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游戏的指导

2018-03-23 12:21张东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指导游戏幼儿

张东岩

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充满快乐、收获知识、抒发情感。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的选择游戏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的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一种学习形式。

关键词:幼儿 游戏 指导

过去,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占有主导地位,设置各类游戏情景及游戏材料,让幼儿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游戏。这样的游戏在材料的丰富性及外观上都会很赏心悦目,需要老师或家长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制作。幼儿在刚接触时会很感兴趣,但是当他熟悉了玩法时慢慢就会失去兴趣,这样就造成了材料的单一和浪费,幼儿按照设置的情境进行游戏也会阻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适合幼儿短期玩耍,无法长期使用。[1]

那么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游戏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

在游戏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做主,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教师应该解放自己变成游戏的旁观者,尊重幼儿的发现,支持幼儿的选择,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让十个孩子有十种玩法而不是十个孩子一种玩法。当然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老师也并不是真的就无所事事,而是换一种观察者的身份,当幼儿独立游戏时,教师站在他们旁边,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一些建议,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创设学习环境时,一般总会赋予材料某种教育目标,并对幼儿的行为做出一种预设,将孩子的行为控制在某一范围。可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而做出的行为往往不符合教师的想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往往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干预,一般会采取两种倾向的介入行为:一是倾向于按教师要求去介入,二是倾向于顺应幼儿的想法去介入。

例如:游戏活动《勇敢的小兵》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军队战地的情境,设立了“草地”“河流”“大山”等障碍,我预设的目标是想让孩子匍匐过“草地”,跳过“河流”,爬过“大山”。可是幼儿在游戏时是运用跑、跳、滚动作过草地,迈过河流,跳下大山。这样与我预想的不一样,却发现这样孩子更快乐,因此我让孩子自由发挥动作,看哪组能最快到达终点。一会儿幼儿的积极性来了,整个活动也顺应了我设计的目标了,我们的介入不仅仅是为了给幼儿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更主要的是要在我们介入的过程中对幼儿产生意义,接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使教师了解走进幼儿的世界,尊重幼儿,更有效地对幼儿实施教育活动。学会“放手”,尊重幼儿独立学习的愿望,关注幼儿的真实需要。让幼儿畅快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二、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指导策略

1.让幼儿自主、自由的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活动,老师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均由幼儿自己做主。教师不能代替,不能为了某种需要强迫幼儿服从自己的权威,要求孩子跟老师一样做,使幼儿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严重压抑了幼儿身心积极地、充分地发展。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尽情玩耍。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在活动中做到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依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

2.正确把握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在游戏中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例如: 一次《建筑小能手》游戏中, 我是一个“游乐场”的负责人:“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工程,想在这里搭建一个游乐场”,幼儿热烈的讨论起来:有的说想建一个“过山车”、有的说想做一个“海盗船”、有的说想建一个“大迷宫”;当幼儿想用什么材料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还会提供水和椅子,累了可以休息。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讨论,分工合作,很快搭建出了各种“高山”、“桥梁”等;游乐场建好了,“我”说:谢谢我们的建筑小能手们,我请大家一起到游乐场玩。

3.学会等待

在活动中教师要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當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例如:在游戏《运送小动物》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毛绒玩具和各种工具,幼儿自由选择怎样带小动物过去,可以运用工具辅助。我创设了一条不完整的路线,如: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幼儿选择材料想办法“过河”,男孩子们兴奋的搬着一些笨重的材料,搭着桥想过河,可是会不时的掉下河,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将桥搭好;女孩子在攀登或爬高的铁桶时,非常害怕,我问她怕什么,她说,怕桶不结实,怕会踩坏。我对她说,你敲一敲,踩一踩,我会扶着你,看会发生什么。经过一次的尝试,第二次她再也不会怕了。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活动目标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主人,活动环境的主人;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扶持者、提供者、咨询者、指导者。

4.适时促进

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

总之,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第2版)[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猜你喜欢
指导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