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乡村绿化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8-03-26 16:00
山西建筑 2018年9期
关键词:绿化村民规划

赵 国 亮

(陵川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山西 陵川 048300)

乡村绿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村容村貌、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营造村庄景观风貌均有重要意义。中央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下达了实施乡村绿化建设工程专项资金。随着乡村绿化建设工程的不断深入,乡村绿地率大大提高,村容村貌改善初见成效。

1 存在问题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随之提高,从而促进了乡村绿化建设发展。为了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大部分乡村实施了规模不等的乡村绿化建设工程,改善了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但是,纵观近年来乡村绿化建设工程,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1 植物配植不科学、不合理,随意性大

乡村绿化植物树种选择不遵循原则,随意配植。一是乔木与灌木配植不合理,乔木类多灌木类少;二是常绿树与落叶树配植不合理,常绿树种多落叶树种少;三是速生树与慢生树配植不合理,速生树种多慢生树种少;四是苗木规格选用不合理,常以小苗居多;五是乡土树种少,外来树种多。

1.2 缺乏山水田园特色,盲目效仿城市绿化

在乡村绿化建设中,许多村庄纷纷效仿城市园林绿地特色、照搬照抄,丢弃了乡村自身山水林田的本质特色、丢弃了乡村自身的文脉特色、丢弃了乡村自身的自然风貌特色。

1.3 绿化工程质量不高,缺乏养护管理,绿化景观效果不佳

在乡村建设中,乡村绿化工程普遍得不到重视,施工期间无人监管、生长期间无人养护是“常态”。种植土理化性质不达要求、绿地内杂草丛生、植株受损或病死枯死等现象常见,美化家园、改善环境的综合效益不能充分显现。

1.4 绿化建设资金短缺,工程延续性不够

乡村绿化建设资金相对短缺,村委会没有绿化建设专项资金,工程建设没有保障性和延续性。

1.5 村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不强

受经济利益趋势,村民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非常淡薄,房前屋后的树木几乎被砍伐一空;老一辈房前屋后植树的优良传统几乎失传,伐树的多种树的少。大部分村庄中,20年树龄以上的树木基本没有。

2 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经过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乡村绿化建设无章可循,缺少乡村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二是脱离乡村实际,盲目跟风,在乡村营造城市化园林绿化;三是乡村绿化建设资金不足、甚至挪作它用;四是缺少乡村绿化建设管理技术队伍、技术人才,造成管理机制不健全;五是对乡村绿化建设与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绿化工程无所谓、最多死几棵树、没有什么”的错误认识占主导地位。

3 发展对策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标志着新一轮的乡村建设已拉开序幕,涉及乡村建设的各项建设任务将陆续实施,乡村绿化建设也不例外。为了把乡村绿化建设工程做的更好、更实,避免出现当前乡村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现综合工作实践、结合问题原因分析,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乡村绿化建设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科学编制乡村绿化建设规划,塑造乡村山水田园特色

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工作就存在盲目性。科学编制符合乡村绿化建设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确保乡村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一是规划要有特色,编制乡村绿化建设规划必须有别于编制城市绿化建设规划,必须建立在大量实地调研走访、搜集资料、充分挖掘历史文脉等基础上,将特色乡村田园山水元素融入其中,做到经济适用、操作简便、科学引领,达到“乡乡有亮点、村村有特色”的规划目标。二是规划要有深度,规划在细化到树种配植、苗木规格、工程质量监督、养护管理等,对于较大的绿地要细化到初步方案,使规划成为指导乡村绿化建设的实施性、纲领性依据。三是规划要突出节点引导,在乡村中,四旁空地较多、住宅院落较大,规划要特别注重村庄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屋后宅旁)绿化和庭院绿化的引导,给出多种具体做法和范例,把乡村带回“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年代。

3.2 多渠道筹集绿化资金,确保乡村绿化可持续推进

资金是制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筹足建设资金,保证建设动力。一是设立乡村绿化建设专项资金,严禁挪作它用,大钱办大事、小钱办小事;二是积极争取林业部门的乡村绿化建设资金;三是筹集社会公益资金发展乡村建设;四是积极招商引资发展乡村绿化建设。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筹集到的资金,都要精打细算、实在、有效地用在村庄绿化建设上,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强化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抓好养护管理,充分显现绿化景观效果

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施工期工程质量监督与生长期养护管理同等重要,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和抓好养护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彰显绿化景观效果的基础。要组织或聘请具有园林绿化专业知识的人员按照国家绿化工程建设有关规范、技术要求对每项绿化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按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要求、结合树木生理特性、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适时进行浇水、施肥、除草、打药、修剪等养护管理,营造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3.4 强化村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与理念

提高认识,强化理念是做好工作的基础。首先是乡村掌门人对绿化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引导村民不要破坏绿地且能主动制止破坏绿地的行为;二是采取各种方式与措施宣传绿化建设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效果和综合效益,引导村民积极爱护绿地;三是村委会经常组织开展绿化建设,引导村民养成自觉绿化的良好习惯。

总之,乡村绿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作,只有经过村民不间断努力,“远看村庄淹没在树林中、近观村民行走在树荫下、花境旁”的村庄美景才能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参考文献:

[1] 邓根新.浅谈村镇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花卉,2016(6):73-74.

[2] 刑继斌,候学胜.浅谈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1072.

[3] 潘 丽.浅谈美丽乡村绿化设计与规划[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239.

[4] 贺子冲.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浅析[J].江西建材,2017(3):34.

猜你喜欢
绿化村民规划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