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纸牌屋”,一冷一热玩“权游”

2018-03-22 04:17陈文
环球时报 2018-03-22
关键词:纸牌屋纸牌英美

本报特约记者 陈文

以总统、首相或王室等为主要人物的政治剧一直是英美影视圈的热门题材。为人熟知的美剧《纸牌屋》系列可以说是美国政治惊悚剧的代表,而鲜为人知的是它翻拍自英国广播公司(BBC)1990年至1995年开播的3季同名电视剧。然而在英国大受欢迎、常年重播的情况下,出品美版《纸牌屋》的网飞(Netflix)近日却宣布可能下架英版,不少人猜测是由于美国观众对英美“冰”与“火”的不同拍摄风格产生观感上的落差。这个系列也生动地折射出英美政治剧的异同:同样以政治斗争为核心内容,但美剧更商业化、戏剧化,可谓“怎么跌宕怎么来”;英剧虽表面波澜不惊,短小精悍,但其中暗含许多讽刺性的黑色幽默。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大概是世界上最喜欢拍摄总统相关影视剧的国家。其中如华盛顿、林肯、肯尼迪、尼克松等总统是美国制片厂最青睐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们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其中既有偏史诗的传记片,也有偏戏说的剧情片,更不乏完全虚构的科幻片。

美国HBO电视台讲述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约翰·亚当斯》曾帮其在艾美奖上拿到13个奖项,包括最佳男主角。美国历史频道拍摄的《刺杀肯尼迪》和《刺杀林肯》,则用惊悚剧模式再现历史。另一方面,也有如NBC电视台播放的《白宫风云》。这部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剧巅峰的剧集,主要讲述虚构的“巴特勒”总统(图一)和他的幕僚在美国联邦政府执政的故事,该剧共获得26项艾美奖,被誉为美国政治的百科全书,“巴特勒”也成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理想总统。这些剧集虽有虚构情节甚至人物,但均聚焦于“总统”角色展开正剧式的剧情。如《独立日》《2012》等电影,虽然美国总统并非主角,但他们完全成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英雄角色。

有些影视剧则通过拿总统“寻开心”让其无限娱乐化。女演员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6次获艾美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的《副总统》,就是将整个华盛顿特区的政治斗争变成笑料。剧集《恐怖大师》中,编剧创造了一个“华盛顿食人族”的故事,称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染上“吃人”恶癖。在《食脑外星人》中,整个华盛顿高层的脑子都被外星人吃掉,包括美国总统。同样,小众电影《吸血鬼猎人林肯》也将美国南北战争和科幻挂钩,这位著名总统也变成能“手撕鬼怪”的格斗高手。

实际上,像《纸牌屋》这样直接把主角总统塑造成狠角色的美剧并不多见,多数还是以正面或中立、矛盾的形象出现。相比之下,在英国除了丘吉尔(如最新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至暗时刻》),很少有电影人给“首相”好脸色。正如大家对英国人的普遍印象,英国电影人也最为擅长拍摄充满黑色幽默的政治题材影视剧。

英剧《是,大臣》塑造了主角“哈克”(图二)在同僚的操纵下,成为首相后的生活,整部剧集充满对英国政客的嘲讽。该剧在1980年一经播出后广受好评,甚至“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都是它的铁杆剧迷。

在英剧《黑镜》中的一段剧情中,按照绑匪的要求,首相必须与猪公开“交配”,皇室公主才能被释放。当公主的“假手指”被送到电视台时,在78%的群众呼声中,首相最终牺牲自己的形象满足了绑匪的要求。虽然这种荒谬的剧情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这部黑色喜剧承载了主创对英国政治文化和社交媒体舆论的深刻反思。

基于不同的政治体系背景,美国总统题材剧会更多聚焦竞选过程、媒体影响、政治博弈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过程,如美剧《丑闻》几乎成为一部美国政治文化界的“危机公关手册”,剧中的总统凭借女主角高超的危机公关和舆论把控能力,一次次化险为夷。

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政治剧则经常将重点放在议会博弈、政客体制与文官体制的冲突,影射英国官僚体系的弊端和黑幕。在英剧《幕后危机》中,以“手提摄影”的拍摄方式再现英国官僚系统的“鸡飞狗跳”,既为观众制造笑料,也对英国议会进行绝佳讽刺。▲

猜你喜欢
纸牌屋纸牌英美
纸牌塔的无限可能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立在纸牌上的水杯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