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

2018-03-21 10:02李存仓李启方郭中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技术

李存仓 李启方 郭中华

摘 要:营林生产是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环境、资源、人类生存等各种重要问题。本文对营林生产的技术以及营林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营林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32

引言

营林生产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营造林的质量关系我国造林工程的成败,也关系到环境保护、资源优化、经济等各项任务。因此提高造林质量,加强营林生产技术应用是现代林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营造林质量管理贯穿整个营林过程,例如营林地区规划、种苗选择、前期准备、种植技术控制、栽后管理等,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对营林生产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苗木存活水平。

1 对营林生产加以重视

营林建设是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现代林业产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营林生产过程的重视,结合林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要求对营林过程进行控制。例如在营林生产过程中,工作量比较大,为了提高营林生产效率,必须要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营林生产工作进行全面设计与安排,选择合适的造林地点、适宜树种等,提高营林生产水平。另外,还可以加强优惠政策、补助政策的完善,调动农户的积极性,让农户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配合上级部门的安排,开展营林生产。

2 营造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营林技术管理是营林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造林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各种苗木的存活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营林水平,必须要加强营林技术的控制,不断对营林技术进行更新,对各种新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

2.1 对营造林地点进行选择

在营林过程中要对营林地点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营林地点要适宜大量树木栽种,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营林过程不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营林地点的交通要便利,以便相关人员技术对植物进行观察,并且有助于后续管理。比如山區居住的人口较少,人类的活动对林木的破坏较小,因此适宜进行营林规划。

2.2 整地

整地是改善土壤条件的重要措施,也是营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深耕、整地、施肥等步骤,通过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整地包括2种方式:局部整地;全面整地,其中全面整地是对造林地点的所有土地进行翻垦的过程,适合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需要对林地土壤进行耕翻,使土壤上的杂草全部消失,为造林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局部整地则指的是对一部分土壤进行翻恳的过程,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2种不同的形式。如果造林的条件比较好,则可以将整地和栽植同时进行,如果条件不好,则需要在栽种之前1~2个月完成整地,有效保证林地土壤情况得到改善。

2.3 营林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对营林树木进行合理选择。在营林时应该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植株,尽量以本土树种为主,可以减少树木对环境的不适应性。同时要选择种苗粗壮、根系发达、长势旺盛、顶苗饱满、无病虫害、木有较优的植株进行栽培;对造林时间进行控制。营林生产一般在春季进行,由于营林树种的多样性,对于每一种树种的栽培,还要根据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但营林时间最迟不超过3月为宜,此时营林的成活率普遍较高。同时,进行树木栽培时,应该要尽量选择阴雨天或者雨后晴天,土壤水分适中,连续大雨、结冰、霜冻期间不适宜栽培;栽种之前的准备。在栽种之前应该要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苗根保持浸水,防止运输以及放置过程中根系缺水影响苗木生长。为了对根系进行保护,还可以将根系用泥浆包裹,泥浆以稀糊状为宜,苗根粘浆之后用手拿起来,让苗木的根系可以充分伸展,以不见苗木根系外皮为宜,同时还要添加适量的磷肥、促根剂和菌根剂等,保证根系营养[1]。

2.4 强化育苗

育苗是营林生产的重要步骤,良种壮苗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保障,在营林生产过程中应该要对树苗进行培育,由林业种苗部门统一回收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再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苗木生产基地,进行良种培育,生产出更多健壮的幼苗,供林业生产。

2.5 营林栽植方法

在营林过程中一般采用穴植方法,在栽培之前要挖好坑穴,一般坑穴深度控制在40cm左右,根系发达的树木可以将深度加大一点,最多不超过50cm。营林生产的密度控制在每667m2 150~180株左右,植株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8m×2m之间。在栽培过程中要保证苗木端正,根系顺向水平舒展,如果苗木出现歪斜,则可以使用其他的辅助措施对苗木进行扶正、固定,等苗木根系发达、生长稳定之后再拆除辅助设施。另外,在栽培的时候一般处于春季,风力较大,幼苗容易受损,所以要注意搭建围护栏,栽培之后将根部踏实,避免苗根被吹断或吹干。[2]栽培结束之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确保全过程的护苗护根工作。

3 营林生产管理

3.1 营林管理措施

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树木除草,尤其是在幼苗生长时期,杂草生长旺盛,很容易导致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所以要及时使用相应的除草剂,结合人工除草方法,对杂草进行清除;施肥,根据苗木生长情况,施用相应肥料,促进幼苗健康生长。大面积造林一般是首先使用基肥,在苗木生长过程中继续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化学肥料,在配备肥料的时候应该根据树种、苗龄、土壤性质等对肥料进行配置,树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肥料主要有氮磷钾肥,在进行追肥的时候,可以采用沟施,施肥沟的深度控制在20~30cm,宽度控制在20~30cm,施肥之后及时覆土,确保植株迅速吸收;抹芽。为了促进幼苗生长,培养良好的树形,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抹芽,集中养分供给,而且可以避免过早修枝。另外,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及时修剪掉病虫枝、枯枝、细弱枝,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3.2 加强宣传教育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有的群众缺乏保护意识,对林木的保护力度不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危害林木生长的情况[3]。对此,应该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加强营造林的防护意识教育,林业生产人员自身应该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好林业生产管理,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尤其是对造林地点周围的村民,要加强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造林生产的意义的认识,了解各种树木的生长周期,引导他们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威胁森林苗木生长的行为,提高营林生产水平[4]。

3.3 加强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营林管理养护过程中,必须要强化管理质量,加强对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营林生产的后期,可以推行“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实现对营林造林地点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提高林业管理效率,做好全面监控,提升营林造林管理水平。另外,在引进新技术的时候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造林地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管。[5]

4 结语

营林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对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营林生产技术的应用,并且加强营林管理,提高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宗学辉,张玉峰,徐程文.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2014(03).

[2]张春义.试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民营科技,2016(04):211.

[3] 包文彬.保证营造林质量管理方面对策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5,47(01):21-23.

[4]姜彬.浅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

[5]田红梅,宋喜梅.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探究[J].民营科技,2016(05):209.

作者简介:李存仓(1984-),河南省安阳市人,任职于安阳市林业局营林站。主要从事研究森林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技术
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