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研究

2018-03-22 12:54陈华杰杨洋
魅力中国 2018年41期
关键词:习近平

陈华杰 杨洋

摘要:当今世界,中西方的交锋越来越集中在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领域。我国传统文化仍受到现代科技与观念的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兴未艾,我国社会亟待强有力的文化观领导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的文献资料进行本文分析与对照研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工作期间的实践精神,对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进行脉络分析与直观把握。

关键词:习近平;和核心;中华文化观

习近平总书记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指的是一种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其民族文化进行的以“和”文化为核心的高度抽象和深刻总结理解与认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文化观渊源于何处,有着怎么样的内容,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我们要用什么方式建设怎样的精神文明,用什么样的立场发展怎样的时代文化,这对于刚刚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征程的我国来说,具有十分现实而迫切的重大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和考察调研,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立场和文化理解出发,对其文化观从内容、特质、关系及发展四个方面进行探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高度抽象深刻理解“和”文化,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

一、和而不同的文化内容

1.根本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红色革命文化。

中华民族之文化历经朝代变化却始终保持在大致的稳状基态,近现代革命时期经历巨变,文化发展猛烈震荡,直接革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结合实际国情,作出的生死选择,以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方式和踏实的态度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五四精神”、敢为人先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 实事求是依靠人民的井冈山精神、艰苦卓绝奋斗不息的长征精神、敢于斗争图强自律的西柏坡精神等,构成了中华民族在近代革命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

革命文化一方面是“和”,汲取着过往历史的经验教训,扎根生长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应和润浸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生发成长为振奋人心焕然一新的革命果实。另一方面是“不同”,被资本主义的铜臭金黄包围着的革命文化,焕发着与众不同的赤红颜色;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苏联老大哥的枪炮血红,以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革命理论革命方式彰显着令人振奋的中国红。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红色革命文化为当时的中华文化塑造了崭新文化风貌,成为了当下习近平总书记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的根本指导。

2.承前启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兴衰起伏,中华文化是唯一一个有史可考历经五千年上下且能长久保持连续统一的文化样态而持存的文化。不同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称霸世界,不同于中世纪用神学与信仰攫取人心,不同于罗马靠律法体系来管理社会,中华民族千年以降得以延存全在于其内在的精神文化。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长久以来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表象,塑造了各异的社会风貌与精神状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观念是中华民族这一特定族群对于自然、社会、个体,状态和关系深刻思考后给出的高度抽象的答案。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所有理念与思想都是在“和”的影响下生发出来。儒家之“和”作为天地至理的终极状态出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家之“和”是对宇宙人生终极追问最佳描述,《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儒道二家共同经典的《周易》在《乾·彖》中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保合太和”的状态正是不同学派对于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理想状态的共同向往。

对自然社会个体的“和”性思考,赋予了中华文化能够扬弃自身自我发展的能力,它能够自我否定,积极吸收,融合自恰,在一次次的涅槃之后,总能焕然一新再次生发,这就是它与世界其他文化根本的“不同”。它自己继承了自己的过往优秀成果,自己开启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当今世界,我国优秀传统的“和”文化正在越来越瞩目地展现出自己的另外一个“不同”,即它始终通过一种非排他性方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它不以独一性的宗教诉求为借口,不以侵略性的资源扩张为掩盖,不以强权性的政治意图为目的,真正有着视天下为一国,视万民如我民的地球命运共同体的忧戚意识。

3.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过各异的想象与演绎,但真正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政治实践被实现出来且能留存至今的寥寥无几,而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上的新篇章。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当下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方面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故鼎新”。它表现为对传统文化旧糟粕的抛弃和对优秀精华的创造性转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对我国红色革命文化的继往开来。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的大部分凝聚着特定精神,承载着相应的历史内容,需要我们本身去怀缅铭记并不断地常忆常新;还有一些部分所依赖的文化载体和表达方式可能在新时代发生改变,但其中的精神内质既不过时且效力卓然,这就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寻找适合的载体或者新的表现形式,将这些精神文化传承继续,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

二、贵和尚中的文化特质

文化内容随时代变迁而不同,文化风貌因不同境遇而多样,但能让一种文化历久弥新的,便是其稟赋的文化特质。

1.实干方法论:自强奋进之健行。

习近平总书记总是频出“奋斗”金语,鼓励人民自强奋进。2015年在浙江调研时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2016年G20峰会时寄语“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2017年新年贺词中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辟论述,2018年两会学习时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都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的重视。

自强奋进的健行实干方法论从古到今始终浸润在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上古神话传说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即使充斥着宗教性的原始崇拜,也不掩其闪耀的健行之光。洪水滔天时大禹不俯首求方舟,全在三过家门不入之治;黑暗无光时燧人氏取火有道不至于偷,全在钻燧双手坚持不懈之功;高山阻路时愚公没有畏难避险,全在子孙无穷移山之志。

《易传·象卦上·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天道运行健行不止,恒常不息,君子应该模仿天道运行,自立自强,不停奋斗。革命时期有以艰苦奋斗为典型的南泥湾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自力更生的大庆精神,再到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进取的强调和重视等,中华文化观中自强奋进的健行特质不胜枚举,不求、不等、不惧,这样的健行实干方法论实是世界民族之林所少见。

2.道德价值论:博厚载物之仁德。

近现代以我国来受西方资本主义冲击,科学技术层面的落后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失信。旧价值观念的缺席失位,新社会道德的方兴未艾,使得我国当前社会精神文明略显力不从心。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非常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易传·象卦上·坤》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象地,意指大地博厚仁慈,滋养万物,君子应该效法大地,仁德宽厚,胸怀广博,包容万物。这种道德要求体现在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对当今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政治上,帝王的德行直接关乎到朝代的稳定与更替,以德配天的谶纬学说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础;在经济上,“义先利后”的先贤箴言直接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基于对社会的义利价值比较形成了“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在社会上,小人、君子、圣贤,根据德性品质而对个体进行社会评判是常态,地方基层治理依赖的便是德高望重的乡贤。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时对青年学生的期盼首先在德:“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是做人的根基,博厚载物的仁德道德价值论,是中华民族对于族群文明社会风貌的根本思考,是对个体内心精神生活的内容充实,是对意识形态把握民心向背的合理论证。

3.知行实践论:庸常协调之中和。

庸常协调的中和知行实践论是习近平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验的独特保证。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就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党的十八大时,他以战略目标和干在实处为例,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并指出其中的中国智慧。

《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与“庸”作为修身做人的最高道理,一直是被古人所推崇的处世方法与行事准则。它要求人们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执中协同,这并非去其两端取其中值的简单折中,也非甘于平庸自我安慰的借口,是在对事物有着充分把握之后求其状态的恰如其分。它并不曲高和寡亦非奇巧诡谲,暗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经实践才能把握,实际上就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论。

伟大思想唯当与现实世界发生真实交互时才会产生宏伟的力量。文化若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人们自身无法从中受益,甚至会流为混世智慧;生活实践若没有认识指导,或如无头苍蝇毫无成果,或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或误入歧途物极必反,无法达到人们所希望的结果。唯有将正确合理的认识和踏实肯干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事物的运行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自强奋进的健行实干方法论,奠基了贵和尚中的文化特质的坚实基础;厚薄载物的仁德道德价值论构成了贵和尚中的文化特质的主体躯干;庸常协调的中和知行实践论是贵和尚中文化特质的品质保障。

三、和光同尘的文化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充分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非排他性质,结合我国国情与国际形势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和光同尘”的文化关系。“和光同尘”语出《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态度。它实际上对文化主体有三重要求。

一是要求解决矛盾的能力。世界许多地区仍在经济、政治、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尖锐矛盾,需要有柔和巧妙的方法和跳出樊笼的思路。我国在面临国际纷争时,“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一切挑战,并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

二是需要一视同仁的平和心态。国家有强弱,文化无高低。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无论已有的经验还是高深的哲理都证明着,唯有拥有一视同仁、平等互助的平和心态,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世界纷争。

三是有心怀天下的胸襟。地球的资源与空间有限,难以承载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与野心,局限于浅利小利只会同伤共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既超越了零和博弈的囚徒困境,也描绘了人类发展的美好蓝图。

四、和实生物的文化发展

和实生物语出《国语·郑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指唯有和谐才能滋润生发万物,事物同一则无法发展。中华文化的每一个阶段,无不遵循着这一原则。当今时代则集中体现于我国当下急切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第一,这是当前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阶段。过去我国稳固而有效的话语体系能够从上至下将整个社会高度统一贯通,在鸦片战争后从解释效力上被摧毁,至今尚未恢复,而当前的文化发展正需要重新建立类似的话语体系。

第二,现在正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最佳时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物质财富的阶段性的变化,必然带动着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而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发声发力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条件氛围。

第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既符合人们群众的广大需求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资本主义的后现代时期,许多弊端与历史遗留在旧框架之下难以解决,而习近平总书记以“和”为核心的中华文化观面对当今世界局势,能提供更有效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4]施保国.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观的重大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6-12(07).

[5]王希坤.“和”文化和中国智慧[N].学习时报,2017-12-11(004).

[6]夏兴有.习近平的文化观[N].吉林党校报,2015-08-30(002).

[7]吴桂韩.习近平文化观的多维性特征[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4:5-10.

[8]余卫国.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01:1-9.

作者简介:

1.陈华杰,男,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科研科科长、高级讲师。

2.杨洋,男,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科研助。

項目来源:本文为2018年度杭州市余杭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课题编号:Yhsk18C21。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