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困生行为养成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8-03-27 15:41宫峥嵘何玉鹏杨小录叶文斌
文教资料 2018年34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高职高专学困生

宫峥嵘 何玉鹏 杨小录 叶文斌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例地方高职高专院校学困生行为养成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梳理形成了分層一体化的“行为规范班”养成教育模式的具体方法路径,以期为类似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学困生    养成教育

行为规范与养成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客观地讲,该类高校的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单就学业水平看,绝大多数在中小学阶段处于中后段,自律能力普遍较差,加之高校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日常管理中较多地采取社会化的模式,这就增大了对他们进行教育帮扶工作的难度,为地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扰。本文通过对甘肃某地方高校在此类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分析,整理归纳形成了一种行为养成教育新模式:“分层一体化的‘行为规范班教育管理新模式”。

一、成功案例

李欣(化名),女,某高职专业中职转段生。入学以来经常旷课、旷早操、晚自习,多次夜不归宿,是典型的学困生。经了解,她与班级同学、宿舍同学完全没有交集,对任何事都不在乎,几位辅导员多次谈话仍然无效,行为规范班开班后,她就进入了第一期。经过六周三期行为规范班学习完后,她早操、课堂、晚自习出勤情况明显好转,开始与人交流,开始谈恋爱,学习态度与日常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她在心得体会中写道:“刚开始听到名单上有我的名字的时候,感觉很别扭,好不情愿,因为觉得行为规范班会有很多约束。可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在行为规范班学习的过程中,才意识到本学期十三周以前的日子浑浑噩噩,没有办法克服懒惰,而现在的改变是看得到的。”由此可见,她已经对行为规范班的制度产生了依存。

她又写道:“通过这两周还想谢谢我自己,能让自己有机会到行为规范班学习,短短两周时间真的改变很多,从以前早上懒得起床,到现在每天早上6:20准时起床,舍友都说我像变了一个人,行为规范班好强大啊!我很享受每天都在改变的感觉。通过抄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详解和学生手册中的校纪校规,我了解了哪些是违纪的,哪些应该做好。”这表明她已经逐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出现价值认同。

她还写道:“通过行为规范班学习,我给我自己制定了一套自律准则,共有10条,一是按时上课,有事有病及时请假;二是与老师同学友善相处……这段时间我产生一个平凡的理想,那就是要为了我的家人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这说明她已经对行为规范班的学习内容产生了价值内化。

二、模式形成及实施路径

(一)立足学情,发现问题。

该生所在学院生源情况复杂,录取方式多样,对学困生的传统教育方式,比如严查出勤、开主题班会、写检查、谈心谈话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效,但主要是“一对一”地开展,耗时久、收效低,尤其在单纯以辅导员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下,这种方式成效不高。在长期观察中发现该学院的学困生大都是没有经过高考的非统招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主要表现在:年龄偏小,身心发育未健全,心智不成熟;来自单亲家庭或经济困难家庭,大多是留守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心强烈;渴望得到认同,但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思想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叛逆,对学习成绩、评奖评优不在乎,无所顾忌;敏感多疑,对同学、老师不信任;嫉妒心强,在宿舍、班级、学校没有归属感。

(二)积极应对,分析问题。

一是考虑适合的教育抓手。如果对他们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育,不但收效甚微,甚至会适得其反。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入手,以此帮助学生端正生活态度,激发学习动机,缓解他们的焦虑、自卑等消极心理,发挥学生习惯养成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信心。二是选择恰当方式。采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让他们自愿参与到团体心理辅导中,在一次次的团体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交流,提高自我认同感,改变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三是要及时给予反馈。在学生出现改善后,及时给予反馈,表彰典型事迹,使他们得到认可与肯定,增强自信,以便能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建规立制,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提出了用“心理辅导来疏导,行为规范来矫治,处分惩罚来警示”的三级管理体系,概括为分层一体化“行为规范班”教育管理模式。暨以学生为中心,运用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态度与品德养成和改变理论、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思想理解层次理论、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产生价值内化,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体系层层递进,全面到位,可以在类似学生最初出现行为变化时给予关注,采用短时集中教育的方式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管理效率。

(四)形成模式,逐项实施。

多以违纪学生和各类学困生组成行为规范班,主要依靠晚自习时间进班集体学习,每期2周,不合格者继续留班学习。

第一阶段:团体心理辅导。经过对班内学生做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发现,有22%的学生测试得分大于160分,表明有轻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他们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拉近我与团体内所有人的心理距离,为学生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打下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

第二阶段:抄写学习手册。手册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学院制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构成,包括文明公约、大学生礼仪规范、违纪处理规定、公寓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国学经典《弟子规》等。心理学中,NLP的思想理解层次由低至高包括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身份、精神六个层次,低层次的改变,要用高层次的理解来完成,行为的改变要从更高一层的理解层次去解决,就是要通过价值观层面的改变来完成。此外,心理学中的“价值内化理论”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与行为规范的学习有关。行为失范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的认识与管理制度不一致,通过集中一段时间内学习相关规定、管理制度,引导其弱化抵触情绪,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有了改变的意向,在经过反复、巩固和稳定,最终会内化于价值观,从而改变行为。

第三阶段:参加志愿者活动或义务劳动8小时。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或生产劳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劳动观念和集体纪律,可以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还可以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对大学生来说,生产劳动是除了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活动外的一种主要社会实践形式,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目的的要求之一。

第四阶段:写1篇“行为规范班学习体会”。经过2周时间,经历了以上各环节的教育内容后,学生本人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将体会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对过去行为的反省,学习期间的收获和新的想法,回到原班级后的打算。

第五阶段:优秀表彰,典型宣讲。对在班教育成效好、改变大的学生开展奖励,并将其作为典型教育案例,安排他开展宣讲,这一阶段是巩固教育效果的重要延伸。

三、讨论

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进步,但硬件条件的完善并不能规避教育方式方法的针对性革新。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状况很难快速改善,学困生的规模依然会较大,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工作特征和学生特征,重视行为养成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做人与做事的良好习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分层一体化的“行为规范班”教育管理新模式,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产生价值内化,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既有理论依据又得到了实践检验,是生源结构比较复杂、成长中的高职高专院校可以采用的一种较好的教育管理方式。当然,也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这种模式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开展,立足整体特征,而弱化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将来可以在增加单独辅导和单独辅导内容的研究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程伟.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学生价值观养成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16):91-96.

[2]丁彦.中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7-28.

[3]周妍.曲线帮扶模式初探——高校辅导员帮扶学业困难大学生策略探析[J].教育教学论壇,2015(48):57-58.

[4]汪渝,孙璨,朱笑涵.高校学业困难生内外部系统问题调研及症结探析[J].大学教育,2015(04):51-53.

基金项目:陇南师专校级科研项目《专业导师制在陇南师专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16LSSK020

29。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高职高专学困生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