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8-03-21 10:02徐英
农业与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效高产马铃薯

徐英

摘 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马铃薯“千薯4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从选用高产的脱毒种薯、深耕整地、肥料准备、薯块处理、全程机械化管理和适期采收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马铃薯;千薯4号;高产;高效

中圖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55

马铃薯在中国的粮食安全和蔬菜保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种植面积已多年位居世界之首。近十几年来,随着加工、贸易等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马铃薯经济效益明显有所提升。与荷兰和美国等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马铃薯种植单产水平明显很低。随着我国马铃薯规模化种植企业不断增加,栽培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也明显提升,达到甚至超过世界高产水平。然而,随着种植时化肥施用的不断增加,马铃薯种植成本明显提升,同时肥料利用率也较低,极大地增加了环境风险,这有悖于提质增效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因此,要制定科学的马铃薯肥料和水分管理措施,达到马铃薯生产的高产高效。

1 选用高产的脱毒种薯

与普通马铃薯种薯相比,经过严格环境控制繁育的脱毒种薯,有20%~50%增产率,甚至更高。针对这一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应选择优良合格的马铃薯种薯。吉林省暑博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备年产试管苗200万株、微型原原种薯500万粒的生产能力,近年来公司自主品牌“英宝”系列、“千薯”系列、“辉引”系列等种薯畅销省内外,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薯4号”马铃薯,优质高产中晚熟新型品种,在吉林省具有一定销售空间和种植面积。

2 深耕整地

马铃薯的食用器官和产品器官是地下块茎,为保证其高产,种植前期整地就要深耕细耙,为块茎生长制造优良的土壤生长环境。整地前要选择好马铃薯种植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肥沃,土壤排水和保水效果良好,能进行深松整地的田地栽种马铃薯,切忌不要选择土壤质地较粘、田间地势低洼、土壤通透性和排水性差的地块。应该选择合适的沙质壤土种植,机械深耕不仅可以使土壤更加疏松,土壤通透性增加,还可以改善土壤团子结构的物理性状。

马铃薯种植适宜选择微酸性土壤,土壤pH值过高易发生疮痂病,土壤最佳pH值6.5~7.0 为宜。田地具有喷灌条件,具有一定种植规模更佳。

3 肥料的选择

在马铃薯生产中鼓励种植户多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仅可以为马铃薯生长供给全方位的营养所需,还能改善土壤盐渍化和板结性状,优化土壤物理性状。播种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全马铃薯基肥。马铃薯是喜钾肥作物,种植前结合田间测土配方,最好利用磷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磷、钾肥的施用和吸收效果,还可以降低土壤对化肥中磷素的固定。生产中尽量减少氮肥的施入,最好结合土壤配方施肥进行氮肥的减施。

4 种薯处理

在播种前7~10d,将待播种薯陆续运出贮藏窖,在散射光下平铺放置2~3d,提前催芽,并结合挑选剔除病坏薯。如果生产条件允许的话,生产企业最好使用整薯进行播种。对于种薯质量过大的薯块,应对切两半,每个薯块保证带有1~2个芽眼,一般情况下每个切完的薯块应保证20~25g,用于切块的种薯应该大于50g,将切完的薯块利用参有杀菌剂的滑石粉进行拌种,保证每个薯块都沾有滑石粉。然后放在阴凉干燥处平摊放置。

切块的刀具在使用前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液多数采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切块时做到每把刀都消毒到位,2把切种刀在切块时,交替使用,保证一把刀在使用,另一把刀在消毒。防止切薯块过程中病害交叉传染。切块时发现病烂薯要立即淘汰,如果切到病薯和烂薯要及时更换刀具,在对刀具清理干净后,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处理。

5 全程机械化管理

全程机械化栽培是促进马铃薯高产、提升高效生产的有利途径。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主要都有播前耕整地、种薯处理、机械中耕除草和田间管理、机械化杀秧和采收等。

播种:在吉林省机械化种植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的栽培模式,种植垄宽1.2~1.4m,每垄栽植2行,株距25~30cm,种植要考虑到马铃薯封垄后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和后期田间机械化作业如,中耕除草培土、病虫害防控喷药等。

当土壤距地表15cm处地温保持10℃以上保证 3d及以上时,即可开展播种(吉林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此时还要兼顾生产田块土壤水分保持在40%~50%。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深度应为10cm左右,漏播率要低于5%,以保证出苗率,促进高产。

除草:为节省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马铃薯采用苗前封闭除草,利用机械化喷施除草剂。药剂使用上要严格筛选适合马铃薯使用的苗前除草剂,残效期要短。

中耕培土:出苗后,根据田间植株出苗情况,一般第1次中耕培土,应在马铃薯植株高度15cm左右;第2次中耕培土,结合田间除草,在开花现蕾时,植株封垄前进行。

病虫害防控:为保证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生产过程前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马铃薯适宜品种的筛选和确定,制定好马铃薯早晚疫病、蚜虫、瓢虫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药剂普遍采用金雷、丁子香酚、克露、银法利和瑞凡等。吉林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时期和当年生态和气候条件,一般从现蕾期开始乾地药物防控,整个生长季节喷施防控药剂7~10次,7~10d施药1次,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内吸性杀菌剂和保护性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免出现抗药性。

6 收获

结合品种筛选时马铃薯生育期,同时观察田间植株生长状态,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田间表现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引种地和育种地不同,引进到不同的生态区这种情况更会明显。观察马铃薯地上部植株,当田间茎叶出现75%以上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此时马铃薯薯块已经完全进入薯块生理成熟期,正是产量和品质最佳时期,进采收。有浇灌条件的地下,在确定收获时,保证收获前7~10d不要进行田间浇水,方便田间机械作业,避免影响马铃薯商品性。

在确定马铃薯收获前5~7d利用杀秧机,将地上部马铃薯植株全部打碎,留下残株茬口5~8cm,达到收获最佳状态。后利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将田间残留的马铃薯茎杆和杂草清理干净。减少机组收获作业时阻力。收获时机械要匀速前进,避免对薯块产生机械损伤,影响商品性。同时,破损的马铃薯也不利于冬季贮藏。

猜你喜欢
高效高产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定边马铃薯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