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2018-03-25 20:58孟存向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廊道屋顶绿地

孟存向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正文:

前言:住宅公共空间对于居民来说是接触最频繁的环境之一,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住宅小区中,公共空间能够为居民提供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服务,其本身的景观塑性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心理生活需求。通常来说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决定了其今后的作用与发展方向。不同设计思路会引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及效果。给人以良好感触的小区住宅能够带给人们亲切、便利、舒适的感受,使居民形成归属感与认同感。

一、公共空间内涵与设计意义

(一)内涵

所谓的公共空间就是指居民在举行公共交往、各种活动时候的开放性场所。这种环境通常基于建筑实体,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当然有些时候道路与停车场也是人们公共交往的重要场所,这些内容也可以被看作是公共交往空间。

(二)意义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本质与精华,公共空间的独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环境,能够很好的满足人类、自然与社会的交流。公共空间的设计能够体现宜居性价值[1]。作为大众活动的重要场地,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宜居性,保障使用体验的无偿性。住宅建筑公共空间是由住宅、广场、绿地等方面构成的,多种多样的内容很好的保障了城市舒适性。

二、对住宅公共空间的设计解读

(一)基础需求

1.背景因素

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包括很多种,比如商业空间、入户门厅以及电梯间。公共区域有着服务性、公共性、开放性特点。公共区域是居民每日交流、活动的必经区域。公共空间有着较高使用率,是人们交流、交谈的重要场所。

2.基础因素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住宅的交通性与配套设施。如果地基足够完整,能够满足建筑形态要求,就需要做好采光、通风的处理。

(二)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

1.楼梯设计

住宅的垂直交通为电梯与楼梯,其能够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电梯厅本身就是交往的平台,楼梯间则是安全通道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合理的设计能够很好的改进与提升空间价值。休息区的功能扩建与模式改进能够为居民创造效果显著的交往平台。每一个楼层都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这种空间有着保障居民隐私性,实现邻里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作用。人们需要一种合适的空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种场所需要扮演会客场所的作用。

2.廊道设计

当前连廊住宅有着较高的利用率。廊道能够很好的解决多住户入户需要。廊道对于公寓楼、宿舍楼来说经济价值非常突出。连廊住宅好处十分明显但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假设连廊住宅过道存在过多的户数,连廊模式单一就会影响到房屋辨识性。假设房屋门口没有张贴门牌甚至有可能发生走错家门的情况,该问题显然会威胁到居民隐私。

因此本次设计廊道的设计选用双廊式模式,这种廊道能够同时兼顾保护隐私与交往要求。内廊与户门厅的配合设计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要求,很好的保护了户主隐私权。外廊可以适当添加娱乐场所,比如运动场地是良好的交互空间。

3.绿地设计

因不同住宅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大多数住宅区都是围合式,因此中心区域位置通常为空地。为了应对视觉需求,可以在中心区域设置中心绿地,为居民提供舒适的观赏感受。中心绿地需要满足观赏性要求,设计中需要重视对中心绿地观赏性的设计。

中心绿地设计中的主要对象为低矮植物,比如低矮灌木、花卉以及草地。当然也要适当添加一些景观小品增强中心绿地观赏性。景观步道即可用作对场景的划分,同时也可以作为游览绿地的指示路线。

4.屋顶设计

屋顶作为公共平台,拥有非常好的日照与采光条件。不过当前国内很少有屋顶对公众开放,屋顶大多被用作设备层。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合理利用屋顶,需要先行分析屋顶作用。首先屋顶不用占据土地资源,有着经济实用特性。其次能够缓解热岛效应。据资料显示如果城市屋顶绿化率能够达到70%,则城市二氧化碳能够减少80%。最后屋定还能够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给排水系统压力。

设计屋顶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交通问题,交通需求是屋顶设计的关键。设计方案的时可以从下述角度出发。首先是确保每栋楼都有电梯间或安全楼道能够通往屋顶。其次应用螺旋外廊的方式,将终点设立在屋顶。

在解决到达屋顶要求以后,还要发挥屋顶应有作用。为此设计中需要为屋顶配备丰富的内容,以此引导居民主动前往屋顶。屋顶可以被设置为四大模块。

第一个模块观赏区域,该区域通常不上人,只种植绿色植被。绿色植被的作用在于提供优美的景色。此外绿色植被本身能够提供出色的隔热保温作用,是一种减少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措施。

第二个模块运动健身。该区域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类型人群的具体需求。健身区域划分包括三个区间。首先是能够为儿童提供娱乐玩耍的区域。其次可以为锻炼提供相应运动机械设施,对于有需求的运动者可以主动参与练习。最后是运动广场,当前很多老年人都喜欢广场舞,运动广场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锻炼身体的环境。当然参照儿童游戏特征,游戏区域需要与运动外廊保持对接,呈现出立体性、整体性空间个性。

第三个模块休闲区。该区域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让居民拥有可以交谈、休闲、陪伴彼此的活动场所。该区域的场景主题可以用防腐木地面,并配备对应主题的池、桌椅等,带给居民舒适、温馨的环境。

第四个模块聚会区域,该区域相对来说比较隐秘,目的是为居民提供私密交流环境。当然这类区域也可以设置露天电影院,其能够很好的烘托环境氛围。

结语:基于当前城市环境的建设需要,以及城市规划发展前景可以看出,对于住宅公共空间的规划来说,必须要体现与满足居民的物质与精神双向需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创造出更多公共空间用于居民的交往、活动与休闲。凭借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与观赏性出众的硬件实力,带给居民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居民对小区环境的看法。

猜你喜欢
廊道屋顶绿地
借“光”生财的屋顶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屋顶屋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屋顶的雪(外四首)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