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2018-03-23 10:44龙江邱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8期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急性心力衰竭症状

龙江 邱芳

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61例,总有效率89.7%。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参附注射液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急危重症,在中老年群体中形成了广泛的危害性,重视临床急救治疗是确保安全的关键。随着现代治疗技术不断发展,AHF采用参附注射液方案进行综合控制,确保临床症状达到预期的状态。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AHF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AHF患者68例,年龄32~65岁,平均(55±3.6)岁。临床以疲乏、运动耐力明显减低、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为主要表现,且68例患者均有>2种症状。住院时间14~25 d,平均(18±2.5)d。

治疗方法:患者均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按照患者实际治疗要求,采取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肌内注射:2~4 mL/次,1~2次,d。静脉滴注:20~100 mU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500 mL稀释后使用,1次/d。静脉推注:5~20 mL/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疗效评估: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差异。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具体如下。①显效:治療后,患者的疲乏、端坐呼吸等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②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疲乏、端坐呼吸等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有加重趋势。

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61例,总有效率89.7%。

讨论

AHF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所致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环充血而出现急性肺瘀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AHF可在原有慢性心衰基础上急性加重或突然起病,发病前患者多数合并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可表现为收缩性心衰或舒张性心衰。AHF常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抢救。AHF是全科医学科常见病症之一,对患者肢体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影响了骨组织结构的功能状态。有学者指出,参附注射液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作用,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等。据文献报道,临床偶有心动过速、过敏反应、皮疹、头晕头痛、呃逆、震颤、呼吸困难、恶心、视觉异常、肝功能异常、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刘平研究发现,传统治疗总有效率73.5%,低于本次治疗的89.7%,充分说明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前,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是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微循环状态和内环境状态等单靶点药物联合使用,难以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能通过集束化心衰治疗,提高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有效率,快速改善心衰症状和体征,同时保护心肌,减轻其缺血缺氧损伤,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系统异常激活,抑制心肌重构及凋亡,为心衰维持治疗提供基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参附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总有效61例,总有效率89.7%。据此,参附注射液用于AHF,对患者个体症状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也是消除潜在性病症的有效方式,这些都是提高住院患者效果的有效方法。

从中医角度看,心衰是由心阳气虚导致的本虚标实之证,参附注射液能优化心衰治疗的疗效,改善心衰预后,主要是因其红参和附片组分能温补心阳,从根本上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推动、固摄和温煦功能,继而加强相关脏器肾、脾、肺的功能,共奏利水、强心、保存活力心肌细胞之功,从而促进心血管系统内环境恢复平衡,提高心衰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和有效性。此外,实际注射治疗过程中,要结合患者具体病况,控制参附注射液的治疗剂量,提出切实可行的用药处理方案。

CHF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病,对患者组织产生诸多危害,为了改变早期心衰症状,需从多个方面进行治疗与调理,才能维持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面对传统治疗方案存在的不足,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参附注射液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参附注射液急性心力衰竭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重组人脑钠肽对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肾功能的影响
参附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脓毒血症并休克的临床观察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参附注射液外科临床用药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