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评价分析

2018-03-26 02:44梁鹏黄晴晴何燕玲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超对接层次分析法

梁鹏 黄晴晴 何燕玲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北京市社科基金(编号:14JDJGB054)、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编号:2013D00500300000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编号:JD-ZD-2016-001)资助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我国,农产品小生产与大流通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尤为突出,农超对接作为一种现代化农产品流通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是我国推广农超对接的重要参与城市,其农超对接模式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各指标的评分,结果显示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总体效率评价较高,但在农户组织化程度、农产品损耗、信息共享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以此提出优化北京市农超对接流通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超对接 农产品流通效率 层次分析法

引言

中央连续几年聚焦农产品流通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企业、社区对接”。我国从2008年开始部署“农超对接”工作,试点范围逐渐扩大,北京市作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其农超对接模式已有一定规模并在提高流通效率方面成效显著。

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农产品传统市场将逐渐消失,农产品超市将逐渐发展壮大。Reardon et al.(2006)以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为例,指出农超对接模式跨越了许多中间环节,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剩余收益,还可为超市带来生产者剩余。Stokke(2009)認为超市能够帮助农户加入合作社,并且能够在对接机制下提升农户的生产能力,虽然超市在短期内会增加成本,但长期发展下去可获得相应回报。

农产品流通效率方面,部分学者最初通过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差价来评价流通效率,后因为此方法的样本局限性,流通效率的研究转向市场整合角度,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供应链”理念被引入到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逐渐广泛,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王娜、张磊,2016)。R.V.Anrooy(2003)认为,流通效率可以通过流通过程中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最大可能的消费者满意度”,并分别阐述了市场控制力、外部性等因素与流通效率之间的关系。Alina Sorescua(2011)等提出以农产品供应链为销售终端供应农产品的过程,效率更高,并指出农产品供应链的完善,可以更有效地满足终端消费需求。张磊等(2011)运用七大指标综合分析法、孙剑(2011)运用因子分析法也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分析。

现有关于农超对接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现状和问题分析,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研究,主要针对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探究,且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不同文章运用了不同的模型方法和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分析,但都是从宏观角度评价,把具体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本文认为此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北京市农超对接现状及农产品流通效率测算

(一)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发展基本情况

我国自2008年开始着手进行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北京市是推广农超对接的重要参与城市,近几年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势头强劲,供应链日趋成熟。北京市连锁超市通过农超对接渠道直接采购果蔬,能够降低果蔬经营成本的10%-15%,超市农超对接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比市场平均价低15%左右(陈莹莹,2011)。在北京市,超市已经成为农产品第二大零售终端。

(二)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测算

模型建立和指标选择。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从农产品流通速度、流通经济效率、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状况三个方面,构建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测算指标体系。其中,农产品流通速度指标包括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流通经济效率指标包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资产净利率,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状况指标用总资产增长率表示(金赛美,2016)。

依据2009—2016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同时考虑到统计年鉴数据统计的局限性。为了测算简明,本文将农产品批零业转化为农、林、牧产品批发,具体指标值如表1所示,测算方法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利润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利润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利润/主营业务成本;资产净利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利润/资产总额;总资产增长率=限额以上农产品批零业总资产增长额/上年度资产总额。

因子分析法测算过程。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测算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KMO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来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显著性水平Sig.<0.05,变量差异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其次,通过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和最大方差法,得到特征值及公因子的负荷系数矩阵,两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209、1.759,都大于1符合要求,并且两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248%。通过负荷系数矩阵可得,第一个因子4.209能够较好地替代变量X4、X5、X6、X7,第二个因子1.759能较好地替代变量X1、X2、X3,故两个公因子可以反映和代替七个变量的数据特征。

最后,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因子得分信息表如表2所示,并计算两个公因子的权重得F1=51.724/85.248=0.607,F2=33.524/85.248=0.393,故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E=0.607F1+0.393F2,进而算出2008-2015年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分析。表2显示,2008年以来,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而自2008年至今,正值北京市推行农超对接流通模式,近八年来农超对接在北京市深入发展,对北京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贡献不容忽视。

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评价

(一)评价模型和数据来源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提出,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付玉娥,2013)。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评价是在复杂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有些指标在现实中难以统计量化和函数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依据北京市农超对接流通效率影响因素设计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权重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进行评价。

指标体系。本文选取生产效率评价、对接机制评价、市场效益评价作为“北京市农超对接流通效率”的准则层,并设计9个相关指标作为评估层,其中生产效率评估层包括组织化程度、生产技术应用,对接机制评价评估层包括合作稳定性、流通速度、产品完好率、信息共享度,市场效益评估层包括产品新鲜度、需求满意度、产品可追溯。

数据来源。本文以北京地区永辉超市为例进行问卷调查,以此了解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的基本情况。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北京地区永辉超市的农超对接工作人员进行“对接机制评价”问卷调查,对与永辉超市存在合作关系的农户进行“生产效率评价”问卷调查,对北京市永辉超市的消费者进行“市场效益评价”问卷调查。问卷中,针对评估层各评价指标采取十分制的评分方法,对调查对象打分的平均值进行数据计算。

(二)权重计算

层次分析法权重分析的数据来自于对6位专家学者和超市负责人的问卷调查,专家需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填写指標间的重要性标度。在对6份调查问卷的整理综合后得到准则层和评估层的4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如表3-表6所示。

本文运用规范列平均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表5-6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率CR ,则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要求,计算出的权重有效。生产效率评价权重为0.110,其中组织化程度0.500、生产技术应用0.500;对接机制评价权重为0.309,其中合作稳定性0.141、流通速度0.263、产品完好率0.455、信息共享度0.141;市场效益权重为0.581,其中产品新鲜度0.324、需求满意度0.587、产品可追溯0.089。

(三)数据分析

第一,生产效率评价数据分析。针对农户发放的生产效率评价有效问卷总共有60份,结果显示,农户基本上都是中老年,而且都认为参与农超对接后收入比之前有所提高,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整理得到组织化程度平均初始得分5.717,生产技术应用平均初始得分6.900,则生产效率评价得分6.309(5.717*0.500+6.900*0.500)。数据表明,农超对接中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得分在中等位置,但相比较而言还是较低,说明农户生产仍然较为分散,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户生产技术应用程度得分较高,反映农业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很有成效,能够保障农产品供应。

第二,对接机制评价数据分析。对接机制评价的调查对象是农超对接超市工作人员,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82份。整理得到合作稳定性平均初始得分6.500,流通速度平均初始得分6.744,产品完好率平均初始得分5.305,信息共享度初始得分5.146,则对接机制评价总得分5.831(6.500*0.141+6.744*0.263+5.305*0.455+5.146*0.141)。

由结果可知,对接机制评价中流通速度指标初始得分最高,体现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环节的高效性;超市与农户间合作的稳定性程度也较高,保证了超市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完好率初始得分偏低,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减少损耗;信息共享度得分最低,说明超市对已获得的市场信息没有有效地与农户等主体共享,农超对接模式在信息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

第三,市场效益评价数据分析。市场效益评价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是北京地区购买永辉超市农超对接产品的广大消费者,收回有效问卷265份。整理得到产品新鲜度平均初始得分6.849,需求满意度平均初始得分7.125,产品可追溯度平均初始得分5.468,则市场效益评价总得分为6.888(6.849*0.324+7.125*0.587+5.468*0.089)。

市场效应评价各指标得分显示,消费者购买农超对接农产品的需求满意度得分最高,说明农超对接农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安全化、营养化的需求;农产品新鲜度得分较高,体现了农超对接模式在农产品保鲜方面存在优势;产品可追溯度得分偏低,反映出农超对接供应链在质量追溯和问责方面还存在问题。

第四,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评价数据分析。通过评估层各指标得分和权重,可计算出生产效率评价总得分为6.309,对接机制评价总得分为5.831,市场效益评价总得分为6.888,再根据准则层各指标权重,算出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评价总得分为6.498,处于较高水平。相比较而言,市场效益评价分数最高,说明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得到了市场认可;对接机制评价得分较低,反映出农超对接模式下超市与农户的对接还不够紧密,供应链体系还有待完善。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永辉超市为例,结合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进行评价,结论如下。

综合各方评价,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评价较高,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的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评价较高,但对接机制方面还不尽完善,农产品损耗和信息共享方面问题突出;农户在参与农超对接后收益普遍改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明显增强,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消费者对农超对接评价较高,但在产品追溯方面评分偏低。

(二)北京市农超对接模式流通效率优化对策建议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其一,要积极吸收小户散农加入其中,也要加强合作社之间的联合重组,增强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做大做强一部分示范效应的合作社来带头发展。其二,合作社要加快自身能力建设,首先要注重人才引进和人员培训,尤其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户在农超对接合作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有利于实现农户与超市之间更紧密的对接合作,从而提高流通效率。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在配送方面,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超市各分店—供应商”模式转变为“配送中心—供应商”模式,由各分店将每天的农产品采购计划提交给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汇总后进货,然后配送至各门店,可节约交易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另一方面,无论是超市自建物流体系还是采用第三方物流,都要对物流基础设施有高标准要求,做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产品在运输中的损耗,有效降低成本,促进流通效率的优化。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健全追溯体系。作为农超对接主导者的超市,应该牵头建立健全整个农超对接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系统。首先,超市与上游农户或合作社要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超市要將市场销售信息实时更新、传递,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统计预测,指导生产者生产。其次,面对北京市交通管制和运输压力,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运营也十分重要,利用定位系统和射频识别,对物流进行定位、监控,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最后,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超对接供应链中的引导作用。北京市农超对接由试点到推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优化北京市农超对接流通效率,更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使政府真正参与到农超对接的各个环节和发展环境中。其一,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合作社建设,在减免税收扶持发展的同时,还应引进区域外人才,使合作社在生产、管理、财务、质量检测等各个方面实现优化升级。其二,政府应该对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的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投资建设或补贴扶持。其三,关于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质量检验问题,政府需要大力监管、奖罚分明,引导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的不断完善。其四,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需要对合作社和超市的融资进行政策支持,以及为农产品运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交通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Reardon et al.Governance,Coordination and Distribution along Commodity Value Chains[J].FAO,2006(4)

2.Stokke,H.E.Multinational supermarket chai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oes local agriculture benefit[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9,40(6)

3.王娜,张磊.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16(4)

4.Anrooy R V.Vertical Cooperation and Marketing Efficiency in the Aquaculture Products Marketing Chain:a National Perspective from Vietnam.FAO working paper,2003

5.SORESCUA A,FRAMBACH R T.Innovations in Retail Business Models[J].Journal of Retailing,2011(7)

6.张磊,王娜,谭向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J].农产品流通,2011,25(4)

7.孙剑.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评与演进趋势——基于1998-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8.金赛美.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测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求索,2016(9)

9.陈莹莹.“农超对接”渠道畅[N].经济日报,2011-5-19

10.付玉娥.层次分析法在报酬要素权重确定中的应用[J].商情,2013(11)

猜你喜欢
农超对接层次分析法
浅析“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农超对接”中违约问题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