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的形式主义

2018-03-22 04:58何霞萍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环节素养

何霞萍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的指引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幼儿园都在纷纷优化一日生活环节,各种“创新”层出不穷,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比如進餐和吃点心。有的幼儿园为了凸显“自由、自主和个别化”,不管条件是否允许,每周或每两周安排一次自助餐,孩子们看上去像过节一样快乐;有的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对进餐感兴趣”,甚至把角色游戏引入进餐环节,让值日生扮演卖菜人,其他孩子扮演买菜人,孩子们很难区分是游戏还是进餐;有的幼儿园把点心放置在“点心吧”或“休闲吧”,幼儿可以在游戏时自主选择吃点心时间,孩子们只能一心两用……

进食是人本能的生理需要,是伴随每一天的生活行为,有必要挖空心思地想出这么多创新的办法吗?在鼓励自主、追求趣味性的同时,是否把心理学、卫生学的原理抛至脑后了?从孩子所谓的快乐的表现来看,我们不免心生担忧:幼儿的日常生活都需要这样高强度的外在刺激,将来会不会变本加厉依赖更大的刺激?“优化”的本意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增加了教师的管理负担,比如吃点心时不知道幼儿是否洗手了,哪些幼儿吃了哪些幼儿没吃,每个吃了多少,等等。

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采用了这样的“创新”形式后,是否就能确保进餐环节得到“优化”了呢?如果,教师仍是不断地提醒、催促,比如“我看看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快”“吃快点,大口大口吃”“还想玩吗?你们几个最磨蹭,每次都吃到最后”;如果,教师仍是通过物质奖励来规范孩子的进餐行为,比如“某某快吃完了,老师最喜欢他了,等会发他一张贴纸”;如果,教师仍是采用说教的方式不断强调进餐规则,比如“米粒、菜汤尽量不要掉到桌上、地上,骨头放到中间的盘子里”,那么自我管理意识和良好进餐习惯还是无法形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们是否顾此失彼了呢?

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均蕴含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挖掘这些生活环节的价值,真正实现“在生活中教育”的目标,而不是单纯在形式上翻新,这才是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

最近,网上在传播一个有关日本小学生进餐的视频,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日本学校的饮食教育和饮食文化。这个视频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吃饭前,孩子们(低年级学生)会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值班,帮助食堂工作人员为同学们打饭;在用餐前和用餐后,孩子们都会双手合十,对他人和食物表达感恩之心;进餐时,孩子们都会吃完饭菜和牛奶,一点都不剩食物;吃完后,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收拾餐具和刷牙……值日生都无需教师提醒和指挥,有的负责叠托盘,有的负责拎水桶,有的负责收碗,有的负责擦桌子和地面,有的负责把牛奶瓶、瓶盖、纸片等作为回收资源分类放好。视频中,孩子们自信的笑容、满足的表情、稳定的情绪、训练有素的动作、独立互助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生活能力不就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期待的吗?这些学习内容不就属于“六大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素养吗?比如,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保护牙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整理自己的物品),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熟练地用勺子、筷子吃饭,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关心尊重他人(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遵守规则,节约粮食,具有环保意识),等等。所有这些不仅可给予孩子生活的便利,而且可让孩子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当然,孩子的这些生活能力和“自主发展”素养绝非一目之功,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如果我们真“以幼儿发展为本”,为幼儿将来快乐自信地生活做准备,就应该这样来组织幼儿的进餐环节。

我们常常一不小心就为了形式而形式了,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总是忙着“优化”,以至于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我们是否一直在为那些并非最重要的“得到”而喜不自禁,却对那些更为重要的“失去”而浑然不觉?我们是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是否不自觉地进入了“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怪圈?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曾说,“幼儿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也就是‘科学、务实、精准的教育,我们要力戒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力戒浮躁、盲目追求效率的急功近利倾向”。被形式主义捆绑的生活需要被解放,一个自由、平等、充满信任和尊重并有规则的环境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逐渐拥有强大的心理能力,他们快乐、自信,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环节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形式主义的标准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如果上级不官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