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中西方媒体对中国“剩女”现象的报道与态度

2018-03-22 10:18许王英
祖国 2018年2期
关键词:剩女议程现象

许王英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传统伦理现象在现代城市中也受到一定冲击。近十年来,“剩女”这一概念进入大众的视野,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舆论热点。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中西方媒体对中国“剩女”现象的报道与态度。

一、“剩女”的出现与再思考

“剩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网络上,而它正式进入社会语言体系是在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剩女”是新词之一,它是指那些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未婚女性,她们一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同时有较高的择偶要求而被“剩下”的一个女性群体。随着该话题的不断发酵,“剩女”这一现象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国外的广泛关注,将其音译为“shengnu”或译为“leftover women”。

而在实际情况中,根据瓦莱丽·赫德森(Valerie M. Hudson)和安德烈亚·博尔(Andrea M. den Boer)在2004年出版的 《光棍: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 (Bare Branches: The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Asia's Surplus Male Population)一书中指出,到2020年,光棍将占到年轻的成年男性人口的12%至15%。不难发现,“剩男”的概率比“剩女”的概率大的多。陈友华,吕程(2011)也根据1995、2000与2005年的中国女性过剩的规模和结构进行了估算,认为目前中国女性过剩实属伪命题,女性在各组年龄组及教育程度下都基本处于短缺状态。另外,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5-29岁与30-34岁人口中男女人口比重,见表1,我们可以发现男性人口占比均高于女性人口。

同年龄女性人口偏少理应让她们在婚恋市场中占据上风。然而,在社会中,适龄未婚女性这个群体被夸大强调。“剩女”更像是眼球经济和消费社会下建构并催生的概念。而婚姻本身并非单一的性别行为,“剩男”和“剩女”是相对的概念。如果只考察女性未婚者,则容易被数据误导而造成对事实的扭曲。

对于产生“剩女”现象的原因,从婚配的角度,诸多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妇女生育率持续下降与80年代以来妇女生育率的出生性别比的不断攀升,对21世纪中国男性婚姻挤压以及由此引发的择偶困难的忧虑。也有学者认为,婚姻的“梯度理论”也是影响因素,男性倾向于找年龄比自己小,文化程度比自己低的女性。而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攀升,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越来越小。另外,有學者提出“婚姻同质”理论,即在婚配的过程中寻求门当户对。而从传播的角度,媒体传播对“剩女”这一社会舆论热点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17年8月29日新华社发布文章《七夕调查职场男女“剩”哪家?技术男财务女最多》,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剩”的现象,不再是仅仅从女性的角度,而是将男女都设置进调查对象中,叙述内容相对较客观:

七夕期间,某大型招聘网站发布《2017中国职场人情感现状大调查》,结果显示,“技术男”和“财务女”单身最多。受访白领认为交友方式较为单一,工作场合是认识异性主要渠道。68.73%的人不排斥相亲。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键理论之一,其中心是社会公众是怎样形成舆论的。新闻媒介对形成公众意见的焦点施加影响就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影响效果的因素分为两部分:媒介和受众。媒介方面有:媒介的类型、新闻工作人员的价值观、报道时间的长短等;受众方面有:受众本人的兴趣、爱好、人际交流等因素。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对“剩女”这一议程设置的变化对公众意见焦点所带来的影响。2007年开始,媒体对“剩女”现象的持续报道,主流媒体的大量转发,使得“剩女”现象俨然成为一种舆论热点。早期,新闻媒体将“剩女”纳入议程时,媒体影响下的社会舆论倾向于鼓励女性回归家庭,尽早结婚,这是新闻工作者所带来的价值导向。而在女性思想和地位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尽管接受过高等教育,受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未婚女性陷入了焦虑。“剩女”的舆论压力同样来自家庭,父母姑姨的传统观念似乎突然觉醒,认为女性只有结婚才是完整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言论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这些女性因为担心嫁不出去,婚配时在个人和经济方面做大幅让步。这种压力也会一直延续到婚后,她们担心离了婚就“贬值”了,这种焦虑正是新闻媒介对“剩女”现象的夸大、长期报道以及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所带来的。

到后期,从新闻媒介对“剩女”态度从负面到客观,使用“剩女”一词时开始为其加上引号,以及之后发布性歧视类禁用词等方面可以看出,媒体对“剩女”议程设置的改变,以及新闻工作者在价值导向上开始鼓励追求现代女性的权利,这样持续的报道再一次影响了公众对“剩女”现象的焦点,舆论导向发生改变。可见,议程设置对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二、西方媒体对中国“剩女”现象的报道与态度——以BBC、New York Times为例

相比较于国内媒体从2007开始对“剩女”的广泛关注并形成舆论热点,西方媒体对中国“剩女”现象的关注开始于2013年左右。在2013年2月21日BBC的一篇题目为《中国27岁未婚女性成“剩女” 》 (China's 'leftover women',unmarried at 27)的文章中描述了中国“剩女”现象讽刺的一面:黄媛媛(名字为音译)在北京的广播新闻间加班,明天她就29岁了,对此她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太可怕了,我又老了一岁,我很紧张。”问其原因,她说:“我单身,没有男朋友,对结婚感到很大的压力。”黄媛媛是一个自信、收入高、品貌兼优的年轻女性,有自己的房子,本科毕业于中国一流高校,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但是,如今像她一样“单身”“城市”“高学历”这样的字眼叠加在一起的女性在中国被称为“剩女”,在中国社会的舆论压力中很受伤。

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媒体掀起的“剩女”社会舆论热点,是政府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的全方位努力的措施之一。2013年4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拒绝“剩女”标签》(Rejecting the 'Leftover Women' Label)的文章,文中写道:根据官方的新闻报道,中国30岁以下的男性比女性多出了约2000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许多父母重男轻女从而进行选择性别的流产。那么,为什么“剩女”现象会成为舆论热点呢?难道不应该是绝望的男性竞相追逐适龄的未婚女性吗?

2016年4月8日,BBC網站一篇名为《中国“剩女”广告的爆红》(Emotional advert about China's 'leftover women' goes viral)的报道中,介绍了一部由日本护肤品牌SKII制作的四分钟视频,介绍了被标签为“剩女”的女性在中国承受的社会舆论压力。视频记录了一些单身女性催人泪下的心声和她们因单身遇到的一些困扰。视频中有人说:“在中国这个社会,一定要结婚,那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剩女:中国性别不平等死灰复燃》(Leftover Women: The Resurg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in China)的作者洪理达称,单身女性目前处在一个“转折点”,很多女性开始拥抱单身的生活方式并反抗社会用“剩女”这一标签对女性带来的“污名”。她告诉BBC,“这些被迫使结婚群体是坚强、自信的年轻女性。今天的中国女性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她们开始越来越抗拒婚姻。”洪理达女士在视频里作为一个咨询的身份出现,并称该视频最有影响力的一点在于对中国女性的“真实现状”的描述。

在关于中国“剩女”现象国外的媒体报道中,常能看到洪理达(Leta Hong Fincher)的身影。在该领域,洪理达显然是一位“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信息传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在所有群体中都存在,总体而言,意见领袖与他们所处的阶层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识在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上略微高出。意见领袖更关注媒体中关于意见领袖地位的话题。与非意见领袖相比,他们信息更加灵通,更加活跃。

三、中西方媒体对“剩女”现象的态度对比

在“剩女”的传播过程中,国内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媒介对“剩女”的价值观从“女性只有结婚才完整”到鼓励追求现代女性的权利,传播是一个转变的过程,而西方媒体在报道中议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认为“剩女”这样的称呼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对“剩女”报道的态度,中方媒体有一个从负面到正面的转变过程,而西方对女性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BBC的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人选择不婚》(Why people arent getting married in china)的报道中说道,中国出现的结婚率下降,初婚年龄推迟是全球共同存在的一种趋势。美国、大多数经济合作和贸易组织(OECD)成员国、日本都在最近几年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中国部分地区如香港、台湾也是如此,相比于中国大陆初婚年龄明显推迟。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初婚年龄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日本平均初婚年龄来看,男性为31.1岁,女性为29.4岁,均与上一年相同。另据统计局2015年的数据,2014年挪威人的平均初婚年龄创新高,男性为34.3岁,女性为31.6岁。在1974年,挪威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25.3岁和22.8岁。在欧美,男女初婚年龄在28岁,甚至30岁之后都很普遍。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5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34省份地区初婚年龄都在27岁左右。而在经济高发展水平的地区初婚年龄更迟。据咨询公司欧睿汇编的政府统计数据,在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经达到30岁,高于2011年的27岁。面对初婚年龄推迟,个人主义较明显的西方国家对此的包容度远高于中国,在面对初婚年龄推迟的现象时,并未如中国媒体那样用所谓“剩女”这样的侮辱性词汇来评价。在西方的观念里,结婚不是必选项,结婚时间早晚只是一种选择,没那么急切。而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女性只有结婚才完整,而媒体对这一点夸大传播,并创造了“剩女”这样的字眼,使其成为舆论热点。

男女初婚年龄推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社会初婚年龄推迟都普遍存在。男女受教育的时间都在延长,而教育对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女性读完硕士博士,二十七八岁走出校园,自然会推迟初婚年龄。不同于西方的包容性,中国社会将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女性冠以“剩女”的称号。国人对“适婚年龄”的认知依然固守传统的尺度,这是文化观念变迁滞后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

近十年来,国内媒体对“剩女”现象的报道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从负面到客观的过程,继而开始鼓励女性追求现代女性的权利。而作为初婚年龄早已推迟的西方国家认为,高龄未婚是高学历、高收入带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产物,对女性是加分项,不会将高学历高龄未婚女性划分到“剩”的一类。而中国公众现在对女性的初婚年龄延迟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陈友华,吕程.剩女:一个构建失实的伪命题[J].学海,2011,(02).[2]张洪忠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10).

[3]王鹏,吴愈晓.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J].社会,2013,(03).

[4]日媒:日本人口连续十年减少?少子化趋势或加剧[N].人民网,2017-06-05.

[5]挪威育龄妇女生育率连续6年下降[N].人民网,2017-03-

03.

[6]2015年国人婚恋调查:七年之痒变五年[N].人民网,2016-1-11.

[7]李婕,甄艺博.“单身经济”带来商家大生意[N].人民网,2017-9-8.

[8]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0,(10).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剩女议程现象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猜谜语
会面议程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