窗口入仓,待窗口封闭后从台车顶部上料口入仓。混凝土浇筑、振捣应对称、分层进行。浇筑过程中,上下游混凝土高差应小于0.6m,左右两侧混凝土高差应小于0.5m,严禁单侧一次浇筑高度大于1.0m,同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2]。采用垂直法对洞身顶拱混凝土进行封拱。

混凝土入仓时,应及时移动泵送下料口。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严禁振捣器在仓内平拖,严禁使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平仓,振捣时应竖直上下缓慢移动,振捣时间宜为10~20s。

当混凝土浇筑至工作窗口下50cm时,应对窗口附近的钢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并涂刷脱模剂,然后严密封闭窗口,以防该部位混凝土出现表面不平整或者漏浆的情况。

3.4 洞身混凝土浇筑常见问题处理及质量控制

3.4.1 衬砌错台现象

该情况普遍发生在边墙部位,原因是上段模板立模时接缝处发生变形。处理办法是加强模板安装工序的监管,确保其安装精度满足要求。

3.4.2 顶拱脱空问题

顶拱脱空的主要原因是检查措施不到位,解决的办法是在顶拱部位端头堵头模板预留观察孔,由专人负责观察,待混凝土即将没过观察孔时,用模板封堵观察孔,待顶拱堵头模板与初支缝隙开始溢浆时,正面顶拱已基本浇满。另在顶拱衬砌中预埋注浆管,待衬砌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灌浆,保证顶拱密实不脱空。

3.4.3 洞身混凝土裂缝问题

洞身混凝土裂缝主要由温度应力造成,可采取以下方法避免裂缝。

冬季施工期间应加强保温措施的布置;加强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脱模时间;根据外界环境条件,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入仓混凝土塌落度应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防止冷缝产生。

参考文献

[1]马永梭.公路隧道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J].公路隧道,2011(2):41-43.

[2]李源嘉.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2,19(3):70.

作者简介:李琦(1986-),男,辽宁省辽阳市,工程师,从事工程设计、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
水利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浇筑及后期维护探讨
高层建筑现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工程施工方案探究
引水隧洞施工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