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土地整治类型探索

2018-03-25 13:34赵海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效用城镇用地

樊 伟 赵海鹏

内蒙古国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正文:

一、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土地整治类型

1.现有类型分析

国外开展的城镇土地整治工作较早,在充分保护土地使用者(所有者)权益及注重规划的参与性和程序性的前提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程、规范及立法制度,且执行力较强。

目前国内针对城镇土地整治概念进行开展的试点较少,但开展了与城镇土地整治内涵相关的集约节约用地、“三旧”改造、土地复垦、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等,基本接近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而开展的试点工作。

总结国内外及自治区以往开展的城镇土地整治情况,可归纳为城镇农用地整治、城镇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及整村推进五种类型。

2.现有类型实施成效

一是通过土地整治,盘活了低效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得到增强,城镇用地结构明显优化,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及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了民生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二是通过积极推进山水林田生态保护修复,恢复了农业生态。采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良、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等综合措施,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了耕地集中连片,耕地质量稳步提升,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提高了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三是完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现有的农村普遍存在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分布较散,规模偏小等现象,给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土地整治不仅对土地进行修缮整理,同时也修建了输水管道,通电线路,乡间公路等。这些措施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交通生活耕作等。

四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镇收入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城镇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土地整治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出,带动了城镇周边农民收入的上涨,进而缩小城镇收入差距。

3.现有类型的不足

城镇农用地整治、城镇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四种类型形式单一,仅是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在本领域进行的国土资源行业的专项整治。结合城镇土地整治发展理念,缺少各级人民政府牵头发改、水利、农业、林业、住建、交通、教育、电力、环保、经建委等各相关部门的综合规划,缺乏城镇综合协调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综合统筹。

整村推进类型建设涉及面广,不仅废弃农村居民点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还对搬迁居民点进行了拆迁复垦,并实施了搬迁后居民点土地及周边耕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同时政府创新引进企业作为投融资主体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开展扶贫光伏产业,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二、今后开展自治区城镇土地整治类型探索

鉴于对国内外城镇土地整治的做法及自治区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整村推进”类型,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主要做法如下:

1.实施主体的确定

各级人民政府是城镇土地整治实施的主体。城镇土地整治需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林业、住建、交通、教育、电力、环保、经建委等各个部门共同规划、各负其责分步实施。由政府牵头负责对城镇土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地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协同配合,落实好城镇土地整治的各项政策。

2.城镇低效用地规模及潜力分析

一是城镇低效用地规模。规划应根据城镇低效用地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结合调查工作中获取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各类城镇低效用地的规模;二是城镇低效用地整治理论潜力分析。规划应结合调查工作中获取的相关资料,对不同类型的可整治城镇低效用地的现状用地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及投入产出水平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利用强度、用途规定及国家和自治区、地方相关控制指标或标准,分析和测算城镇低效用地综合整治土地利用潜力、经济潜力。三是城镇低效用地综合整治可实现潜力分析。应综合考虑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地供需矛盾、开发建设成本、资金投入能力、老百姓意愿等现实因素,对城镇低效用地综合整治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规划期内可实现综合整治的城镇低效用地的规模、类型和分布。

3.制定自治区城镇土地整治(即低效用地综合整治)规划

自治区城镇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美丽新乡村战略;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实施节约优先的内涵挖潜型城镇建设用地保障战略;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平台,与“三改一拆”及城乡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进行有效衔接,紧紧围绕“空间整合、重点突出、分类引导、多元创新、整体把握、品质提升”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

4.建立城镇土地整治专项数据平台

建立全区城镇土地整治“一张图”的数据库,对各类闲置、低效和未利用土地开展调查、评价、考核,建立用地基础数据库。

为建立健全全面全程监管机制,强化城镇土地整治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考核,动态掌握全区城镇土地整治建设基本情况和成效提供基础。

5.下达城镇土地整治项目

依据全区城镇土地整治规划及地方实际,自治区政府下达旗县或乡镇城镇土地整治项目。旗县或乡镇政府按照全区城镇土地整治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城镇土地整治项目专项规划,落实工作内容、参建部门及资金模式,各参建部门制定各自所在领域的实施方案,实施竣工后由政府组织验收及上图入库工作,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成效评价。

6.城镇土地整治保障措施的确定

城镇土地整治涉及部门多、工程内容面广,需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保障措施应紧紧围绕城镇土地整治的目标,针对性的提出各项保障措施,特别是应根据城镇土地整治的不同类型,针对性的提出政策性处理方案。

猜你喜欢
效用城镇用地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