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态培育研究

2018-03-21 10:03范亚丽
青年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范亚丽

摘 要: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精神萎靡、人生信仰缺失、道德行为滞后、家国责任意识淡化、价值观导向功利化的问题,而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以“修身、养性、平天下”为核心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态培育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在简要总结当代大学生精神健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价值,以及正确利用儒家礼乐文化开展精神生态培养的方式,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儒家礼乐文化;当代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态培养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其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主动、坚韧不拔、乐观自信地面对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挑战。然而,当代大学生均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情感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长期接受电视、网络、手机之类的大众媒体的熏陶,既促进了个人健康成长,但也对其情感、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精神生态培育成为广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萎靡与人生信仰缺失

具备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状态和正确、高尚的人生信仰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并获得卓越成就的基本素质。走访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精神萎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情绪较严重,不愿参加集体性活动,倾向于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甚至是把自己禁锢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社交与娱乐活动中,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往往以消极、被动、回避的心态面对。另外,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越来越不明确,对于个人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工作缺乏规划,更没有远大的理想,很多时候都是得过且过,或者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谈情说爱甚至是无所事事,或者是忙于各种社团活动、社交活动、兼职活动,或者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功力、实用、个人,等等。这导致大学生失去了作为高等人才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既不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也不利于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二)道德行为滞后与家国意识淡化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及强烈的家国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安身立命所不可或缺的素质,更是个人健康成长、取得成就乃至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保障。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还存在道德行为滞后与家国意识淡化的问题。首先,很多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序良俗、基本道德的认同感及践行意识较低,往往将一些仁爱礼让、互相尊重、遵守公德之类的观念视为是老套、成就、落后的行为,不认可其价值,更不愿意去执行,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各种脏话随口而来,公共场合吸烟、接吻、打闹现象普遍,还存在因不注重个人言行而导致同学间产生矛盾,为了通过考试而抄袭甚至是找人代考,部分女生与社会人员保持不正当关系,等等。这造成部分大学生逐渐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对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带来负面影响。其次,部分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家国意识淡化的问题,缺乏对个人家庭、国家的责任意识,将各种培养、教育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将为人处世单纯看成是个人的行为,而无法顾忌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三)价值观导向功利化与极端情绪严重

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又一重要表现。当前,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将各类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新闻事件、综艺节目统统呈现在学生面前,里面冲斥着大量纸醉金迷的生活、物质消费的刺激、及时享乐的思想、盲目攀比的行为、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事件,等等,引诱部分大学生逐步形成了享乐、功利、物质之类的错误价值观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导致学生失去了家国责任感、思想道德意识淡化、人生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健康问题的根源所在。另外,诸如马加爵事件、李国阳杀人事件、药家鑫事件、黄洋被投毒事件等,都充分反映出部分大学生极端情绪严重的问题,面对特定情境,往往会瞬间失去理智,无法控制个人情绪,以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这说明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素质差、潜在极端情绪严重的问题,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毁了个人前途、戕害了他人,而且也严重破坏了大学生形象。

二、儒家礼乐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康精神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道德品行

追根溯源,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主要是要求人们要尊礼崇道,能够按照社会基本秩序、基本礼仪道德、基本公序良俗塑造个人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良好社会秩序。诸如《论语·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均强调了人们受礼的规范和约束。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滞后、价值观导向功利化、极端情绪严重之类的问题,加强儒家礼乐文化的教育活动,能够深化其对礼仪、规范、规制乃至于良好思想道德修养、性格品质重要价值的认识,充分体会我国古人对“崇礼”“尊礼”的重视,系统了解我国传统的“礼仪思想”“礼仪标准”,由此逐步规范个人的思想和言行,逐步提高个人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思想,改变极端情绪。

(二)激发学生进取意识

面对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进取意识,并养成树立高远目标、积极向上、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取得更大的发展与成就。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根本,也融入了大量积极进取、安身立命的内容,诸如儒家将个人发展分为四重境界,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融入了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思想。这均强调个人要根据实际情境,树立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人才目标,近则需要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为人处世能力;远则需要实现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价值,能够做出一番成就。

(三)培养温文尔雅性格

当前,部分大学生潜在的极端情绪是其性格缺失的表现。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中蕴含着诸多有关“心性”“心术论”“礼乐之教”方面的内容,对消解学生极端情绪,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由此塑造温文尔雅的性格具有重要意义。诸如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中反复提到“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交之,或厉之,或黜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黜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这充分强调了个人多样化的性情,而不同性情具有差异化的表现方式,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不同的性情在相互促进、相互平衡的过程中共同发展,以达到培养个人完整性格的效果。另外,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中有关“乐”的部分,注重乐思想、乐感的平和、稳重,在“以乐教化”的过程中,培养个人温文爾雅、平和自然的性格。

三、儒家礼乐文化培育大学生健康精神的方式

首先,大学教师应系统调研当代大学生精神健康状况,一方面系统把握广大学生精神健康水平,准确提炼其精神健康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精神萎靡与人生信仰缺失、道德行为滞后与家国意识淡化、价值观导向功利化与极端情绪严重等;另一方面要准确了解广大学生的性格、生活习惯、学习特征情况。据此,大学教师应树立系统、明确的大学生精神教育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塑造正确的人生信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强化其家国意识,端正其价值观态度,改变极端情绪,等等,然后根据各项精神教育目标,寻求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来加以支撑,以儒家礼乐文化来传播精神教育内容、实现精神教育目标,最终达到创新大学生精神教育方式,实现儒家礼乐文化的精神教育价值。

其次,大学教师要实现对传统儒家礼乐文化形式与内容的“转换”。传统儒家礼乐文化往往是以艰涩的词、句呈现出来的,单纯对学生讲授这些词、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学生排斥、抵触之类的适得其反的效果。基于此,大学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认知、接受能力特征,将提炼、总结出来的传统儒家礼乐文化翻译成容易理解的、通俗易懂甚至是风趣幽默的内容,尤其是要将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情、人事结合起来,以传统文化解读现代“情”与“事”,由此深化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对现代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导价值,从而能够按照礼乐文化中的要求规范个人思想和言行,并在课下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礼乐文化的学习、研究活动。

第三,各个高校不仅要提倡传统儒家礼乐文化进课堂活动,而且也要注重课下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和熏陶。具体来说,各个学校也需要以传统儒家礼乐文化中的思想和内容要求,一方面营造出浓厚的传统儒家礼乐文化的校园氛围,诸如张贴一些有关儒家礼乐文化的海报,制作一些有關传统儒家礼乐文化的名言警句,推出一些有关儒家礼乐文化的宣传视频等;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开展一些活动,包括儒家礼乐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儒家礼乐文化征文活动,儒家礼乐文化演讲比赛活动等,使广大学生能够生活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时时刻刻接受儒家礼乐文化核心思想的熏陶与指导。这能够深化学生对于儒家礼乐文化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来规范个人言行。

总体来说,儒家礼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行、激发学生进取意识、培养温文尔雅性格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大学教师在以儒家礼乐文化开展精神健康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立足于学生精神状态与学习特征,来提炼、转换儒家礼乐文化形式与内容,同时也应注重营造浓厚的儒家礼乐文化校园氛围,从整体上发挥儒家礼乐文化对大学生精神健康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韩云忠.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刘玉勤.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探讨[J].教育文汇,2016(8).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