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背景下河北省煤炭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2018-03-22 02:49李忠华张艳东陈菡彬
中国煤炭 2018年2期
关键词:去产能煤炭企业河北省

李忠华 张艳东 陈菡彬

(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河北省唐山市,063009)

按照《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的9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是今后煤炭产业发展的方向。由于全国煤炭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在本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成了首选措施。河北省煤炭产业同样面临严峻形势,再加上京津冀地区的环境压力因素,河北省煤炭产业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1 河北省煤炭产业“去产能”的背景及取得的成果

煤炭产业经历了十年的黄金快速发展期之后,从2012年底进入行业过剩阶段。由于前期投资产能的释放以及行业内部因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无序、过度竞争,煤炭行业普遍出现了严重亏损,河北省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两大煤炭集团也无一例外。

河北省是工业大省,钢铁、煤炭、水泥等支柱行业均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为此,河北省积极开展了大规模的“去产能”措施。

河北省煤炭产业“去产能”的规划是: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保定4市为“基本无煤矿市”,张家口、保定、廊坊3市研究制定钢铁产能全部退出方案。该工作规划的结果就是煤炭产业在上述地区的供给和需求几近全部退出。规划目标为:力争到“十三五”末,唐山、邯郸、邢台3市保留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的40余处骨干煤矿,煤炭产量控制在5000万t/a左右。

2017年,国家下达给河北省“去产能”的任务是:退出煤矿11处、产能753万t/a,而河北省共退出煤矿32处、产能1125万t/a,分别完成国家考核目标的291%、149%,省定目标的246%、119.5%。河北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务院“去产能”工作过程中还首创了煤炭产能置换指标网络竞拍的新方法。

2 河北省煤炭产业“去产能”后仍存在的问题

尽管河北省一直在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关停了一批“僵尸企业”,但是从煤炭企业的存在质量和发展潜力而言,仍存在差距。具体来说,在“去产能”的背景下,河北省煤炭产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1)煤炭产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河北省矿井开采历史悠久,所剩资源有限,和陕西、山西、内蒙古比较起来,明显后劲不足。

(2)煤炭产业发展与环境不和谐。当前经济发展处于中速换挡期,煤炭产业的大规模产能与经济发展环境不和谐;出于环境标准要求,京津冀地区正在进行能源替代,走进“告别煤炭”时代,因此产业发展与能源需求环境也不和谐。

(3)要素转移障碍大,发展短板要素难补。煤炭产业要素包括设备、人员、技术、资金等,从煤炭行业的整体大环境来看,煤炭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政府实施了深度的数量限制措施,也难以达到市场调节的精准平衡。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意味着冗余要素要尽快退出。按照《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员劳动工效达到1300 t/人·a以上。开滦集团目前劳动工效大约为1025 t/人·a,所以仍需进一步减员增效。由于煤炭设备、人员具有一定的产业专用性,所以退出难度较大。

《2017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排行榜》参评企业共406家,在前100名中,河北省参评煤矿得分情况及与第1名的对比情况见表1。从排名分析,河北省煤炭企业在前100名中占了8席,最好的名次是第56名,整体排名不靠前。和第1名得分对比可知,安全得分差距不大,行业前100名煤矿的安全均值为35.87分,河北省8家煤矿的安全均值为35.96,和第1名的36.02分差距很小,体现了河北省煤矿安全性高于业内平均水平。排名分数差距主要体现在绿色和高效上:行业前100名煤矿的生产绿色度指标均值为27.40分,河北省8家煤矿的均值为26.5分,低于平均水平;行业前100名煤矿的高效指标均值为26.51分,河北省8家煤矿的均值为24.2分, 差距较大。

表1 2017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排行榜前100名中河北省煤炭企业得分情况及与第1名对比情况

目前,河北省煤炭企业“去产能”面临着债务偿还、冗员安置等现实问题,资金压力较大;高端关键技术人才难觅,冗余要素退出难、短板要素补齐难,使得河北省煤炭产业后续的转型发展负担重、动能不足。

3 河北省煤炭产业“去产能”后的发展思路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分类引导 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指出,努力推动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到2020年,衰退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转型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3.1 产业发展方向定位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该文件首次界定了全国成熟型资源城市141个,河北省张家口、承德、邢台、邯郸在列;衰退型城市67个,河北省有井陉矿区、下花园区、鹰手营子矿区3个;再生型城市23个,唐山在列。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提出,重点建设神东等14个煤炭基地,并划定了162个国家规划煤炭矿区。冀中基地属于14个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主要由冀中能源集团开发。国家规划矿区有开滦矿区、邯郸矿区、邢台矿区、峰峰矿区、平原矿区,涉及到唐山、邯郸、邢台、廊坊、沧州5市。规划还要求,严格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清洁利用;鼓励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推动煤炭从燃料到燃料和原料并重的转化;提高煤炭洗选比重,加强对煤矸石、矿井水等的综合利用,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减沉开采。

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规划方向分析,河北省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定位于:基于环保的绿色产业发展;基于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实现资源的燃料功能和燃料、原料的双重功能。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煤炭企业的主体平台功能,实现煤炭开采及加工利用的安全、绿色和高效。鉴于新疆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应考虑深度参与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

3.2 河北省内煤炭及相关产业的整合

河北省内煤炭企业已经在2005年进行了邢台和邯郸矿业集团的联合重组,成立金牛能源;2008年金牛能源与峰峰矿业进行联合,组建了冀中能源集团。按照《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涉及煤炭的有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唐山市古冶区;张家口宣化、下花园、怀来;廊坊三河。从规模角度衡量,可以考虑进行省内煤炭企业的联合,冀中能源集团与开滦集团二者成立联合体,在此基础上加入河北省发改委1元特殊股权形式。河北省内煤炭企业及相关产业的整合思路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在省内实现冀中、开滦两大国有煤炭企业的重组,既可以进一步有效“去产能”,又可以实现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产品专业化);第二步,促成煤炭、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的跨界合作战略,实现燃料向燃料、原料并重发展。

3.3 加强产业风险控制

河北省煤炭企业在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时,要认真总结业内已经开展转型的煤炭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河北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再加上环京津的独特地理优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陕煤集团已经在陕南投资了第二个旅游项目,这种模式值得河北省两大煤炭集团借鉴。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能否顺利融资是关键。河北省已经积极探索了“通过煤矿产能置换,卖方关闭落后产能煤矿从而获得部分资金”的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去产能”职工安置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去产能”的积极性。这种做法对于买方来说,可以买到企业扩建所需的产能指标,在实现了互利双赢的同时,对整个煤炭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创新支持作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产能替代方案,值得在全行业推广。

业内其他煤炭集团以及地方政府的做法也值得学习借鉴,例如:兖矿集团通过非主导产业实现证券化融资;山西省政府对七大煤炭集团推出金融支持措施。煤炭企业还可以考虑采用可交换公司债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新型融资方式。

[1] 林火灿.探索煤炭产能置换指标合理定价机制 [N].经济日报,2017-07-14(2)

[2] 周建平.加强分类引导 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J].中国投资,2017(5)

猜你喜欢
去产能煤炭企业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休养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