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实验室管理规程

2018-03-26 10:21王赶泰州中海建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商品混凝土 2018年8期
关键词:质量事故试验室混凝土

王赶(泰州中海建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试验室质量管理需从“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出发。

1 人——实验室人员配备

实验室标配人数应不少于 5 个人,日生产量超过1000m3,每增加 1000m3宜增加 2 人(主要是考虑生产线增加需要增加开盘手,方量增加需要增加现场技术员)。其中技术负责人可兼职实验室主任但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专业工作年限超过 5 年,专职试验员 1人,资料员可兼职。

2 机——实验室硬件配置

实验室各功能室应合理分部,各功能室仪器设备满足常规检测要求,应配备不低于 3000kN 的混凝土抗压试验机(满足高强混凝土试验要求)。不同地理区域根据环境条件强制配置的试验仪器要明确,如:沿海、沿江、盐碱地区试验室需配置氯离子浓度检测仪;北方地区需配置快速冻融试验箱。

3 料——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是混凝土品质好坏的决定因素,试验室原材料检验必须遵循批量检测、入库必检,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库。需建立内部监管平台,保证材料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

4 法——质量控制方法

新员工入职必须进行培训,包括岗位技能、管理制度、规程贯标、安全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每年要制定质量控制目标、阶段实施计划、考核办法,综合评价质量管理水平。坚决杜绝“一套配比打天下”的思维模式,必须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长期性和耐久性能、经济性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变化,及时优化调整施工配合比。鼓励在新材料应用、配合比技术、功能型混凝土等方面进行创新。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天然骨料越来越稀缺,使用冶炼废渣骨料应检测骨料体积安定性和有害物质,使用水洗机制砂或山砂应检测泥质含量和坚固性。

5 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环境

混凝土质量需要特定的施工养护环境,在不同的施工季节、不同的工程部位、不同的设计要求下,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混凝土施工养护技术交底。试验室需要监督混凝土的施工养护措施,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告知函形式发送给项目部和业主,并做好存档留底。

马安(南通固盛建材有限公司,总工)

混凝土企业的试验室集技术和质量管理于一身,是混凝土企业的大脑,对混凝土的质量把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管理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思路,制定好试验室工作管理规程非常重要,试验室工作管理规程应考虑如下因素及内容:

1 原材料品种、规格、厂家的选择

试验室应参与公司每年的材料供应商的评审,对材料供应商的入库资格具有一定的表决权,根据一年来供应的材料质量和数量情况,每年对所有材料供应商进行详实的评价,形成书面报告给总经理,以便对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地分析和选择。

2 日常的材料及混凝土质量检测、报告签发、技术资料归档等

日常各项基础检测是为保证混凝土生产和质量提供有效地支撑,检测要严格按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数据必须真实,出具给施工单位的资料是混凝土当时交付时唯一质量依据,认真如实填写技术资料,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可追溯性。

3 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与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配合比设计、验证、试生产、生产配合比调整等每个环节缺一不可,试验室应根据原材料情况、施工部位、施工季节、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等因素进行试验室配合比的设计,同时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设计时应保留一定的富裕强度,满足质量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试验室每月要进行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为调整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调整提供依据。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配合比,唯有通过认真试验及生产的检验,才能提练出优质的配合比。

4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全过程质量管理

由于商品混凝土产品的特殊性,即到达工地后需经施工单位的浇筑、振捣成型、养护后方成为最终的建筑产品,所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浇注时的施工条件,现场的温、湿度,浇筑后的养护情况及用于现场混凝土质量的试块的留置、养护情况等环节。混凝土供应过程中,厂内厂外协调非常重要,不可疏忽。

5 事前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负责人在混凝土供应前与施工现场的技术沟通,对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的建议和监督,特殊混凝土或重要工程浇筑前应提前制定混凝土供应方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环节做好技术建议,在现场施工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施工方反映并做好记录。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原材料和不合格混凝土,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可采用拒收或让接受的方法,有原则性问题的材料不可接收,具体情况具体处置。不合格混凝土可采用降低标号处理方法,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必须报废处理。

7 企业内部人员培训

提高全厂员工质量意识。试验室要负责牵头针对不同的部门、人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如对操作人员进行混凝土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目测混凝土坍落度、生产电流异常时如何处置等内容的培训,对销售人员进行混凝土的基本知识的培训,客户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合同签订和执行中应注意哪些;对生产调度人员应培训一些混凝土的基本知识,便于与施工单位沟通,让施工单位感觉企业工作人员很专业。

8 技术的开发与储备

在混凝土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多做试验,在混凝土配合比研发方面多下功夫,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混凝土成本,寻求混凝土质量与成本的平衡点。

9 突发质量事故的协调与处理

试验室应建立突发质量事故的预案,预案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质量事故的可能性,应急预案处理程序要清析明确,应急预案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其内容需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对试验室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1)检测方面。从检测频率是否充足、检测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数据是否真实、检测资料是否完整等方面进行评价。(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从混凝土开盘鉴定的准时准点、混凝土和易性(是否可以顺利泵送)、混凝土退回料数量(不合格品)等方面进行评价。(3)客户满意率。从混凝土技术资料的准时性、混凝土工作性能、混凝土试块合格率、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进行评价。(4)质量事故方面。从质量事故的原因、经济损失、整改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评价。(5)技术创新方面。从通过技术创新研制出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调整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混凝土成本,保持稳定的混凝土质量避免出现质量事故等方面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质量事故试验室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DB Living Lab试验室ETCS L3演示试验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交通工程试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处理方法
基坑工程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
高速公路工地试验室溯源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