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县水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

2018-03-27 02:27陈家琪
山西水利 2018年2期
关键词:昔阳县水资源量县域

陈家琪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省,辖5镇7乡335个行政村,23.8万口人,总面积1978km2,到2015年,全县林地面积4.59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23.5%,初步建成林业生态县。

1.1 河流概况

昔阳县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汾河、子牙河、南运河三大水系,松溪河、潇河、清漳东源三大主流。其中松溪河县域内长73.25km,流域面积1473km2,占全县面积的74.5%,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潇河县域内长22.5km,流域面积356.8km2,属于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清漳河东源县境内长19.75km,流域面积76km2,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其中黄河流域总面积356.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8%,海河流域总面积154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8.31%。

1.2 降雨量

1956年—2014年,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23mm,折合水体10.2亿m3,年降水量最大值(1963年)为1012.7mm,年降水量最小值(1972年)为265.9mm。从1977年以后,大部分年份的降水量小于均值,为枯水期或偏枯水期,水资源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1.3 水资源量

1956年—2014年多年水资源平均总量为16078万m3,产水深度为82.8m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0473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9679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60m3,占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

1.4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昔阳现有水库13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11座,县级饮用水源地5处,乡镇饮用水源地7处,较大型集中联片供水工程14处,乡镇供水工程4处。2017年全县实际用水量为3200万m3(地表水2750万m3,地下水420万m3,中水30万m3),其中农业用水1640万m3、工业用水657万m3、生活用水654万m3、生态环境补水249万m3。十三五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6800万m3,用水缺口2500万m3。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 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昔阳水资源分布不均,西寨、沾尚两个乡镇,以及松溪河支流的安平河、城西河、洪水河、杜庄河上游等地表水比较丰富,占到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5%;孔氏、东冶头大部分及皋落少部分区域地表水浅,水资源相对丰富,占全县水资源量20%;地表水相对缺乏的有界都、三都、李家庄、赵壁四个乡镇;乐平、大寨、李家庄等县城周边地区石灰岩地下水丰富,但埋藏深,开采难度大,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供需矛盾难以平衡。

2.2 水环境不容乐观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农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的偷排,都是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

2.3 水资源破坏严重

昔阳县的煤矿位于乐平、李家庄、三都三个乡镇,煤矿作业多为现代化作业、机械化采煤,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露天煤矿的开采对水资源形成的破坏尤为明显。

2.4 水土流失加剧

不顾后果地开山造地、非法采砂、项目建设、露天采煤,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河流泥沙淤积,水源涵养能力和调节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3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全面落实国家水资源保护政策,树立节约水资源意识,重视水资源保护,实现生态平衡,协调发展。

3.1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昔阳县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县政府分别发布了《昔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和《昔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昔阳县2016年-2020年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目标和工作计划的通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底线思维,以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配置为重点,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促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以保障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 全面推行河长制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方案,昔阳县政府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县乡两级河长制责任体系,明确河长职责,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河流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3.3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县城污水处理中心日均处理污水1.5万t,中水1.2万t,污水处理率达96.5%,2017年处理污水总量达450万t,热电联产项目已批复年利用处理后的中水30万m3。2018年拟在界都工业园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后的中水全部回用企业。将中水作为资源,大力发展再生水的利用,有效提升水资源自身使用价值,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经过对污水的彻底治理,有效保护居民生存环境,节约清水资源和减少取水设施的建设。

3.4 控制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减少面源污染

必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科研单位农作物施肥实验结果,施肥量与作物产量不存在正比例关系,施肥数量的多少对河流污染程度成正比关系,施肥数量越多,对河流水体的污染越明显加重。所以,减少农用化肥的施用量,杜绝过量施用化肥,做到合理施肥,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效降低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平衡。

3.5 严格地下水资源管理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凿井审批”、“开采量报批”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地下水管理措施,为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准则和依据,使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严格规范,按可开采量限采承压地下水,大幅减少甚至禁止工业用地下水,在山区分布的岩溶水应严格控制开采,依据《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各煤矿必须开展水环境影响评价,严禁带压开采,严禁采煤对娘子关泉域产生较大影响。

3.6 推进节水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提倡节约用水,增强节水观念,强化节水意识,创建节水型单位建设,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还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和环境治理的压力,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6.1 城市节水

向城市居民、商业用户做好节水知识宣传,积极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同时做好开发和利用再生水技术,有效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

3.6.2 企业用水管理

重点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项目,减少工业用水指标,提升水的重复利用率,对县域内重点工矿企业全部推行节水措施和相关技术改造,把节水和循环利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企业进行监控。

3.6.3 价格调控节水

政府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山西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制定水费,科学合理实行阶梯水价政策,分别采取按成本收取和超用水加价、加倍收费的措施,推进城市居民、工矿企业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

3.7 加强水生态修复涵养水源

对县域内各个水源地保护区要加强管理,确保水源涵养空间不被侵占,同时加强人工湿地的修复,河流沿岸大力实施绿化造林,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有效涵养水资源,努力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运行体系。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中型水利工程的“水库容量、供水能力、灌溉面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整体提高,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库)健康保障体系,昔阳成为全省四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禹王杯’先进县”之一。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县域内三条主要河流入出境断面水质和全县12个城乡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县污水处理中心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昔阳县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昔阳县水资源量县域
基于SWAT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昔阳县赵壁乡东平原村抓实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浙江省近期各分区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昔阳县:公车带“身份证”上路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双柏县降雨径流特性分析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