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地图的校园意象研究
——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

2018-03-23 18:02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校区边界标志物

正文:

1.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扩招,各高校纷纷在中心城区外新建校区,这种模式下建立的校园环境失去了扎根地域的、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区特有的文化氛围,通常难以形成兼备人文气息与文化内涵的校园氛围。大学校园是孕育学术思想和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在校师生的交往和行为有强烈的影响,因而研究校园的可意象性和可识别性,营造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升在校师生和校友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基于认知地图理论对校园意象做调查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得出一点对校园空间优化的建设性意见,对其它高校校园建设和优化提供可借鉴之处。

2.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师凯文·林奇在上世纪60代首次提出城市意象的概念,创造性地将环境意象、公众意象、可读性和可意象性等概念融入到对城市意象的分析之中,结合人的环境心理,运用认知地图和环境意象来分析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三个城市的城市空间形式,经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后,最终归纳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元素:道路、区域、节点、边界和标志物,并提出通过增强这五个元素的意象来增加城市的可意象性。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对形成局部区域特别有效。因此,笔者认为,对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校园。

3.研究方法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城市意象空间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包括抽样访谈,绘制认知草图,对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形成的环境意象进行检验等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认知地图的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访谈。

4.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校园意象解读

4.1 校园概况

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占地约3000亩,校园为群落化布置模式,生活区与教学区区分明确。生活区位于校园主要道路西侧,教学活动区居于主要道路右侧,主要自然景观区沿主要道路布置,在教学区有一条南北向的景观主轴。

4.2 道路意象

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规划师设计的景观主轴在调查中并没有得到响应,大家仅是对这条道路起点处的竢实扬华碑和终点处的钟亭有印象。

大家对西二门和东门内的银杏大道印象深刻,很多被调查反映,他们很喜欢秋冬时金灿灿的银杏营造的氛围。大家对联系校园南北区的交通干线印象也深刻,但是普遍反映道路太宽了,过马路时安全感较差。

4.3 节点意象

节点这一意象在调查中反映并不强烈。南校门是同学们初入校园时所见到的第一个标志物,且形式典雅,大家普遍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对西二门的印象却稍弱。因为东校门的形象硬朗、大气,虽然其建成时间不长,也已成为大家喜欢和的节点之一。

4.4 边界意象

认知地图调查中只有大约一半的人画了边界,大家对校园边界的认知较为模糊,尤其是校园的东、南、北三面。校园南面的边界其实并不是一条直线,中间有一块临着犀安路的区域嵌着成都铁路局党校,但是画了边界的被调查者普遍都是将这片区域划给学校。

4.5 标志物意象

根据调查,标志物是同学们形成校园意象的最主要元素,大家对图书馆、教学楼、食堂、体育馆、机车博物馆、校史馆、东校门、南校门、浙园、竢实扬华碑、钟亭和体育馆前的唐吉坷德像等印象深刻。认知地图调查中,图书馆趋向于被认为是校园的中心。各教学楼因被同学们频繁使用,所以其位置和相互关系普遍能得到准确的反映。

校园的步行中轴线上,设置了很多景观节点,但被调查者除了对起点处的竢实扬华碑和终点处的钟亭有深刻印象外,其他节点或标志都没能给被调查者留下深刻记忆。

4.6 区域意象

根据调查,大家普遍对区域的划分较为清晰。都能将教学区与生活区用道路或者河道划分开。还发现,大家对整个滨河绿化区域印象也较为深刻,尤其是北区浙园旁和图书馆前的大面积水域。被调查者对跨越南北轴线的南半部分教学区域基本都有一个清晰的印象,能准确地画出这几栋教学楼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但是对九教与综合楼形成的这一片区域的记忆就不是很深刻,虽然认知地图反应了这个区域的存在,但是对于其位置的记忆却很模糊。

几乎没有人将行政楼与四教之间的草坪当做一个重要的意象,虽然在认知地图调查中,有人会将这一部分区域空出来,但是几乎没有人将其标示出来,而且与图书馆前的空地不作区分。校园南面边界与精勤路之间的区域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存在感很弱,大家在地图上普遍都将这片区域压缩了。

4.7 校园总体印象

通过问卷调查、认知地图和访谈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的校园意象中,区域和标志物的意象性较为清晰,校园功能分区较为明确,对教学楼、图书馆以及部分标志物的印象较为深刻;道路的可意象性较差;由于校园建设还未完成,导致对校园边界的意象也较为模糊。

5.优化策略

根据调查和分析,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道路、节点,尤其是边界意象给使用者的印象较为模糊,标志物和区域意象较为清晰,所以在校园空间进一步优化的过程中,可通过加强道路和边界的可意象性来改善校园空间环境。

首先可以通过加强步行中轴线的景观特色达到聚集人气的效果,其次,临河的主要交通干线宽度达到四车道的标准,同学们往来教学区与生活区较为频繁,横穿这条道路的人流量较大,这条道路的设计显然倾向于优先考虑车行,将人行放在次要地位,但是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这条道路的车流量较小,相反,高峰时段的行人数量则较多,所以在进一步空间优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适当减小道路的宽度,增强景观效果,改善师生的出行体验。

另外,对道路和广场等记忆较为模糊的一个原因是它们缺少易于记忆的名字,校内很多道路都有名字,但是并不被师生熟知,应该采用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名字。至于校园边界的模糊问题,需要结合校园的建设综合考虑。

6.分析与反思

一个可意象性强的空间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空间(校园的分区过于明确有可能就会导致校内生活的不方便),所以全面准确地评价一个空间应该是从多个角度分析,本文仅从可意象性的角度来研究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的校园环境,基于其他角度的环境评价有待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校区边界标志物
拓展阅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