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回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学生撑起饮食健康“保护伞”

2018-03-28 08:24陈浩
食品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护伞学校食堂食堂

陈浩 本刊记者

为确保全县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的食品安全,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创新监管机制。建立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会同教育部门联合“发力”,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将责任进一步压实落细,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与学校及幼儿园签订责任书,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严把许可准入关,对于无证供餐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督促申请办证,建立健全许可和监管档案,做好量化分级和风险等级评定,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食品安全宣传

食品安全宣传

执法检查

对学校进行快检箱使用培训

学校快检箱发放

执法检查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快检

县领导参加学校食堂开放周活动

二是创新监管手段。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模式,大力开展“中高考”、春秋季开学等期间的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落实痕迹化管理,对检查中存有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校园食堂进行责任约谈,督促其按时按规定落实整改,做到了监管覆盖率、台账建档率、整改复查率、执法留痕率四个100%。2017年共监督检查学校及幼儿园食堂78家次,现场发现问题153项,下达整改意见书29份,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3起,食品抽检5批次,快检食品190批次,严格规范了校园食品安全经营行为。

三是搭建监督平台。该局要求辖区提供餐饮服务的学校幼儿园以“学校食堂开放日”、“开放周”为载体,通过邀请家长代表、新闻媒体实地参观校园食堂,“零距离”了解食堂从原料购进、加工、制作、留样以及餐饮具消毒、保洁的全流程,通过“晾晒”食堂后厨,征求各界意见,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通过建立校园食堂开放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开放周”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常态,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实现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格局。

食品快检培训

为学校发放快检箱

四是提高保障能力。针对学校师生人员密集、社会关注度高,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是当前监管的重点,为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孩子们的饮食安全,该局投资购买食品快检设备,配发到辖区提供餐饮服务的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同时聘请专业检测人员对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批守护孩子们舌尖安全的“防护墙”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里正式“上岗”,负责开展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瘦肉精等多项快检工作。目前所有学校均按要求将设备投入使用,对蔬菜和牛羊肉开展检测,对食品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能够及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孩子们在学校用的安全、吃得放心。

五是强化宣传培训。大力开展对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学校食堂、周边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食品安全进课堂、在校园内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对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及学校周边食品的正确认知,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保护伞学校食堂食堂
被铲除的“保护伞”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学校食堂是黑暗料理的发源地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探讨和思考
HACCP与六T实务管理结合模式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