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生思想探析

2018-03-23 07:51肖春花
学理论·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

肖春花

摘 要:特殊的国际和国内形势给孙中山思想发展提供特殊环境,幼年的生活经历、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为其民生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实践与理论基础。其基本论域包含民生是人民的生活、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民生主义是社会主义。

关键词:孙中山;民生;民生主义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78-03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作为“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和创建者,孙中山在努力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发展问题,强调救国救民方案要结合中国实际问题、形成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图从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基本意涵等方面探析孙中山民生思想。

一、孙中山民生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尤其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的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垄断阶级逐渐掌握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不断对外进行侵略。经济上资本的疯狂增长,改变了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垄断资产阶级占据政治领导地位,为了扩大资产阶级利益,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最终导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侵略扩张亚非拉国家。帝国主义自此掀起了一股瓜分世界的热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此确立。

随着帝国主义不断入侵亚非拉国家,民族矛盾随之激化加深,导致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殖民化过程之中,中国遭遇的迫害和侵略非常严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尔后,资本主义列强又大肆发起多次侵略战争,被迫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面临的危机日趋加重,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之后,民族欺压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在经济方面,受到极大的迫害和摧残。国内资源大量流失,通商口岸被控制,原材料、资金和市场被剥夺。同时,资本主义国家还大量倾销他们的各种商品,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难以找到继续发展下去的生机。在政治方面,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试图剥夺中国的主权,公然强占中国地域,设立租界,划分大量势力范围谋其利益,并且实行政治贷款措施,控制中国财政运行和政府行为。此外,在军事上派遣大批军队,力图扼住中国要道。精神文化方面,外国侵略者歧视和羞辱中国人民,输入鸦片,侵蚀中国人民的精神,还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而施行文化渗透。

(二)国内环境

1.封建残留对中国发展的阻碍。封建主义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封建制度在维护统治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巩固政治权利基础和国家大局的稳定。然而,封建主义的存在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由于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被高度控制,腐朽政府的统治让广大穷苦百姓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状态,生活极其困苦。在封建社会晚期,小农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萌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捆绑,最终很快又消退了。正是由于封建主义的存在,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没有革新,导致近代中国整个社会的落后。19世纪的中后期列强侵入,国家失去了独立完整性,人民群众的生活挣扎在生死边缘。此时,这样的局势不得不改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都意识到了社会危机的尖锐化,纷纷为国寻求革命之道。

2.当时的中国社会亟待解决土地问题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内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初步的发展,洋务运动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表现,通过借鉴吸收科学技术的发展经验,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之后,各阶层开始投入资金发展企业,民间商人和作坊主的数量逐渐增加,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下层,商办的新式工业也逐渐增强并占据有利地位。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封建官僚、地主强占土地,贫苦农民变得更加贫穷,失去了土地,沦为佃户。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剥削压迫下,社会矛盾由此变得更加尖锐,广大农民反抗压迫、大力呼吁改变现状。封建地主阶级提出“中体西用”方案,不仅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封建土地制度不断镇压农民革命。资产阶级立宪派和改良派大力开办民族工商业的同时却掩盖农民土地问题,不顾农民的生存发展。

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时代背景下,孙中山立志要为国为民,解决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努力摆脱国内外困境,建立民主共和国。因而,孙中山思想不仅是时代的产物,还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性结果。

二、孙中山民生思想形成的坚实基础

(一)现实基础

1.孙中山幼时经历。孙中山出生于贫寒家庭,自懂事之后就勤恳干家务活,捡拾猪菜,打柴下田。并且为了自家的农田有牛耕犁,通常还要去替人放牛。孙中山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时说,“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1]。可以看出,孙中山在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农村生活艰苦。“幼时的境遇刺激到我……我如果没出生在贫农家庭,我或不会关心这个重大问题”,孙中山在这里提到的重大问题就是指民生问题。“当我达到独自能够思索的时候,在我脑海中首先发生疑问,就是我自己的境遇问题,亦即我是否将一辈子在此种境遇不可,以及怎样才能脱离这种境遇的问题。”[1]在农村长大的他,亲眼见闻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指出中国的孩子不能继续这样穷苦下去了,中国的孩子必须要有鞋子穿、要有米饭吃。这些经历以及产生的想法使得孙中山非常同情人民大众,决心为穷苦大众解决生存发展问题。

2.西方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孙中山出国留学经历是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接受了正规的西方教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西方进步的社会思潮为他提出民生观带来更加现实的想法。孙中山通过游历欧美多国,亲眼所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深入探究了欧美的社会状况,指出“欧美之富者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的现象。他認为造成这种贫富差距的原因在于没有对社会进行彻底的革命,尤其是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后来,孙中山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我对立宪政府和文明国民意义的认识和感受愈加坚定,促使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我那可爱而受压迫之祖国的进步、教育和文明事业。”他的欧美之行促进了自身的长见,思想观点也变得更加成熟,强调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好资本问题和土地问题、加大力度发展工商业,实现人人都有所获。由此,他对中国社会发展贫富分化问题感到痛心,不得不主张积极主动向西方社会学习,借鉴学习他们的先进之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方案,推翻旧的腐朽的统治制度。

(二)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民生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民生”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宜公十三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匾”,换言之,人民的生活在于自身的辛勤付出,民生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的思想家也有很多,比如说儒家思想重视仁政和民本,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充分体现改善民生是治国的重要领域,儒家思想对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中国近代,孙中山精通习熟经典传统文化思想,他提出的民生思想继承了中国思想史上为民爱民文化,并进一步加以发展完善,将为人民服务的心切与治国方略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孙中山认为,“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2]。此外,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对他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尤其是洪秀全主张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带有空想主义色彩的民生思想是他理论形成的先导。正如他说:“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人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迪。孙中山是中国最早研究和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家、思想家。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系统地学习欧美各派代表性的社会主义思想,并对这些流派的思想观点作了细致的分析比较。在救国救民这条道路上,孙中山非常赞赏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和观点的启发,认为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社会的经验,尤其是要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中国的现实状况决定中国方案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孙中山认为民生观就是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或大同主义,“我们国民党所提倡的民生主义,不但是最高的理想,并且是社会的原动力,是一切历史活动的重心。民生主义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能解决,人类才可以享有很大的幸福。我今天来分别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方法。”[3]孙中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强调方法与问题相统一,即民生主义思想与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社会问题。

总之,孙中山民生思想的主要来源是他所处时代和年代的社会经历、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示。立足社会实践,积极学习各种社会思想理论,站在时代的前沿,为其民生思想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三、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基本意涵

(一)民生即指人民的生活

什么是民生?孙中山认为民生包含整个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和人民的生命三大方面。换言之,民生不仅指广大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还包括广大人民谋求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保障生命的基本措施。同样,孙中山把人民生活的程度也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必须满足的是需要问题;其次是解决生活安适问题;再者是关注生活奢侈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孙中山更多强调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是解决需要层次问题,即维持人民群众生命存在的经济基本保障,经济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难以谈起上层建筑问题。民生的目的在于养民,要真正实现民生的目标,他认为重点是要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属于经济领域,单从经济范围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民生问题还要通过政治的改革来解决,并且政治领域应该更先抓起。为此,孙中山针对民生问题,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以及发展教育等具体措施。

(二)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首先,“民生就是一切社会活动中的原动力”。其次,“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次,“民生主义不但是最高的理想,并且是社会的原动力”。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他的民生观。他将民生领域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最初动力和价值归宿,社会进步的前提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相互协调,只有为大多数人争取更多的利益,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他还进一步阐释到,“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人类求生存是历史的重心,人类求生存的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所以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4]因而,孙中山在这里特别强调民生的“原动力”地位,民生是政治、经济和各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弄清楚了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才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民生主义即指社会主义

至于民生主义问题,孙中山反复指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共产主义。在他看来,民生主义是20世纪世界文明进化的潮流,结合我国异族的专制情况,必须对民族和民权问题进行革命,当这些问题解决之后,民生主义就像社会主义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经济生活问题。用民生主义代替社会主义是为了更加简明地突出其想表达的意思,意在“正本清源”。孙中山自己也做出了解释,即“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所以我用民生主义来替代社会主义,始意就在正本清源,要把这个问题的真性质表明清楚,要一般人一听到这个名词之后,便可以了解。”[4]由此,孫中山指出,国民党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行,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民生主义就是要讲求贫富均等,国家利益大家共享,杜绝少数人独享。

参考文献:

[1]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孙中山.与马林的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孙中山.三民主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0.

猜你喜欢
孙中山民生
孙中山的绰号
改革开放美好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千万不可小看书生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2017“国家账本”里的“民生账”
孙中山待人有求必应
孙中山彰显气度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