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华教授终将归来

2018-03-27 03:56王耀海
朝阳法律评论 2018年1期
关键词:法学纪念马克思主义

◎王耀海

孙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在这个时刻怀念过去,真是令人痛苦,如同重新剥开表面已经愈合的伤口。我一直排斥纪念孙老师,因为不想接受他已经远去的事实,更因为他一直与我同在,并不需要纪念。然而,时间的刻度需要我们在某些时候做一个交代,好让必要的事情各归其序。

一年来,我无数次想起孙老师,但又马上让自己从思念的情绪中离开,因为不敢想念。我宁愿这是一个待醒的梦,也许某一天就可以看到孙老师熟悉的身影,看到他又教育我们这样,教育我们那样。 但时间越久我越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再发生了,尽管我无数次这样地想象着与期待着。所以,我还是要逼迫自己面对事实,面对孙老师已经永远离开我们的事实。

没有孙老师,我就不可能返回北京。我一直都有学术研究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只有在北京能够完成。2011年12月17日,我见到了孙老师。他听说我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感兴趣,表示很愿意让我与他一起合作来进行博士后研究。就是他的这样一个决定,把我带回北京,带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初始轨道。

孙老师愿意让我跟着他就近学习,能把我接回北京,可以说已经是我的恩师。这让我感激他,却还不足以让我崇敬他。让我崇敬他的根本原因还是他老人家心中始终流淌着的人民性。这种基于深厚思想底蕴才能稳定产生的人民性深深感动了我,让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孙老师的身影。

回到北京以后,我得以有机会就近接受孙老师的教育。我记得特别清晰的是,每周二下午,我与孙老师当时带的博士生会一起到老师家中,针对政治热点和法学界热点去做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孙老师会把他的思想贯穿到里面去。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这种教育经历恐怕在现在已经非常鲜有。而就是在这两年中,我的思想在孙老师的影响下有了更多的营养,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的风骨。

孙老师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乐观。知道孙老师境遇的人,会对他历经坎坷而依然乐观的精神感到钦佩。真的,每当听到他在新中国成立前被日本人和国民党虐待的事迹时,每当听到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悲惨遭遇时,我都感到惊讶、痛心和不可思议。如果是我,我可能就崩溃了。然而,孙老师还是那么乐观,还是那么执着地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事业。他无数次地告诉我们,一定要对中国共产党有信心,要理解伟大事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遭遇诸多波折,不要因为一时挫折而灰心丧气。这些精神都对我今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乐观的精神,让我倍感可贵的是他的朴素。不可思议的是,孙老师竟然在八九十岁的高龄还坚持坐公交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或者以为这是作秀。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一个全国著名教授还坐公交车绝对不可能。可是,越了解孙老师的思想,越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与普通群众一体化的表现。有一些人在穷困或者不顺利的时候,能够做到艰苦朴素,但是有了名气,进而获得诸多地位和利益后,就会变得财大气粗,或者自感高人一等。能像孙老师这样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法学家,真是罕见。

更不能让我忘记的是,他基于无产阶级立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真诚。孙老师屡次表示过一种无奈,他认为全国法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已经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在他的晚年,他对此是有着较大的担心的。在与孙老师多次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岁月会让曾经的战士无奈地面对身外的苍凉。

当然,仍有一些学者还在坚持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所以说孙老师一生为之付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事业并未结束。不仅不会结束,反而可能逐渐发展起来。因应新时代的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加快抓紧意识形态工作,抓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时代趋势已经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将逐渐发展起来。对此,我有着确然的相信。

孙老师是国内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元老。如果我们赞同孙老师的事业,赞同他的研究方向,那么我们这些直接受孙老师教益的学生,就应该负起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责任,与全国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同志们一起把这个学科发展起来。

2017年4月11日,我去医院探望孙老师。他拉着我的手叮嘱我,以后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坚持下去必有所成,还让我坚持昂扬的“耀海精神”,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因为孙老师平时经常鼓励我们,所以当时我并未感觉有多意外。现在回想起来,这些话已经是孙老师对我的遗言了。

但我并不想为此悲伤,因为那不是孙老师想要的结果。我知道,孙老师念念不忘的是他坚持了一辈子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事业。我更知道,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起来,后人才会因为追本溯源而想到“孙国华”这个光辉的名字。甚至有时候,我都感觉自己没有必要纪念孙老师,因为他始终与我在一起。我知道我所做的正是他想要的;而把这个事业做好,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师生相处的诸多情景,也没有必要都写出来,不如让学生在岁月中去沉淀出对老师的思念吧!敬爱的孙老师,您已经去了,但我相信您终将归来。挥挥手,我们不说再见!

猜你喜欢
法学纪念马克思主义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忘不掉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