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金融秩序,意在重拾实业信心

2018-03-26 08:38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安邦戴姆勒吉利

闫肖锋

新年伊始,两则重磅财经新闻引发热议。一则是,保监会发布: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中国保监会决定于2018年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另一则是,德国戴姆勒集团和吉利汽车相继发布,吉利汽车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按照当前股价,吉利拥有的股份价值超90亿美元而成为了戴姆勒单一最大股东。此举为中国自主品牌海外扩张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两则新闻看似不相干,但综合起来考量,我们看到金融监管发生了重大转向。这意味着加杠杆疯狂并购的扩张模式将受到严控,也意味着脚踏实地的实业模式、尤其是符合国家经济战略的品牌扩张包括海外并购将受到鼓励。

安邦的问题出在哪里?14年来,这家以代售车险起家的保险公司,在万能险的刺激下迅速壮大,扩张成为总资产19000亿元的大财团,最终触碰红线,也为这种扩张模式划下句号。

细数安邦的海外收購案例,无非“金融+地产”的投资逻辑。继2014年以19.5亿美元(约120亿元人民币)收购希尔顿集团旗下位于纽约的华尔道夫酒店之后,安邦集团提出了一列竞购案,包括伦敦金融城最高建筑Heron大厦、日本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Simplex Investment Advisors、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德尔塔·劳埃德银行……类似案例还有万达等致力于海外收购的大型财团。

但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严控企业海外投资,这些风头正劲的财团不得不变卖资产,掉转航向,以求合规合范。金融监管高层也不断提醒杠杆收购的危险与危害。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险资发表“野蛮人、妖精、害人精”的言论;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对外“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央行行长周小川多次提醒要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此次三大监管部门严控安邦,业内应早有预期。预料险企、险资合规监管将会继续走严,旨在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束措施还会相继出台。

那么,吉利做对了什么?

从民营小企业到全球大集团,吉利用16年时间成为拥有吉利、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等十大品牌,年销售汽车182万辆、营收预计超过2700亿元的全球汽车集团。翻阅吉利的成长史,“专注主业、脚踏实地”是其主要特征。吉利的品牌扩张专注汽车主业,专注实干,并不忘提升本土汽车业竞争力的“初心”。吉利的海外并购获得官方认可,万众瞩目,也与国家政策风向紧密相关。吉利买的是实业,志在打造民族品牌,当然会受到广泛认可。

更重要的是,吉利的扩张模式符合国家经济战略。吉利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一举,意在抢夺未来电动汽车的制高点。吉利总裁李书福预测,未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统汽车公司只有两三家可以活下来,谁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而戴姆勒是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领军企业之一,正在争分夺秒制造电动汽车的吉利公司,希望与戴姆勒公司在共享电池技术方面达成协议。

这是企业战略选择,也是国家经济战略选择。21世纪以来,每个行业面临转折点时,都有中国公司出手在世界范围内收购整合,知名例子包括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等。此次,汽车行业开启了同样的里程。

2017年9月,国家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从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等10个方面提出了29条具体意见。此前,曹德旺、宗庆后等实业家多次呼吁,绝不能让政商勾结发财的人,压制了靠市场竞争辛苦创业的实业家的活路。这份《意见》可谓对实业家的回应。

猜你喜欢
安邦戴姆勒吉利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
戴姆勒裁八成短期工 将被裁员工介绍给保时捷
戴姆勒将迎首位外籍CEO
蔡澈回应吉利参股戴姆勒
安邦系
吴小晖被带走安邦概念股缩水614亿
看“土豪”安邦进击全球
美国发行猴年“吉利钱”
不吉利的“红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