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词义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性

2018-03-27 07:59靳羽西
文教资料 2017年33期
关键词:时代性厨房

靳羽西

摘 要: “厨”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很多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厨房”和“厨师”两个意思。前人还没有对“厨”进行考释,本文对“厨”进行探源溯流,探究其词义发展过程中义位的嬗变与消亡,并以唐朝时期“厨房”一词的非厨房义及其产生原因为例说明非基本义位的时代性。

关键词: 厨 厨房 词义发展 时代性

一个词的词形古今没有变化,但词义的发展变化及其义位的多寡和各个义位的地位可能存在时代差异。词义是有时代性的,对于一些时代特色鲜明的词语,除考释它们的词义之外,研究其词义的时代性也很有意义。本文讨论“厨”的词义发展过程,并以“厨房”为例来讨论词义的时代性问题。

一、“厨”义考察

“厨”字的起源: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樹”的本字,表示树立、竖立。厨,籀文 (广,开放型建筑)(尌,“樹”,竖立),表示竖立在开放型建筑的多层立柜。由于炊煮过程会产生烟、汽,古人将炊煮的专用房间设计成半开放结构,并在房间竖立多层立柜,以方便分类存储杂物。造字本义是庖间,设有多层立柜的炊煮专用房间。篆文基本承续籀文字形,将籀文的写成。隶书将篆文的写成;将篆文的写成。俗体楷书将隶书的“广”写成“厂”,并将隶书字形中的写成“豆”。当“厨”的“多层立柜”含义消失后,再加“木”另造“橱”代替。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厨,庖屋也。从广,尌声。”“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194页)中的解释是“①厨房:下厨。②厨师:名厨。”

分别对北大古汉语语料库和朱氏语料库进行检索,得到含“厨”的语料。发现有些“厨”的词义符合上述两种之一,但也有些语料中的“厨”并不是以上两种意思。下表是语料库中检索出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厨”的词及其释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厨”义的变化。由《齐民要术·蔓青》、《晋书·文苑传·顾恺之》、《唐语林·补遗一》、《字汇·广部》、《新唐书·韦述传》和《清稗类钞·鉴赏类》的语料可知,这里的“厨”是造字本义,即豎立在开放型建筑的多层立柜。这一语义在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写作“橱”而不是“厨”。

由《汉书·王嘉传》等语料可分析出,这里的“厨”为操办官食的官、主持烹饪的人,据史料记载,“长安厨”为京兆尹属官,操办官食并负责供应郡国侯神方士使者所立祭祠的食品。该词义符合《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二条释义。《折桂令·江头即事》中的“厨”是烹饪、烹调的意思。词义与《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个释义相符。这两个义位也是现代汉语中“厨”的主导义位①。

在《汉武帝内传》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的语料中的“厨”可译为肴馔,肴馔即丰盛的饭菜或菜肴。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据此可知,《后汉书·党锢传序》中的“八厨”也可指以财务救济他人的人。《集韻·虞韻》:“厨,箭室。”所以这里的“厨”即箭室。《集韻·虞韻》:“厨,斯条国有厨木,汁肥可用煮饼。”这里的“厨”是木名。

上述这四个不同的意义是由“厨”的本义引申来的。厨房是做饭菜的地方,可引申为丰盛的饭菜;厨房的饭菜是给饿的人吃的,因而可以通过感性引申中的同所引申将其引申为以财务救济他人的人;又因为厨房里面做饭的工具是刀等,从材质上看刀和箭的材质一样,因此可以通过感性引申中的同性引申将其引申为箭室;厨是用食材做饭菜的屋子,而有一种木,汁肥可以做饼,可用厨做这一食材的名字。这四个意义之所以用“厨”表达,是那个时代并没有特定的词语去专门表达这些意思,刚好“厨”可以引申出这些意思。而这四个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因为现代汉语中已经有专门的词语来表达这些意思。

《王官》和《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的语料中的“厨”是“幮”义。即一种似橱形的帐子。这一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也不再由“厨”表示,“幮”这个字可作为“后起字”。

以上“厨”的语义发展变化,有些虽然和“厨”的本义不一样,但都可以通过“厨”的本义引申得到解释。

在语料检索中发现,含“厨房”一词的语料出现的时间很晚,而且意思和“厨房”的本义“做饭菜的地方”相差甚远。如“其进士等若重试及格,当日便给厨房”,“其明经等考试及格后,待经监司解送,则给厨房”。这里的“厨房”义并不和“厨房”本义相关。

二、“厨房”考释

“厨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194页)中的解释是“做饭菜的屋子”,其它列举的词条也都是和厨房义相关的。

分别对北大古汉语语料库和朱氏语料库进行检索,得到含“厨房”的语料例句。发现“厨房”这一词出现的很晚,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史书《册府元龟》中的学校部中第一次出现“厨房”一词,“旧例,每给付厨房,动多喧竞。请起今以后,当监进士明经等,待补署毕,关牒到监司,则重考试。”“其进士等若重试及格,当日便给厨房。”“其明经等考试及格后,待经监司解送,则给厨房。”

查询语料库,并对相关语料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厨房”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在唐朝之前,表达“做饭菜的屋子”并不用“厨房”一词,而是用“东厨”、“火灶”和“膳堂”等。如曹植《当来时大难》,“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又常于门侧伏守,忽一夜频吠,奋身作猛噬之势。诘旦,东厨有一大蟒,长数丈,张口呀气,毒焰炽然。”“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水则南沙河、西液泉。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而在宋朝时期,开始用“厨房”一词表达“做饭菜的屋子”。如语料,“刘官人不舍,抢出门来,一径赶到厨房里,恰待声张邻舍起来捉贼。”那么既然早期的“厨房”一词不表达“做饭菜的屋子”,它表达什么意思呢?

《唐会要》卷66《东都国子监》云:“长庆二年(821)闰十月,祭酒韦乾度奏:‘当监四馆学生,每年有及第阙员,其四方有请补学生人,并不曾先于监司陈状,便自投礼部,计会补署。监司因循日久,官吏都不检举,但准礼部关牒收管,有乖大学引进之路。臣忝守官,请起今已后,应四馆有阙,其每年请补学生者,须先经监司陈状,请替某人阙。监司则先考试通毕,然后具姓名申礼部,仍称堪充学生。如无监司解申,请不在收管之限。。‘旧例,每给付厨房,动多喧竞。请起今以后,当监进士明经等,待补署毕,关牒到监司,则重考试。其进士等若重试及格,当日便给厨房。其明经等考试及格后,待经监司解送,则给厨房,庶息喧争。”

以上这段史料是唐代国子监关于生徒入学手续的明文规定。据此,当监中有学生及第出监,监中出现生员缺额时,就必须再招收新生以补缺额。增补新生的具体规定与手续是:先由欲补者向监司提出申请,说想替补某某生徒的缺,监司在审查完其资格、身份后,再在监司举行相关的考试。若该生徒考试及格,监司便将其具体情况申报礼部,请礼部审核批准。这时仅称作“堪充学生”,仍不具备作为监生的完整资格。假如没有监司的解申,则连最基本的堪充学生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入监学习了。但要获得国家免费提供的厨房,则又必须在补署完毕之后,再等礼部的审核、批准件传送到国子监,然后再参加由国子监主持举行的资格考试,对于进士,如果考试及格,当天就可以获得厨房,对于明经则不然,考试及格后还要等监司把有关审核、批准件传送给礼部后才能获得厨房。

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进士和明经的待遇上的不同。而且这段史料中的“厨房”正是进士和明经的待遇,也即为生徒获得的国家免费提供的特定住房。

三、“厨房”的免费住房义在唐朝出现的原因

(一)词汇更替

在唐朝以前,表示做饭菜的屋子并不用“厨房”。古代贫困人家只在堂屋烧饭,没有专门的厨房,所以只把灶台称之为“堂前”或“火灶”;富裕家庭的厨房称为“居灶君”;在军营里则称为“伙房”;人们多把办食事的厨房设在正堂之东,因此也叫“东厨”,《当来时大难》说:“日苦短,乐有余,乃置玉樽办东厨。”不仅活着的时候,居宅是如此安排的,死后的墓室也是如此设计的,甚至连祭祀死者的祠堂中的庖厨图也是处在东壁的位置。

口语中表“做饭菜的屋子”的词已由“东厨”、“火灶”等表达,代替了“厨房”,这样就分化了“厨房”表达词义的功能,使它得以抽身更多地去表达其他意思。而且“厨房”本身就是屋子,住房也是屋子,所以也有相似之处。加之社会原因,需要一个具有为国子监生徒提供的免费住房意义的词出现,“厨房”正好实现了这一功能。

(二)社会原因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最初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后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后安史之乱导致严重后果,“自至德后,兵革未息,国学生不能癝食,生徒尽散,堂墉颓坏,常借兵健居止”,不仅仅影响到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同时也对封建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危害。为了挽救政治的危機,重新振兴封建王朝,代宗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修复、整顿国子监,并在当时学生奇缺的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如放宽学生入学资格及提供良好待遇。据史料记载,若四馆有缺,则组织学生考试,录取则给予免费厨房。因此可知,厨房即考中后给的免费住房。此住房不同于其他的房子,仅仅是指四馆中选拔国子监生徒提供的免费住房,所以需要一个相应的新名称。由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厨房”的“免费住房”义也便应运而生,成为这一特定时期的主导义位。

四、结语

由“厨”的语源及其以后的词义发展情况可以得知,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导义位有可能是不同的。“厨”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很多不同的义位,现在很多意思已经消亡,只有本义还在使用。在唐朝之前,由于表“做饭菜的屋子”义已经由其他词语代替,所以“厨房”表“做饭菜的屋子”义未见使用。在唐朝,由于社会需要和词汇更替等因素,“免费住房”义普遍使用起来,成为该时期的主导义位。宋朝开始,其“住房”义处于隐没状态,也许在以后的时代里也使用过,但不多见,直到慢慢消失。

这说明“厨房”的“住房”义在唐朝具有时代特色,而过了这个特定的时代,便失去了存在的理据。同时,随着古代做饭工具“炉灶”的渐渐淘汰,“火房”、“灶房”的表达也随之逐渐消失,用“厨房”表达“做饭菜的屋子”的使用就占据主导,并使用到现在。

注释:

①主导义位指词在一个特定时期使用得较多的义位,但不一定是该词的基本义位(即基本不随时代而改变的义位)。次要义位是相对主导义位而言的,非基本义位则是相对基本义位而言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罗竹凤.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4]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6]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汪维辉.论词的时代性和地域性[J].语言研究,2006(2).

[10]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和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10(1):31-35.

猜你喜欢
时代性厨房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厨房真热闹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厨房跑出黏黏怪
古怪的厨房(下)
古怪的厨房(上)
时代性价值取向下战争史教学再思考
萌萌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