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中青三代的农具词使用情况看农村生活变迁

2018-03-22 02:16王桂品新疆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三代人农具中年人

■王桂品/新疆师范大学

社会变迁无处不在,而词汇,作为语言要素的基本成分之一,正是反映社会变迁最敏感的部分。马克思说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当下农村生活的变迁,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变化,从人们对农具词的使用中可见一斑。

一、概念界定

所谓农具,就是农业生产劳动所用的工具。“农业生产劳动工具是处于农业劳动者——农民和农业生产劳动对象——土地或农作物之间,并对土地或农作物进行加工的具体器物”①。由此可知,农具的范围是极其广的。农具词即是农具的符号名称,本文所涉及的农具词属于传统农业的范畴。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笔者调查的村落人家居住在河南省固始县,该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处于豫皖两省交界,秦岭—淮河分界线穿境而过,稻麦均可种植。具体而言,这是河南省固始县汪棚镇郭岗村尹庙组一户王姓人家。

笔者根据调查对象所处的现实情境,在众多传统农具词中筛选出村子中曾经常用以及现在在用的农具及其代表词十个,分别为犁、耙、耖、石磙、连枷、谷杷、刨锄(镢)、锄头(锄)、镰刀、板锹,并以这十个农具词为基础,按照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顺序,对家族中的三代人依次进行访谈。在访谈中通过实地探寻十类农具以及家族成员的回忆和描述重构人们对农具词的认识、了解和使用,并由此追寻农村生活变迁。

三、农具词在三代人中的隐现

由上文可知,王姓人家每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年龄差在二十岁以上,这一缺口为进行三代间农具词隐现调查提供了条件。

(一)青年人的“浅尝辄止”

这家的两个男孩都在上初中。14岁男孩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异地就学,乡音全改,在家说普通话;17岁男孩则跟务农的父母在本地就学。面对问询,他们的反映如下:

“犁,耕犁,知道吗?牛拉着犁——什么,牛拉着你?”

“板锹见过吗?——我只见过板砖,板锹什么鬼?”

“镰刀?——见过,《收割者》(一款游戏)……我知道,割韭菜。”

从他们的语言中可知,出生在2000年之后的他们是紧跟时代潮流的,流行语脱口而出,对陌生的传统农具采取调侃的方式进行解读。对一些自己知道的农具,则在功能上弱化了认识,转而使用农具进行其他无关的事情。

家里的两个女孩,出生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现在都在读大学。她们表示,上述十种传统农具,大部分都见过。女孩用如下的话表述了自己对传统农具的认识:“那些年,不就是累嘞。再说的话,就是繁琐。”“虽然现在耕地机,收割机,手扶拖拉机……也繁琐,但机器总要比人工快。”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生产和现代生产的最大不同。在中年人的讲述中,我们还会讨论这个问题。

(二)中年人的“农思泉涌”

相对于青年人描述的寥寥几句,他们的父辈却是站在传统和现代的分水岭上,对传统农具及劳作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外出打工的这对夫妇,女主人44岁,男主人45岁,两人都是小学文化程度。说到传统农具词,两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大部分都不用了,谁还说它呢”。

通过他们的言语,我们可以摸索出传统农具隐退和现代机械取而带之的痕迹。随着道路的疏通和村庄的迁移,“稻场”这样一块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依靠其生存的农具也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成为活在人们言语和记忆中的东西。而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具大多由大田作业进入了“小田”——菜园。在人工逐渐退出大田的过程中,菜园似乎成了人们记忆中传统农具能够栖身的唯一之地。菜园面积小,基本保持在农家自给自足的状态,因而没有必要消耗资金、动用机械,只需人工耕耘就好。

不同农具的不同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显示了传统农耕的精耕细作,也印证了上文青年人口中的“繁琐”。机械化之后,原本繁重的农活开始改变,女性更多的从这些繁琐中解放出来,男性成为操作农机的主力军,家庭的内外分工更加明显,家庭矛盾也有所减少。当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时,男女主人看到了比农耕更好的生计方式,因而选择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成为“离土不离乡”(“即农业劳动力长期或间断地离开土地和耕作劳动,聚居在小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而其户口关系、粮油关系、家庭仍然留在农村。”②)的农民工,实现动力转移。人耕——畜耕——机耕——打工,农具的变革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谋生方法和生活方式。

在家务农的中年人今年50岁,小学三年级没上完就开始了务农的生活,“从前慢”是他对传统农耕的深刻体会,这里不再赘述。

(三)老年人的“平淡如水”

三代人中,老年人几乎与农具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上文提到的犁、耙、耖,整个生产队也就老人家里还完整地保留着。老人家专门有间屋子用来做牛棚。

“那时候,有牛家里就有“三件套”——犁,耙,耖。耙耙旱地,耖耖水田,犁既可以犁水田,又可以犁旱地。现在庄子周围就也就俺们家有,还用着。但秋天打算把牛卖了,不养了。”

老人家并没有更多的话要说。要卖牛,“三件套”也就再无用武之地,年纪大了,许多农事也已经力不从心。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农具在时间和空间地域上的转变正在进行并将持续下去。

(四)传统农具词的隐现

综上所述,传统农具词在老中青三代人中的隐现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传统农具在三代人中的隐现情况

由表2可知,老年人对上述农具词的熟识程度最高,这种熟识不仅表现在对农具名称的深刻记忆上,而且表现在对各种农具的实际使用中。中年人的熟识度紧随老年人之后,但一些农具词的转变已经映射在他们身上,如“耖”。在未与老年人交流之前,“耖”一词始终没有出现在与中年人的对话中,他们熟识“犁”、“耙”等农具词,但却忘记了水田里使用的“耖”,直到老年人提及,才回想起来。此外,许多农具中年人已不再使用,如犁、耙、耖、石磙、连枷。相比老年人和中年人,青年人的熟识度呈“滑坡”状态,农具词在他们面前更加模糊,尤其是“耙”、“耖”这类农具词,极少接触也不再使用、记起。而这种“滑坡”状态又因两种情况而异:从小在乡和从小离乡。从小在乡的青年人现阶段虽不再使用上述大部分农具,但或曾经使用过,或有所耳濡目染,认识浅显却也不失大概;从小离乡的青年人则没有机会去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上述农具,因而大部分农具词及其代表的具体形象在他们那里急速隐退、不复存在。

从农具的使用情况来看,石磙已完全被弃置,该词汇虽仍为人们熟识,但不会主动出现在生活之中;以犁、耙、耖为代表的重型畜力农具正在并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符号象征“犁”、“耙”、“耖”等词也将逐渐隐退、消失;以“连枷”、“谷杷”为代表的轻巧木、竹质农具一部分已经弃用,一部分仍在小范围使用,这类词处于若隐若现的状态;以“刨锄”、“锄头”、“镰刀”、“板锹”为代表的较为实用的农具使用范围缩小、功能及用途也出现一定变化,但其生命力仍很顽强,这类词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变动缓慢。

四、当下农村生活变迁的原因

从传统农具词在三代人中的隐现情况我们可以窥见当代农村生活的变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农村生产方式变革,主要表现在大机器生产取代传统的人力、畜力生产。在机械化时代,传统农具及其词汇逐渐发生转变,正如前人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农具变迁导致传统的农具词汇、传统农业生产用语的使用频率开始减少,甚至有消失的危险。”③而农具的变迁正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真实写照。

其次是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传统的农村里,人口流动性很低,宗族势力和社区的传统规范对农民的生活有很大影晌。相比之下,城市人口有较高的流动性,对外联系较多,便于吸收外部文化和进行经济交流,个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④城市化进程有力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使其不再拘泥于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与外界产生更多的联系,思想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也随着而来。

最后是政府的引导。“三农”问题始终是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农业普查、技术下乡等活动,政府有力引导和支持农民转变观念,掌握科学技术,科学种田;并采取措施,疏导在机械化的带动下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使其向城市及其周边迁移、发展,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工作。

五、结语

通过实地调查,围绕着犁、耙、耖、石磙、连枷、杷、镢、锄、镰、板锹等十大传统农具,本文追述了传统农具的使用和变化。三代人通过自己的言语构建出农具、农村生活的形态和变迁,也让我们看到了老中青三代不同的农具认知:青年人的疏离,中年人的迁移及老年人的不舍。

这一系列变化勾勒出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展现了机械化、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凭借语言的构建功能,农具词由旧到新、农村生产生活由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轨迹得以记录和展现,由此我们将获得更多前进的动力和经验。

最后,在初次调查中,文章侧重于描写和分析传统农具词,而忽视了对现代化农业机械词的探究。期待在后续的调查研究中填补这一缺失。

注释:

①周昕.中国农具通史[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②③马戎.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 代 化[J].中 国 社 会 科 学,1990(4):131~146.

④龚世扬.从牛耕到机耕:一个壮族村屯的农具变迁及其影响[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1]周昕.中国农具通史[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龚世扬.从牛耕到机耕:一个壮族村屯的农具变迁及其影响[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3]张宏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4]马戎.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 代 化[J].中 国 社 会 科 学,1990(4):131~146.

[5]肖怀国,文建萍.我国农具发展史简述[J].农业考古,2012(4): 104~107.

猜你喜欢
三代人农具中年人
劳动者的法宝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三代人的回家路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跨过“中年危机”——陕西中年人群就业状况调查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三代人的高考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