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采穗圃营建与管理

2018-03-21 10:02陆邦义何可权
农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尾松管理

陆邦义 何可权

摘 要:系统总结了马尾松采穗圃圃地选择、整地、选种、苗木定植、截顶,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穗条采收等技术环节,为马尾松采穗圃的营建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尾松;采穗圃;营建;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36

马尾松(Pinus manssoniana Lamb.)系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分布广泛,是我国南方优质针叶用材树种之一。对该树种遗传改良与良种繁育方面研究较多,从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遗传测定与遗传变异规律,种源选择、种子园技术、优良单株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1-6]。由于无性繁殖可以充分利用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最大限度地获取遗传增益[7,8]。无性繁殖在针叶树育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对马尾松的应用已经从家系向无性系方向发展,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是未来马尾松生产应用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扦插繁殖,穗条的来源是其应用和迅速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营建采穗圃可以保证穗条的供应,大幅提高繁殖系数。本文总结了马尾松采穗圃建立与管理技术,为马尾松采穗圃营建与管理提供参考。

1 采穗圃的建立

1.1 圃地选择

马尾松属强阳性树种,耐脊薄,喜酸性土壤,由于采穗圃要经常修剪,生产大量优良穗条,养分消耗大,因而圃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及交通条件良好的马尾松适生范围区内,最好能紧邻苗圃区,采收的穗条能及时得到处理扦插。

1.2 建圃材料选择

可利用优良家系子代建立实生苗采穗圃,也可以利用优良单株的穗条扦插苗或者嫁接苗建立无性系采穗圃,穗条应选择优树树冠中上部的生长健壮 、芽饱满 、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接穗来嫁接,嫁接接口一定要尽可能的低。

1.3 整地作床

整地力求细致 ,头年冬季完成 , 清除杂草 、杂物,整平碎土,根据圃地土壤肥料状况施用基肥,可每667m2施100~200kg过磷酸钙,土壤彻底消毒 ,然后开沟作床 ,床高20cm ,床宽90~120cm,可用黑色无纺布覆盖以防杂草。

1.4 苗木定植

2—3月,选择生长健壮,基部针叶宿存的苗木作为建圃材料,定植密度株行间距为30cm×40cm ,即每床4~5行种植 。栽植时,除去营养袋 ,持苗置于塘中 ,以细土回入塘内,可适当深栽,踩紧压实,再覆松土,淋足定根水。

2 采穗圃管理

2.1 整形修剪

马尾松苗木定植成活后要及时进行截顶以促进侧枝萌发生长,通常在定植后2个月苗木根系可以正常生长,顶芽开始萌动生长时就可以进行截顶。保留高度8~12cm,去顶前一周进行施肥浇水。以后在生长季内不管是否需要穗条扦插,每隔45~55d,都要平整修剪穗条一次,每次剪口可上移1~2cm。在贵州黔南地区,采穗圃建立后第二年后每年可以采收穗条3~4次。

2.2 灌溉和排水

在贵州黔南地区,马尾松 3 月开始抽梢生长 、10 月中旬开始生长停滞,在生长期间需保证供水充足,采穗母株才能萌发新梢,满足生产需求。尤其是夏季高溫时,蒸发量大,要及时浇水,不能在采穗母株因缺水而出现萎蔫时再浇,配合施肥要浇足水分。地势较低的圃地,要及时排除过多的雨水或灌溉后多余的尾水。

2.3 施肥

日常施肥也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一般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有机肥2~5 kg/m2 ,复合肥2kg/m2。追肥一般为复合肥 ,每次修剪穗条前1周进行,1kg/m2 。施肥时间以早 、晚空气湿润,或阴天为宜。

2.4 中耕除草

采穗圃土壤、水热条件较好,容易滋生杂草,与采穗母株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因而在采穗圃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在第1年母树冠幅较小,杂草生存空间大的时候及时松土除草。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要避免伤到苗木,并将拔下的杂草及时清至圃外。采用黑色无纺布覆盖地表,可以很好地防止杂草滋生,同时也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

2.5 病虫害防治

采穗母株由于经常修剪枝条,生长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病虫害,因此,需要严格管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在整地建床时要进行圃地消毒,尤其选用的是农耕地 、已种植过其他苗木的苗圃地,更要严格消毒,以防新植苗木将感染猝倒病等大面积致死性病害。圃地消毒可选用:结合采穗圃整地清理过程中的地上杂物,堆积于圃地内烧除消毒;用 0.5%的多菌灵和高锰酸钾溶液均匀喷淋苗床土壤并用地膜覆盖来进行消毒。

2.5.1 立枯病

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松树苗圃地常见多发病,病原物为腐皮镰刀菌 (Fusarium solani)、细交链孢菌

( Alternaria tenuis)和立枯丝核菌 ( Rhizoctonia solani )一种或几种[9,10]。松苗立枯病的发病程度,传播速度与气候状况及田间管理好坏等有密切关系。在黔南地区5月份为发病初期,在7—8月份常迅速蔓延,9月份以后病害才开始逐渐减弱。患病时苗木根部皮层以及须根发生腐烂进而全苗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在天晴土干时,可淋洒敌克松500~800倍液;代森锌、福美双、克菌丹400~500倍液;退菌特1000倍液;1%~3%硫酸亚铁,以淋湿苗床土壤表层为度。2.5.2 枯叶病

叶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赤松隔尾孢霉菌(Cercoseptoriapini

denaiflorae)引起的,先是顶部的幼嫩针叶变黄干枯后下垂,但不脱落,随后出现褐色病斑,病斑慢慢扩大.可以使整个顶梢枯死或整株苗枯死。后在病斑上长出许多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传播,遇到松苗即能侵入针叶为害[11]。在黔南地区松苗枯叶病常在5月份爆发,可一直持续至10月。肥水不足,苗木长势差易感染该病,一旦发现病苗要及时拔掉烧毁。

防治方法:从6月中旬开始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病,每2周喷药1次,每667m2用量75~100kg;或用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用量100kg/667m2。8—9 月发病期,喷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发病盛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较显著[12,13]。

2.5.3 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是危害马尾松最为常见且危害面积最大的一种害虫,每年发生2~3代,以2~3 龄幼虫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被物下越冬。主要以幼虫危害马尾松针叶,初孵化幼虫有群集性,啃食针叶顶端, 3~4 龄幼虫分散危害,可啃食整条针叶[14]。

防治方法:成虫羽化盛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卵期和结茧期采用人工摘茧,也可要将虫害株拔出烧毁,重新补栽;生物防治,可在3月份圃地喷施白僵菌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在3—4月,喷洒 25%灭幼脲Ⅲ号粉剂或16%灭幼脲Ⅲ号增效粉剂。也可在虫害高发期选用择1.4%苦烟乳油,按照1:10左右的计量搭配柴油使用,或者直接稀释1000倍当做药剂进行喷雾[15]。或者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 倍液常规喷雾防治,防治效果也很明显。

2.5.4 小地老虎

鳞翅目夜蛾科地下害虫,幼虫在苗期咬断幼苗或者根茎拖回穴中取食从而造成苗木死亡。

防治方法:每天早上根据为害症状人工捕捉;也可在幼虫阶段对受害株地表扎孔灌药,孔深15cm,用“3911”乳油 0.1%溶液灌孔,或者于晴天下午喷洒 80 %敌敌畏1000倍液,再出现危害时重复喷药1次[16-18]。

3 穗条的采收

采穗圃建立后第2年就可生产大量穗条了,以后每年产量还会增加。4~5a后采条母树开始衰退,产量下降。每次对采穗母株进行修剪后2周左右,针叶基本隐芽开始萌动生长,1个月后进入侧枝快速生长期,50~60d时 ,健壮的萌条能长到10cm左右 ,基部粗0.1~0.2cm ,此时穗条针叶张开,可开始采穗。穗条采收可在早晨进行,采穗时用剪刀在靠近萌条的基部快速剪断,剪口要平,不要撕裂穗条皮层。取下的穗条避光保湿保存。按所采穗条的品种分装标识包装,可用于扦插用条。在贵州黔南地区,采穗圃建立后2~4a内,单株年产穗条量可在200根左右,采穗圃的经营年限与经营管理水平有关,但一般也不宜超过5a,超过年限后可以重新营建。

4 采穗圃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采穗圃档案主要包括建圃材料来源,建立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情况;采穗母株生长,穗条采收情况及使用情况;检查验收和验收成果等情况。技术档案由专人负责,及时归档,不得漏记和中断。

参考文献

[1]陈庭巧,朱亚艳,赵杨,等.马尾松半同胞子代材性遗传变异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2):38-43.

[2]周志春,傅玉狮,吴天林.马尾松生长和材性的地理遗传变异及最优种源区的划定[J].林业科学研究,1993,6(5):556-564.

[3]杨章旗.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研究[J].广西科学,2006,13(3):232,23.

[4]季孔庶,樊明亮,徐立安,等.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变异分析和家系选择[J].林业科学,2005,41(6):43-49.

[5]徐立安,陈天华,王章荣.马尾松种源子代材性变异与制浆造纸材优良种源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2):1-6.

[6]蔡琼,丁贵杰,丁波,等.马尾松PmCBL3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0-36.

[7]趙杨,唐荣华,何可权,等.枫香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2(7):27-28.

[8]孟梦,刘云彩,姜远标等.思茅松采穗圃营建与管理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0(4):27-28.

[9]高爱琴,梁英梅,吐拉布比.松苗立枯病防治试验[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9,14(3):97-100.

[10]来端.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采穗圃营建技术[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21(2):165-168.

[11陈炳雄.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17):93-94,98.

[12]施园金.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绿色科技,2014,5:98-99.

[13]刘晓娟,党小红.松苗叶枯病防治效果试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7(6):74.

[14]许雪莲.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J].安徽林业,2009(4):75

[15]石龙彪.马尾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技术[J].吉林农业,2011(8):87-88.

[16]徐丽娜,薛杨,王小燕,等.湿加松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J].热带林业,2014,42(2):21-23.

[17]林贵森.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初探[J].绿色科技,2017,4(7):18-19.

[18]李庆玲,富文华.华北落叶松苗圃病虫害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6(5):26-27.

猜你喜欢
马尾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马尾松松针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马尾松中龄林采脂效益分析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