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创作思考与空间构建

2018-03-26 00:07
山西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号线用地绿化

张 鼎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1 区位及现状建设条件分析

1)区位。项目用地所在的晋中市榆次区素有“太原南大门”“省城门户”之称,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距北京约540 km,距天津约600 km,距省城太原约25 km。全区面积1 311 km2,人口63万,是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晋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规划范围。项目用地位于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东南角,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附近建设有太原武宿机场以及多个铁路客运枢纽,交通极为便利。该用地处于太原市和晋中市的交界处,距太原市中心约20 km,距晋中市中心约7 km。规划用地四面环路,用地北起河东街(交通性次干路),南至绿化备用地(区域主干路),西起东环西路(生活性次干路),东至综合通道(快速路)。整个用地较为平坦,中间位置被低碳谷路分为东西两块用地,近似于两个正方形。每个地块南北长约220 m,东西长约230 m。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8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83 243.87 m2。

3)规划条件。科技城内地铁建设有一横一纵,地铁9号线与地铁1号线相接,纵贯园区,连接太原主城、核心区与产业区。轻轨8号线横穿园区,连接汾东商务区、核心区和榆次老城。园区内有轨电车规划有一线一环,有轨电车1号线作为地铁开通前主要公交廊道,连接汾东商务区、核心区与大学城。有轨电车环线2号线沿科技环廊布置,另有支线将环线南北向连接。太中银铁路线经沿园区东部边界线,并在园区东南方向设有晋中高铁站。距项目用地400 m步行距离可到达有轨电车2号线和轻轨8号线站点。800 m步行距离可到达有轨电车2号线支线及晋中高铁站。

科技城内用地主要分为科研用地、居住用地以及服务用地三类。其中科研用地占20.7%,居住用地占20.3%,服务用地占15%。项目用地属于教育科研用地,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由山西省科技创新城统一配套,综合布置专业性试验研发、孵化器、企业总部以及商业商务服务等功能的商业设施用地。

2 设计理念与目标

1)创造生态节能绿色办公建筑,凸现经济型和可持续发展。

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强调环境与建筑的共存融合,致力建设成低能耗、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中心,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建筑群。从设计伊始,就从太原市环境气候的条件出发,在形体布局上充分融合风力、日照、景观等环境因素,设计一个舒适、高效、节能的场所空间。在深化设计中,选用适宜的建筑新材料、结构、构造,最终在建构的技术层面上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要素,建设与地形完美结合,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开放空间和社区环境,强调绿化空间与活动空间的融合,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并重的公共形象。

2)营造人性化、高效、舒适的办公、研发、实验空间场所。

建筑空间应当本着人性化设计原则,充分考虑人的行为能动和心理要素,进而设计出环境宜人、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优质空间。办公环境应当走出原来的办公楼,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更多的享有与自然接触的空间。设计在建筑中引入中庭、边庭等不同尺度,不同围合的界面室外共享空间(下沉式广场),结合景观绿化,为员工在工作间隙提供生动的休憩空间,增进人与人的交流,激发企业的凝聚力,构建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

3 总平面布局规划

3.1 规划结构与功能

规划利用基地东西较长的优势,南北方向引入公共空间,使基地南北侧城市空间贯通,同时便于向北侧河东街展示园区形象。基地南侧中部设有中心开放绿地,将整个线性绿谷向城市界面打开,与城市产生对话。

西侧地块布置四个研发中心和科技馆;东侧地块布置两个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东西两组建筑群布局紧凑,提高使用效率。

以产业研发中心、实验室、科技馆共同围合园区中心广场,成为城市会客厅。

基地东南角贴临规划轻轨下穿出入口,东南侧为太中银铁路线。交通噪声对基地影响较大。设计将实训中心布置于东南角,可隔绝噪声。

3.2 空间布局

根据地块内总建筑面积及建筑密度测算,大部分建筑需设计为14层高层建筑,同时满足地块70 m限高要求。高层建筑设计为三个体块堆叠错落形态,与周边建筑有机对话的同时,产生多个不同标高屋顶平台,形成建筑立体绿化。

高层建筑形成14层、7层、3层三种体量错动,退台、架空的设计手法消除了建筑轮廓线的生硬感,两组建筑错动形成东西两个组团绿化空间,通过穿越广场和科技馆衔接,使得建筑与绿谷的自然环境相互渗透,紧密融合一体。

北侧沿河东路14层、7层、3层退台高层的设置打破了板楼的体量感,天际线起伏有致。

规划布局对内围合,对外开放,开合有度。基地中心留白为虚,谓之谷;四周围合为实,谓之城;一谷贯穿两地块,东西两侧空间遥相呼应,一副“天人合一”的生态城的画卷呼之欲出。

4 交通组织

基地内部沿外侧设置机动车行环道,向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靠近出入口处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

基地内建筑的主入口主要面向城市道路设置,对外具有良好的形象面。为保证内部环境不受外界干扰,内部交通主要为漫步人行道。交通组织外部为机动车道,内部为人行流线,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为了提升园区环境的整体品质及保证科研办公人员活动的安全,规划在道路系统设置上贯彻了适度人车分流的原则——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既相对分离,又密切联系,以共同构成一个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园区交通系统网络。

5 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

小区建设通过适当的后退红线,预留足够的公共开放空间。形成城市景观通廊,构建城市绿色“骨架”。基地中央的下沉式广场设置为公共开放的自然生态公园,并根据功能不同点缀为休闲交流和科普人文主题。

绿地系统规划如下:

1)“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精神,完善绿化功能。

绿化中采用规则式、自由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局部环境和整体要求,采用不同的形式塑造宜人的绿地景观风貌。

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人们欣赏植物景色是多方位的,所以应根据园林植物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植物在景观环境中的作用,提升观赏性,本设计强调传统的艺术手法和现代精神完善结合,在符合园林植物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健康卫生的植物空间。

3)以“乡土树种”为主,尽可能采用树木原产区及生态条件相接近的栽培区树木,乔木为主,乔、灌、草、藤适当搭配,速生与慢生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保证绿地景观质量,创造丰富的景观。

4)创造“春花、夏荫、秋色、冬阳”的植物景观,绿化达到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万紫千红、冬季有绿透阳的效果。

6 结语

煤基产业研发中心产业园区建筑形态与风格体现了公司文化底蕴,同时融合山西省地域文化特点,区域整体有机协调。规划设计把建构、功能和视觉效果完美结合,形成庄重大气、现代简洁、具有创新科技寓意的建筑群,将对展示公司形象和全面提升城市面貌产生重大作用。

猜你喜欢
号线用地绿化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