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建政精神 开创美好未来

2018-03-27 07:26彭新军
湘潮(上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茶陵工农兵建政

★彭新军

2017年5月20日,茶陵县委书记彭新军(图中)深入思聪街道三华村督查指导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90年前,毛泽东在茶陵缔造了第一个县一级的红色政权机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坚持民主革命的崭新篇章。回顾我们党领导茶陵人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敢于牺牲、勇于奋斗的伟大历程,传承建政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发茶陵人民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

★ 不忘历史,共缅伟大创举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正是追根溯源,共同追寻革命先烈的奋斗足迹,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把茶陵的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缅怀建政历史——如一声惊雷、震撼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提出了宣传苏维埃政权的口号,开始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行动。但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一段时间里,受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中共中央在建立苏维埃政权问题上,坚持以俄国革命的模式作为中国革命的榜样,主张像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一样,首先夺取城市建立革命政权。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率先将革命力量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了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1927年10月21日和11月18日,他指示工农革命军两次攻打茶陵,占领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之后的第一座县城。11月28日,遵照毛泽东指示,茶陵建立了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铭记建政功绩——是红色典范、伟大创举。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因其民主建政、工农武装割据、政治建军和坚持党的领导的经验而成为全国红色政权的源头和典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茅坪安家后,毛泽东通过对湘赣边界几个县的全面考察,认为在茶陵、宁冈、永新、遂川、酃县、莲花六县中,茶陵、永新是大县,人口多、地域宽、经济实力强,尤其是茶陵,是井冈山西边的门户和屏障。为把守好这个西大门,毛泽东在茶陵缔造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随后又相继在遂川、宁冈、永新等地建立了同样以“工农兵政府”冠名的红色政权。1928年5月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宁冈茅坪成立,统一领导湘赣边界几个县的红色政权,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可见,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竖起了第一面“工农兵政府,苏维埃精神”的旗帜,拉开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传承建政精神——当融入血脉、继往开来。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大门的两边曾挂着一副对联:“工农兵政府,苏维埃精神。”苏维埃精神即为工农兵政府所倡导的核心思想。这种精神就是坚定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人民利益,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独立自主、民主平等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面对死亡,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茶陵人民前仆后继投身于湘赣革命根据地建设,并荣获湘赣省模范县称号。毛泽东曾一再肯定茶陵“有进步的工作”“值得大家称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茶陵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茶陵全县5万人战死沙场,现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5000多名。经过长征、抗日和解放战争的血火考验,茶陵有140多名红军战士成长为新中国的重要干部,有25位军人被授予解放军将军军衔。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当代茶陵人民,以“九牛爬坡齐用力”的协作精神,一往无前促增长,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苦干精神,一抓到底攻扶贫;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担当精神,一马当先推改革;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精神,一以贯之转作风,取得了丰硕业绩。

★ 不忘初心,开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茶陵县域内,为茶陵人民谋幸福、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茶陵就是我们的初心。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以决胜全面小康的累累战果告慰先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重承诺。茶陵2017年实现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出列、2.5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是县委向省委、市委立下的“军令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必须不折不扣坚决完成。全县上下要以铁一般的决心全力冲刺,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主题来认识、专业课题来研究、重点问题来分析、最大难题来攻克,确保决战决胜。县委、县政府要以铁一般的担当合力攻坚,进一步抓实县级领导包联、乡(镇)村主体、行业部门主抓、驻村帮扶工作责任,紧盯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三率一度”等核心指标,全力做好脱贫评估验收工作,让脱贫成效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确保65万茶陵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建成湘赣边界中心县。茶陵建政及其他革命斗争经验告诉我们,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努力发展生产,是当年革命胜利的坚强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茶陵作为革命老区、边贫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湘赣边界中心县建设步伐。如:聚焦创新引领,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园区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聚中心;聚焦协调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打造湘赣边界区域交通中心;聚焦实体经济,推进项目攻坚,抓实企业帮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聚焦绿色转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鹰击长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中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构建幸福和谐新茶陵。茶陵工农兵政府的成立遵照了毛泽东“要做群众工作,要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子,要保护商店,保护邮局,保护学校,保护医院以及土地革命”的指示,因此茶陵工农兵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弘扬建政精神必须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抓好教育这一基本战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突出做好中低收入和困难家庭增收工作,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抓好健康这一幸福基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水平,完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抓好稳定这一发展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平安茶陵”创建,抓好安全生产,净化治安环境,维护社会和谐。

始终坚持民主法治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平正义的阳光。茶陵工农兵政府建政的经验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工农兵代表会议的作用,实行民主建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弘扬茶陵建政精神,要充分体现在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县两个方面。民主政治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广泛凝聚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美同心圆。依法治县方面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茶陵。

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建立与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它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政权建设的核心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弘扬建政精神,茶陵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猜你喜欢
茶陵工农兵建政
失去玉桂叶的日子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南门小卖
可亲可敬的工农兵
王建政的書畫情缘
陈罗英:茶陵唯一完成长征的女红军
最美“茶陵牛”
20世纪以来茶陵派学术史研究
——茶陵派成员构成情况研究之回顾
20世纪以来茶陵派学术史研究
——茶陵派历史地位研究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