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脸谱

2018-03-25 17:07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泥塑脸谱黄色

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衍生了国粹——京剧,孕育了“脸谱”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造型。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脸谱”这一古老艺术没有失去魅力,反而历久弥新。彩陶、邮票、国画、剪纸、木偶、竹刻等脸谱艺术品更是成了常见的装饰品,让人爱不释手。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起源于历史上的“代面”。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这是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省星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以算得上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了。

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呈现面部的表情,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勾上脸谱,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了。

追溯脸谱的历史,先秦时期出现的脂粉妆,在汉代已十分盛行,这对脸谱艺术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到了宋代、金代和元代,杂剧日益繁荣,进而使唐五代时期的“涂面妆”获得了发展。虽有“素面”化妆和“花面”化妆之分,但还不是成熟的戏剧脸谱。

直至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由于剧本创作的繁荣和更加完备的角色行当的划分,戏剧脸谱基本成熟。到了清代中期,地方戏空前繁荣,慢慢形成了以京剧为代表的大型地方剧种。

到了清末,脸谱已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的舞台化妆艺术。其中,谱式最丰富,且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当属京剧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提起这首歌,相信同学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中国自古以来就崇拜五行五色。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五色分别是:白、青、黑、赤、黄。“青”就是我们常说的蓝色,“赤”就是红色。这一学说,在脸谱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五色中的赤,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进步、成功、顺利、美丽等。在戏曲脸谱的文化中,红脸一般用来表示赤胆忠心。

代表形象 关 羽

这是一种庄重且严肃的色调,它一方面象征着严肃、正义和正直;另一方面象征着阴险、毒辣和恐怖。

中国传统色彩中的黑色深受远古自然崇拜与五行、五方、五色等学说的影响,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脸谱色彩运用中,主要是借用第一种含义,即用黑脸表示忠耿正直。

代表形象 包 公

中国人遇凶事服白,如素衣、素裳、素冠等,主要体现出白色哀伤的一面。白色属于冷色调,总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根据这一含义,脸谱的白脸常用来表示阴险狡诈。

代表形象 曹 操

这是表现植物成熟时最常用的色彩。如:黄色的落叶,黄色的麦穗,黄色的果实。因此,黄色也能给人以成熟的感觉。黄色色调明丽、温暖,颜色鲜亮,给人积极向上、轻松舒适的感觉。在我国古代,在很长时间内黄色一直作为古代帝王的专用色,也是高贵与荣誉的象征色。脸谱中的黄脸常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文士富有心计。

代表形象 典 韦

蓝色一般用来表示刚强阴险,在脸谱中与紫色、绿色的寓意相近,都是对黑色的延伸,表示性格刚强,桀骜不驯。

代表形象 窦尔敦

脸谱是历代戏曲艺术家辛勤创造的结晶,是中国戏曲艺术乃至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所拥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地位令世人瞩目。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努力传承,锐意创新,潜心播种,精心耕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门艺术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花脸桂子”的泥塑脸谱。

北京的泥塑彩绘脸谱起源于清代末期。相传清光绪二十五年(1894年)前后,住在北京西城的一位姓桂的旗人,此人能诗善画,是一位酷爱京戏的票友。闲暇之余,他看到庙会上有捏好的泥人,于是突发奇想,用胶泥做了一个脸型模子,翻做了一些泥坯;晒干后,仿照舞台上的脸谱给泥坯勾画上色。脸谱做成后,他将其拿给自己要好的朋友观赏,朋友都赞不绝口。桂先生把做好的脸谱分给了自己的朋友,一来二去,人们都知道他会做泥塑脸谱了。于是上门求绘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再加上姓桂的最擅长绘制“净角”脸谱,所以,人们称他为“花脸桂子”。

辛亥革命后,“花脸桂子”为了设法谋生,就在家里做泥塑脸谱送到庙会上出售。

自此,泥塑京剧脸谱作为民间工艺品开始在京城流行起来。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色彩外,还有很多传统色彩运用在脸谱中。如紫色表示智勇刚毅、稳重沉着;绿色寓意为勇猛暴躁,与黑色脸有相近之意,有些占山为王的人物就多使用绿色脸;粉红色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瓦灰色表示老年枭雄;金、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

当然,京剧脸谱的用色也不是绝对的,有相对的灵活性。如,“红色”在表现三国戏中人物关羽时,代表其赤胆忠心;但在《法门寺》中,太监刘瑾也着红色脸,却代表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再如,《水浒》中,晁盖虽是“黄色三块瓦脸”,但在这里就不是代表其凶暴、沉着,而是说明其面部肤色发黄。他的印堂勾画一个椭圆红光,一看就知道是位堂堂正正起义的老英雄。

猜你喜欢
泥塑脸谱黄色
泥塑玩具
你瞧,黄色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帖脸谱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黄色的小蝎子
帮孩子摆脱“黄色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