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校校运会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03-23 19:28程佑坤李雪婷
运动精品 2018年3期
关键词:忻州校运会山西省

程佑坤 李雪婷

(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高校校运会作为高校体育组成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效果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21世纪后,高校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化,系统化。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运动会。本文通过对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开展现状,举办目的,影响校运会的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下,明确学校体育工作应以何种方式担负起其相应的责任。分析高校校运会是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了解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开展现状,分析其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找到促进校运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高等学校校运会为研究总样本。选取其中的6所高校: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晋中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传媒学院。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山西省高校校运会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忻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了大量与高校校运会有关的书籍和期刊。并通过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和互联网检索,搜集了大量的电子资料。同时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本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选取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开展校运会,向其余5个高校分别发放问卷30份,太原理工大学发放了31份,共发放了151份。问卷实际收回151份问卷,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9.2%(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情况

2.2.3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问卷数据、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整理,处理并分析数据信息,然后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2.4 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中的各级指标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并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访谈结果,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研究对象现状进行比较,判断,归纳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以确保结论的有效性,客观性,准确性。

2.2.5 访谈法

根据访谈提纲对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以及晋中体育系学生进行了访谈,就其学校校运会的举办规模,中心目的,开展的项目情况,奖惩制度,存在的优缺点,以及今后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了提问,并得到充分全面的回答。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开展情况

高校校运会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内竞赛活动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校运会在发展竞技能力,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1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举办情况

高校校运会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校运会的举办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校体育工作的好坏。

表2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举办情况

由表2中可知:被调查的 6 所山西省高校中,5所高校举办以田径运动为主的校运会,唯有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开展以田径为主的高校校运会。通过访谈了解到忻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以为护理以及医学系为主,在校学生以女生居多,因此学校根据这一客观情况开展了健美操比赛,舞蹈大赛等文体活动。

3.1.2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开展次数及持续时间

表3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举办次数统计

由表3可知:所调查的6所高校中,每年举办一场校运会的院校有5所,占总体的83.3%,另一所高校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开展校运会。因此证明山西省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普及程度很高,校运会是非常普遍的校园文体活动。

另外根据各高校的竞赛规程以及访谈得知,在所调查的6所高校中山西大学、山西传媒学院举办的是秋季校运会,太原理工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晋中学院举办的是春季运动会,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健美操比赛同样在春季举办。春、秋两季山西省气候相对平和,因此比较适合开展体育活动。

表4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持续时间统计

由竞赛规程以及访谈可得,校运会持续时间为二天的有2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40%;持续时间为2.5到3天的有3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60%。校运会的持续时间是由比赛项目以及组织形式等因素决定的。2-3天的持续时间在很好完成比赛项目的同时也不会使比赛过于紧张,是大多数学校选择的合理时间。

在所调查院校中83.4%都开展了每年一次的校运会,举办时间都集中在春秋两季,持续时间为2-3天。

3.1.3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组织形式的研究

校运会的组织形式服务于校运会的举办目的,属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内容,主要包含人员组织、项目组织、校运会的结构等几个方面。

3.1.3.1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人员参与形式

通过访谈得知,在所调查的5所高校中,校运会比赛项目的参与者集中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工作,几乎没有大四学生再参加校动会。但是部分院系为了拿成绩还是会让个别运动成绩优秀的大四学生参加。

根据各高校竞赛规程以及访谈可知所调查的所有高校中都是将教师项目与学生项目分开进行。

3.1.3.2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结构的研究

表5 高校校运会结构的调查统计

由调查问卷可知,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校运会都包含开幕式、比赛内容、闭幕式、颁奖仪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很好的完成了校运会各方面的任务。

3.1.3.3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策划,组织,实施形式的研究

通过访谈得知,高校校运会的组织实施基本一致,基本步骤包括:下达校运会举办通知,制定详细的竞赛规程,组织各院系的报名工作(各院系各个项目的名额,分发号码薄,各院系上报学生名单),下发校运会秩序册,然后按计划实施。因此可以看出具体的比赛准备工作都是由各个院系自行组织,学校不负责对各院系的准备工作的指导。

3.1.4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项目设置的研究

关于高校校运会项目设置,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在传统田径项目的基础上更多地加入娱乐游戏的元素,使校运会多元化、综合化、趣味化。

表6 各高校校运会开展项目类型统计

根据竞赛规程及问卷调查可知,目前山西省高等院校校运会项目的设置还是田径项目一家独大,其他运动项目门类和数量少。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传媒学院校运会只有田径项目。各高校的表演类项目也都是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并且多以健美操和武术表演为主。

通过竞赛规程以及访谈以及竞赛规程得知在校运会田径项目设置上,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跳高、跳远和铅球是被调查学校中开展率比较高的,这些项目都是比较传统的竞技项目。晋中学院还开展了单人跳绳和单人踢毽子比赛。在集体类娱乐游戏项目中,晋中学院和忻州师范学院开展了多人跳大绳比赛,忻州师范学院在集体类娱乐游戏项目中开展项目最多,包括跳大绳、抢种抢收、同舟共济、摸“石”过河等。在项目设置上,单项项目基本上都是田径项目,团体性项目相对较少,除了传统的4×100m和4×400m接力外团体娱乐游戏类项目很少。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学院、山西大学的校运会田径类竞技项目为主,其他形式的运动项目很少。只有忻州师范学院在保证田径项目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娱乐游戏项目。

表7 各高校校运会开展具体项目(学生组)统计

3.2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开展目的的研究

关于学校校运会的目的的研究方面,毛振明认为学校开运动会有三个目的:第一是教育的作用,第二是体育的目的,第三是热闹的目的。景忠伟认为高校校运会必须贯彻“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校运会不应仅仅是以检验学校运动竞赛水平为主要目的。根据调查问卷得表8校运会举办目的的调查统计表。

表8 校运会举办目的的调查统计

学生关于运动会举办目的的直观感受包括:其中“活跃校园文化”占53.3%,校运会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校运会活跃了校园文化。其次,百分比第二高的是“倡导竞技能力”说明在校运会对竞技能力提倡是校运会的另一重要特点。促进健身锻炼的思想的传播,为大学生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起了促进作用。“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占全体的14.6%,说明校运会在促进同学交往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倡导健身运动仅占4.6%,说明校运会对运动健身的带动作用效果有限。

3.2.1 校运会活跃校园文化的研究

表9 校运会对于活跃校园文化效果的统计

由表9可知在被调查学生中91.9%学生认为全校性的校运会可以对活跃校园文化有作用,同时其中58.6%同学认为校运会虽然对活跃校园文化有效果但效果一般。

3.3 影响山西省高校校运会开展的因素分析

3.3.1 山西省高校校运会奖励制度的研究

表10 校运会奖项设置统计

运动会的奖励机制对校运会的发展具有导向、改进、激励等多种作用。一个合理的奖励机制对运动会的各个方面都是有力的推动作用。在所调查的院校中设立的奖项有:团体奖项、个人奖项、道德风尚奖,精神文明奖。

关于高校校运会奖惩机制,郑国英认为如果能够将高校校运会奖惩机制加以改革,使受奖面扩大,那么学生的参与热情将显著提高,院系的重视程度将有效加强。大、小院系一起参与竞争,奖惩的公平性会得到更好的体现。由表 10可以看出目前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奖励机制比较简单,奖项设置单一,并且多重视竞技成绩,体现竞争意识。在所调查的高校中除了竞技成绩奖励外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传媒学院、忻州师范学院设置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占调查高校的60%;山西大学、晋中学院、忻州师范学院设置了精神文明奖,占被调查总体的40%。在奖项设置上很明显没有体现出奖项多样性原则。

表11 “现有奖惩机制是否公平”调查统计

在关于运动奖项公平的问题中,有8%的学生选择了不公平。由于高校校运会是以田径运动为基础的运动会,名次排列上遵循的是田径的统一标准。这样容易打击一些运动天分不太高,运动热情高的同学的积极性。有52.6%的学生认为当前奖励制度公平性一般可以看出,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被抑制了。有42%学生感觉校运会的奖惩机制比较公平,也可以看出在在以竞技能力作为衡量标准的奖励制度中客观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公平性的重要基础。

3.3.2 影响学生参加校运会的因素

表12 学生参加校运会的动机调查统计

在参与校运会的动机调查中,因兴趣爱好而参赛的学生占33.3%。22.0%的学生是因为校运会的奖励效应而选择参加的,说明校运会的奖励制度对提学生参与热情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因为优势项目而参加的学生占6.0%,可以看出学生的运动竞技能力也是学生参与校运会与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3.3 校领导重视程度

校运会的举办决策权在校领导的手中,而学校领导、系领导对运动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乎到学校运动会的举办次数、时间、举办项目的类型。在运动会的准备阶段,如果校领导积极组织与安排,使学生利用更多地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养成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访谈中可以得知,校运会成绩直接与院系荣誉相关,也是领导的工作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领导在校运会的准备时期会有动员工作,安排具体的负责人,筹划参赛过程,参与运动员的选拔工作以及训练的筹备工作。同时因为与各个系或者学院的评分有关,这也成为各院系领导重视的重要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目前山西省高校校运会的开展现状整体良好,个别院校仍有不开展校运会的现象。但大多数院校都实行了每年一次校运会。在项目设置上田径类项目一家独大为主,其他项目种类和数量少,虽然都设有表演类项目但其形式都是开幕式的健美操和武术表演,部分高校还设置了一些娱乐游戏项目。在组织形式方面,基本上都包括开幕式、闭幕式、比赛内容、颁奖仪式等。

(2)山西省高校校运会基本确定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学生对于校运会举办目的的直观感受有活跃校园文化、倡导竞技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倡导健身运动四个方面。

(3)影响校运会开展的因素基本上包括奖惩机制、学生的参与因素、校领导重视程度这几个方面。其奖励机制相对单一,仅有部分学校在竞技能力奖项之外设置了道德风范奖和精神文明奖。由于校运会与院系荣誉相关,院系领导态度都比较积极。在赛前动员,资金投入,参赛组织上都比较关心。

4.2 建议

(1)山西省高校要认真落完成教育部关于学校每年开一次校运会的要求。在校运会的项目设置上应该多增加一些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娱乐游戏类项目,在比赛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在校运会的组织方式上,应该重视校运会的准备训练工作,传播体育与健康知识,努力带动学生健身锻炼的热情。

(2)在校运会的在校运会的 举办目的上,要坚持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集体意识,让校运会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

(3)在奖惩机制方面,要丰富现有的奖励制度,奖项设立要更多元化,如进步奖,优秀组织奖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好处。院系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参与校运会的具体工作,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1]董明.重庆市普通高校校运会现状及改进措施[D].重庆大学,2014.

[2]雍桂军.阳光体育运动中高校校运会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2009(4):24-27.

[3]王强.北京市高校校运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4]赵波.论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D].西南师范大学,2005.

[5]李海燕.福建省高校校运动会改革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6]李高飞.高校校运会研究综述[J].搏击(体育论坛),2009(2):28-30.

[7]皇甫姣.宁波市高校校运会开展现状调研[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0-74.

[8]李高飞.山西省本科院校校运会开展现状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

[9]王昌鼎.吉林省高校运动会的开展现状与改革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0]翁艺坚.改革传统校运会营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08-110.

[11]张征.对普通高校校运会传统模式改革的设想[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5(2):79-80.

[12]欧佩.提升校运会的文化育人功能——某高校运会改革实践探索[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3):19-21.

[13]雍桂军,胡加.新课改后高校校运会改革的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3):85-87.

[14]任茹新.山西省高校运动会改革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15]郭振清,李江锐,纪跃.关于高校校运会的一些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4):194.

猜你喜欢
忻州校运会山西省
山西忻州兴旺庄村:蔬菜大棚变“聚宝盆”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开启太忻动车组列车“公交化”时代
山西忻州定襄:“双薯”俏 百姓笑
《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正式施行
难忘的校运会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这个世界上能阻止你进步的,只有你自己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