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2018-03-24 08:58李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6期

李源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对于电力建设项目的依赖性在逐步扩大。随着电力建设项目的全面开展,电力建设线路施工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加上我国各项应用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力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不斷完善,各项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确保电力建设线路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使得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施工环节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对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析,在施工活动对各项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来提升电力建设线路施工质量。

关键词: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5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综合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社会生活生活对电力线路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标准。目前相关建设部门需要对电力建设项目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析,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深远影响,也便于工程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使得电力线路建设的综合效益有效提升。

1 电力建设线路设计阶段分析

1.1 选线定位阶段

当前电力建设线路施工过程中各项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各项建设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线路设计方案的拟定。在对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形设计出不同方案。在正常情况下,对电力建设线路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影响要素对线路走向以及耐张杆塔的定位进行分析,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线路的整体长度等。

1.2 现场勘测环节

在对电力线路进行设计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对提高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场进行勘测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各项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对线路施工区域周边地质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等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各项综合要素,最后拟定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1.3 定位测量阶段

当完成各项勘查工作之后,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开展定位测量工作,对各条线路跨越物以及各个相邻物体间的高度值进行测量,并且做好各个控制点的定位工作。对各个跨越物实际高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对线路实际分布交叉情况进行判定,做到精确测量,使得测量获取的数值更加准确。

2 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方法分析

2.1 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电力建设线路中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对输电线路整体建设质量具有较大影响,也是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在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如果出现了各项质量安全问题,对于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当前施工技术人员在开展各项施工活动时,需要从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线路施工路段地质情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相关施工企业可以将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施工活动中,以此来提升配电线路施工质量。基础工程施工阶段为后续各项施工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大多数电力建设施工线路都是选用混凝土钢筋浇筑基础,因为转角塔自身拔力较大,所以当前通过钢筋混凝土基础具有一定稳定性。

2.2 塔杆工程施工阶段

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对杆塔的形式进行确定,从各个方面出发展开综合分析,杆塔的布设位置需要结合实际地形地势情况进行分析,还需要考虑建设区域社会经济要素等。在开展设计活动时,需要结合有效的设计经验。在塔杆选取的过程中需要选用运行条件稳定的塔杆形式,确保线路稳定运行。在交通条件以及地势地质较为恶劣的区域,对各项施工建设活动提出了较多要求,当前大多数都是采用铁塔形式。

2.3 架线工程施工阶段

当前在开展线路架线施工活动之前,相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对各条线路实际质量进行检测,落实各个附件的安装。在架线施工阶段,放导线需要遵循相关施工方法,一般情况下都是选取张力放线,而附件安装以及挂线等操作可以根据施工情况选取展放线相结合的措施。在放线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需要对施工质量采取控制措施,在地势情况较为复杂的区域,需要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3 现阶段电力线路施工建设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3.1 基础工程质量控制

目前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杆塔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作用的影响,发生倾倒和变形。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对于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具有较大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建设要求采取各项技术手段对施工活动进行控制,确保满足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使得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高压电力线路中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基础,能够适应转角塔的拔力要求,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在对岩石基础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施工建设区域周边岩石环境进行分析,探究各项数据与设计勘测阶段存在的不同之处,如果各项数据差异性较大,需要与设计部门进行联系,采取设计变更手段。此外在岩石打孔插筋、浇筑承台、灌充砂浆时,岩石基础在实际开挖过程中需要确保岩石结构完整性不会受到破坏。锚筋的实际安装需要进行重复性测量比对,确定各项数值安全之后采取浇筑措施,并且根据混凝土实际浇筑养护要求开展管理工作。

3.2 杆塔工程质量控制

目前电力线路根据杆塔受力特点的差异可以分为直线与耐张型,杆塔的合理选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电力线路建设的经济效益以及建设质量进行控制,此外对于线路供电稳定性以及后续维修阶段都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当前在杆塔工程中,选取适当的杆塔结构对提高杆塔工程质量具有一定限制性。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开展施工活动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杆。此外从施工实际情况来看,在交通运输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可以选取铁塔。杆塔建立是电力线路施工建设中难度较大的环节,杆塔组立方式主要有分解组立和整体组立。在电力线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杆塔是重要的导线以及避雷线,能够承载较大负荷,但是各项变形系数需要得到有效控制,能够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基本要求。

3.3 架线工程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主要有准备阶段工作、导线连接、紧线和附件安装。架线施工从展放措施来看,主要有张力展放以及拖地展放。拖地展放线盘在地势复杂的区域难以全面施工,加上人工劳动力较大且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控制,张力防线就是借助机械作用力使得导地线能够保持稳定张力,与交叉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此类方法导地线展放质量以及综合效率较高,但是采取机械作业难度较大。输电线路紧线操作需要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杆塔组合需要完整,各项部件安全性需要得到保证。

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电力线路施工建设活动各个部分需要有效连接,各项施工操作都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建设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做好控制措施,全面提升电网建设能力。输电线路设计以及质量控制对提升供电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相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控制,在不同施工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动力输出。

参考文献

[1]温达伟.解析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通信世界,2016(7):198-199.

[2]彭永波,许海航,张宁,等.探究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2314.

[3]高恩华,高夏宇.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3666-3667.

[4]贾建忠.探究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4):2640.

[5]刘峰亮.电力建设线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6,22(52):23.

[6]李鑫.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