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滨水活力区段互联网单车的分布与管理研究★

2018-03-22 07:10金雨嘉陈玲丹王盛捷胡庆玮
山西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停靠站嘉兴市单车

金雨嘉 徐 悦 陈玲丹 王盛捷 胡庆玮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1 谈互联网单车的发展现状——以嘉兴市为例

无桩单车,即取车、用车和停车不像传统公共单车一样受地点的限制,而是可以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之下的任意地点停放,满足了用户便利的用车需求。互联网单车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现如今大街小巷都是互联网单车的身影。另外,网约车收费的提高,致使网约车市场由大转小。这些因素的不断叠加,使共享单车的发展迅速进入了黄金时期。如今的市场混乱,再加上互联网单车过于疾速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交通秩序紊乱等不良问题,互联网单车的布局和管理亟待处理。

就目前来看,共享单车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趋势一:饱和市场新车投放逐渐减缓,投资回归理性;

趋势二:政府部门介入,引导互联网单车规范发展;

趋势三:二三线城市扩大发展。

总而言之,嘉兴的网络单车管理在现行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着很大空缺,需要结合嘉兴特定的环境去分析研究,见图1。

2 谈滨水活力区段——以嘉兴市为例

嘉兴市是一座全国文明的水网城市,城市里的各种公共空间都与天然水系交融在一起。目前,除还承担着货物运输的京杭大运河主段外,其余水系已经没有了交通功能,转而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滨水文化体现,但依旧保留着自古的风貌。本文基于嘉兴绿道骑行系统的研究,结合嘉兴滨水活力区段的实地调研,研究分析嘉兴市滨水活力区段的互联网单车的分布与管理,见图2。

3 谈互联网单车在嘉兴市滨水活力区段的分布

3.1 调研地段数据

以嘉兴市环城南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环城西路地区作为嘉兴市滨水活力区段的主要代表,通过实地的了解分析,统计相应区域工作日的人流车流,民意等情况,绘制不同地区城市空间活力程度分布图。以该路线中多个标志建筑为主要测量点,统计出公交车站,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在这些不同区段内的停放点数据,并大致统计出该区域人流量及特别现象,具体数据及分析如表1所示。

3.2 分布特点

3.2.1路段特点

根据不同的路段地形,共享单车的分布数量及分布状态是具有明显不同的。主要体现在:

1)公路规模大小的影响。公路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该片区域人通量,车通量和人流相应的密集程度。当公路规模较大,交通发达地区,共享单车在该地域的停放点除了由共享单车的管理公司所选择的分布点,也相应增加了许多由市民自发停放区域。人流量大即说明该地域交通需求量的增大,市民图求经济方便,将单车停至距离目的地较近地点,单车公司也会为了顾客的考虑将此处地区共享单车数量与普通地区有较大的区别。当公路规模较小时,人流车流不会过大,相应共享单车数量及分布点也会随之减少很多,甚至于出现顾客暂时找不到需求单车的现象。

表1 实地统计部分数据

2)地形的影响。地形的不同在很大一个程度上影响着共享单车的分布特点。平坦舒缓的地形有利于单车的骑行及交通的走向,该地区交通和人流聚集点往往关联密切,这所带来的影响也使该地形下共享单车的数目较为可观。相比较之下,崎岖陡峭的地形,如山地,泥地等地区不适宜于单车的骑行,该地区骑行不仅影响了骑行者的效率,增加了骑行者的困难程度,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共享单车的磨损程度和毁坏几率,直接导致了共享单车运营公司成本费的增加,综上所述,在较为崎岖陡峭地区,运营公司和消费者均不会将该地区作为停车点的首要选择,所以共享单车的分布数量及布点会减少很多。

3.2.2建筑分布

根据地区不同的建筑物特征,共享单车的分布数量及分布状态是具有明显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住宅社区建筑。

住宅社区类型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且周围交通环境规划基本完善。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往往会选择在住宅社区的主入口处和附近公交车与公共自行车停放处投放共享单车停放点,并在适当时段内由工作人员进行规整修缮。这样的停放既方便了居民出入住宅社区时易于找到单车,也规范了单车停放的地点。在住宅社区居民方面,选择单车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图方便快捷。根据大量的数据调查,在使用完单车后,居民们大多会选择直接将其停放到自己居住的住宅下,虽然这样方便了居民自己的出行,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了共享单车的停放“乱”的现象,导致社区中单车停放杂乱,出现占用公共过道等一系列问题。

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类型中包括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等场所,这些场所均具有人流量密集,人员种类繁杂,交通发达等特点。对于这种建筑群,运营公司选择在出入口投放停车点,并在停车点数量和单车数量上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建筑类型有一个大的跨步。在建筑群内部,这些单车往往是被建筑内部工作人员限制区域停放的,因此使用者在停放单车时会优先选择建筑区主出入口的停放点,极大的规范了单车的停车区间问题。减少了停车乱,停车杂等不良现象。

3.2.3单车现存问题

根据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分析,总结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乱停乱放现象。

监管体制尚不够全面成熟、城市道路资源有限、个别单车用户素质不高,为了自身的便捷无视公共利益,随意乱停互联网单车,霸占人行道停车和使用单车上路后违反交通规则,严重影响了市容、妨碍市民正常的交通出行。还存在停放在绿植区,盲道或者公共人行道等现象。共享单车没有固定的停放点,有许多的停放点为市民自发组织停放,无法实现所有的单车点都可具备专门人员管理,检查和保养。

2)“单车私有化”现象和恶意破坏单车。

共享单车实行至今,出现许多市民将单车上私锁,暴力破坏原有单车锁,将单车随意扔至垃圾场,湖中等区域。

3)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互联网单车用户与单车属于租赁关系,共享单车尚不成熟的监督运营模式没有足够的能力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用户使用互联网单车时,如果因为共享单车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受到损失,法律责任必须由企业来承担。

4 互联网单车运营管理对策及建议

4.1 合理规划停靠站点

随停随靠是互联网单车的优点,同时也成为了管理上的痛点。

首先结合公共自行车的有形的“桩”化为互联网单车无形的“桩”,在站点划分形式上,可采用色带的形式进行划分。不同场所,根据出入的人流量大小,设置相应划分色带的区域大小,在色带上设置图案,从而引导公民正确有序的停放互联网单车。

其次,根据道路周围人口出入密度,对互联网单车进行“百米设点”。“百米设点”指在相邻两站点间隔100 m~200 m左右范围内,根据调研所得道路周围人口出入密度实际情况合理设点。“百米设点”区别于公共自行车的停靠站点,大大缩短了停放位置距离目的地的路程,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

4.2 进一步优化设计停靠站点

如果说,合理规划停靠站点解决了当前互联网单车乱停乱放造成的“市容殇”问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大胆设想,将互联网单车成为城市移动的“风景线”。

结合道路周边景观绿化设置停靠站点,并融合当地城市的文化特点,对停靠站点进行设计,展现城市独有的城市风貌。停靠站点可以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对本土建筑艺术形式的再创造等途径进行设计,塑造和谐的城市特色,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中国(见图3,图4)。

4.3 互联网管理配套跟进

通过互联网,需要企业对互联网单车进行规范化管理。

将GPS定位精确化,划定互联网单车的禁止停放区域,设置奖惩机制。如:在禁停区域停车将无法还车或退还押金,在规定区间停车进行奖赏等。

自动化推荐用户最近的停靠站点,引导市民有序停放车辆。区别于公共自行车停靠点不易被发现的特点,互联网单车可以通过优化管理设施,为用户推荐最近的停靠站点的位置,使得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车辆的骑行租借。

4.4 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政府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市骑行道、林荫道等慢行系统,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避免互联网单车在路权上对公共交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性。

[1] 张子轩,吴 蔚.共享单车的现状、问题以及其发展对策建议[J].广角现代商业,2017(15):162-163.

[2] 沈 商,王德海.以嘉兴市为例谈基于绿道的城市骑行交通系统发展[J].山西建筑,2015,41(30):36-37.

[3] 李敏莲.共享单车市场调研与分析[J].财经界,2017(3):19-20.

[4] 共享单车步入平稳增长期[N].人民日报,2017-12-29.

[5] 共享单车如何便民不扰民[N].人民日报,2017-1-25.

猜你喜欢
停靠站嘉兴市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飞吧,单车
寒假像一列火车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公交停靠站设置形式对路段交通运行状态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