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思考

2018-03-28 01:01
山东冶金 2018年3期
关键词:河钢马钢钢铁企业

邹 红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发展部,山东 济南250101)

1 前 言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模式,是优秀企业进入发展成熟期的必然选择。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动机在于寻求市场、寻求效率、寻求资源和寻求现成资产等,旨在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价值,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众化公司。在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进入结构大调整、格局大洗牌、动能大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和国际化发展成为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内钢铁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是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设钢铁强国的使命担当,是企业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以下系统剖析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5种典型模式,旨在为新时代国内钢铁企业深入推进国际化经营提供有益借鉴。

2 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分析

近年来,应对形势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竞争激烈的钢铁产业环境,特别是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内钢铁企业落实国家战略,立足价值提升,延伸自身优势,加快国际化发展。涉及领域主要包括钢铁贸易、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海外工程承包、国际产能合作等。

2.1 钢材出口

钢材出口是国内钢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常见模式,目的在于通过开发国际市场提高钢材销售量,提升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出口钢材数量较大,2017年生产粗钢8.32亿t,出口钢材7 543万t。出口钢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矛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钢材出口价格明显低于进口价格,表明出口钢材属于中低端档次,附加值低;2)出口钢材需要进口大量生产用高价铁矿石,并且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污染物;3)钢材出口量大价低引起贸易纠纷,国外针对中国出口钢材的“双反”调查呈上升趋势。

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这种以高价进口铁矿石、高环境污染、高能源消耗为代价的钢材低价出口模式难以为继。新时代,应对国际钢铁贸易保护日趋加强,钢铁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加强与下游用户合作,如与中铁、中建、中车等中央企业合作,为其海外工程供应优质钢材,通过“借船出海”间接出口钢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通过钢材出口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规避国际贸易纠纷。

2.2 铁矿石资源开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钢铁工业快速发展,中国进口铁矿石呈量价齐升趋势,数量从2005年2.75亿t增加到2016年10.24亿t,金额从2005年183.79亿美元上涨至2016年576.57亿美元;近两年进口价格虽有所下调,但仍在高位振荡;对进口矿的依存度从2005年的50.2%上升至2016年的87.3%,产业安全受到严重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强的国内钢企采取独资或者合资方式参与海外矿山资源开发。目前,处于运营状态的项目有山钢集团全资项目塞拉里昂唐克里里铁矿、河钢集团控股南非PMC矿业项目等。客观评价,国内钢铁企业参与开发的国外矿山项目总体品质差、成本高、配套条件缺乏,掌控的权益资源量占比低。

从长远分析,基于中国钢铁工业工艺结构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且国产铁矿石品位低、成本高等现实,中国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因此,建立进口铁矿石稳定供应保障体系具有必要性。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开发海外矿山,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新时代,全球铁矿石资源市场存在较大变数,国内企业在开发海外矿山项目时,要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强化风险控制,确保实现项目投资效益。

2.3 核心资产获得

企业核心资产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如高市值的实体企业、先进的工艺装备、关键原材料、高附加值产品等有形资产,工艺技术、管理经验、发明专利、技术秘诀等无形资产。企业收购海外核心资产,旨在快速获得核心技术、品牌资源、营销网络、优秀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提升核心竞争力。

马钢是国内高铁车轮制造商,车轮技术研发和制造水平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马钢缺乏从车轮、轮轴到轮对的“全产业链”高铁轮轴核心技术,并且自主研发难度大,为此马钢确立技术和市场型横向跨国收购以打造全球一体化轮轴产业体系的国际化路径,旨在快速拥有高铁轮轴核心技术[1]。法国瓦顿公司(以下简称瓦顿公司)是法国唯一能够生产高铁车轮、轮轴及轮对的制造商,拥有高铁轮轴核心技术、品牌资源和销售网络,创造世界最高动车试验速度时速574.8 km。马钢通过综合评价,确定瓦顿公司为并购对象。

马钢采取竞标方式,收购瓦顿公司全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一是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轮轴核心技术;二是瓦顿公司百年品牌及其在国际铁路联盟、国际铁路行业标准等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三是位于法国敦刻尔克和瓦伦榭讷两大生产基地;四是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五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和研发体系;六是高铁车轮、车轴、轮对研产销与维修服务一体化产业链。

马钢收购瓦顿公司的战略意义在于:1)获得高铁轮轴的核心技术、生产基地、品牌资源、全球销售网络、高素质人才和研发体系;形成高铁车轮到车轴到轮对“全产业链”的研产销一体化体系;马钢跻身国际高铁轮轴制造商的第一方阵。2)提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扩大轨道交通装备的产品影响力;借助瓦顿公司的品牌效应,进入中国高铁市场。3)瓦顿公司作为马钢进入欧洲及周边区域市场的“桥头堡”,助力马钢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化布局。

2.4 钢铁制造合作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钢铁行业立足产业优势,以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等方式,在资源条件好、配套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重点国家建设钢铁联合生产基地,带动钢铁装备和产能对外输出。在此背景下,河钢于2016年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的资产。

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塞尔维亚最大钢铁企业,始建于1913年。在河钢收购之前,该厂设计钢铁产能为220万t/a。主要产品有热轧、冷轧和镀锡板;热轧品种包括结构钢、低碳钢、低合金钢、压力容器钢、造船板、耐候钢、管线钢,产能260万t/a;冷轧品种包括冷硬、退火、低碳钢和搪瓷钢,产能160万t/a;镀锡产品最高年产为20万t。主体设备中,2 250 mm轧机和年产20万t的镀锡板生产线商业价值较高。公司物流设施完善,5 000余名员工技能熟练。地处欧洲腹地,市场辐射意大利、德国、土耳其、奥地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北非周边国家和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河钢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后,通过组织整合、管理整合、文化整合以及工艺技术装备改造,用5个月时间实现扭亏为盈,2017年完全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2]。

河钢成功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战略意义在于:1)促进中塞两国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在中东欧的样板示范工程。2)加快形成河钢海外发展的领先优势,提高河钢国际化程度;提高河钢在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融资能力,拓展欧洲市场优质客户,提高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能力。

2.5 工程建设承包

国内钢铁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集钢铁项目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具备承接海外钢铁项目工程建设能力。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在海外工程建设承包领域,常见模式有输出钢铁成套设备技术,如承担新建电炉短流程钢厂或钢铁联合企业总承包等;输出钢铁设备生产线,如承包烧结机生产线、焦炉生产线等;输出自主品牌装备技术,如高炉冷却壁、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等;提供工程咨询和设计服务,如承担新建钢铁基地规划研究、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中钢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钢)国际化路径就是以总承包模式承担海外钢铁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钢前身是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初期负责为冶金企业提供成套设备管理。随着公司市场化发展和国内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公司从成套设备管理发展为设备成套设计、制造、施工和工程总承包,具备全流程设计、工程实施、承担交钥匙工程能力,专业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工程公司,涉及矿山、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领域。近年来承接的海外钢铁工程既有烧结机、高炉等钢铁工艺单体设备总承包项目,也有全流程综合钢厂总承包项目[3]。

中钢发挥冶金成套设备制造管理的专业化优势,以及长期市场化运营形成的竞争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总承包模式开发海外工程建设市场,加大海外布局,国际化发展成果显著,成为国内冶金设备制造企业转型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典型企业。

综上,近年来国际化经营是国内钢铁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开放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获得较大提升。

3 国内钢企深入推进国际化经营的思考

新时代,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政治机遇,就是国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市场机遇在于“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强劲,市场容量大。钢铁企业要把握机遇,谋大势、谋全局、谋高端,紧紧抓住瞄准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深入推进国际化经营。

3.1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擎,驱动企业发展。企业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保障国际化经营实现预期目标。马钢创新海外并购标准,明确不以并购目标的短期财务表现为标准,而以收购目标的长期市场价值为取舍标准。在此标准下,瓦顿公司虽然财务亏损,但是这种亏损是由市场因素引起的,公司本身市场价值高,符合马钢确定的并购标准,因而成为马钢海外并购对象。河钢创新国际化实现路径,打破先易后难、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的常规顺序,瞄准价值链高端环节,选择营销环节为突破口,收购德高公司进入发达国家,获得成熟客户;然后在制造环节发力,收购塞尔维亚钢厂,进行海外制造布局。中钢创新发展模式,发挥长期市场化运营形成的技术、人才、工程组织实施等专业化优势,进入海外冶金工程总承包市场。新时代,全球发展进入创新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动迸发,客观上要求国内钢铁企业通过创新开展国际化经营。以创新思维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国别选择,提出组织构建、人才建设、风险防控等保障措施。

3.2 坚持战略引领

战略是旗帜,引领企业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必须坚持战略引领,才能保障国际化沿着既定方向前进。河钢在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实践,成功原因在于坚持国际化战略引领。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国内钢铁企业要在这一战略引领下开展国际化经营。在此前提下,企业通过全面分析国际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条件制定企业国际化战略,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定位,制定国际化实施路径,构筑基于高效率组织管控、高层次人才支撑、全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全覆盖风险管控等战略实施保障体系等。

3.3 坚持价值提升

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发展目标,符合利益相关方诉求。企业国际化经营实际上是价值活动的空间延伸,是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价值活动之间的合作。马钢收购瓦顿公司,是双方在高铁轮轴价值活动之研发、制造、外部物流的合作;河钢收购瑞士德高公司,是双方在价值活动之外部物流的合作;中钢公司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国际化,是中钢公司与海外客户在价值活动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工程服务等环节的全面合作。通过与国外合作方价值活动的协同,马钢形成全球一体化的高铁轮轴产业体系,河钢成为拥有全球市场和客户的全球化公司,中钢公司成为海外冶金工程总承包知名企业。新时代,应对全球价值链重塑趋势,国内钢铁企业要围绕价值链增值,优化资源配置,优先在关键原燃料供应、钢铁制造、钢铁服务、钢铁贸易物流等基本价值活动中寻求国际化经营突破口,以点连线,以线成面,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海外网状布局。

3.4 坚持人才支撑

人才是高级别的生产要素,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人才支撑。上述企业国际化经营之所以业绩出色,原因在于拥有优秀国际化人才队伍。马钢并购瓦顿公司的工作团队成员大多数都有跨国并购和资本运作经验;河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一批技术和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中钢能够从事海外工程总承包,是因为有一支经历长期市场化锻炼的专业人才队伍。新时代,应对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内钢铁企业要以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既有通晓国际资本运营的金融人才,也有精通生产经营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熟悉国际商务惯例和国际法律法规的法律人才。通过制定国际化人才战略和发展规划,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常态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企业拥有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3.5 坚持风险防控

风险指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经营如影随形;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双刃剑”,风险处理得当,就是发展机遇,否则就会阻碍企业发展。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常见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劳工风险、文化融合风险、环保风险等外部风险,以及项目自身风险。由于企业前期尽职调查不全面,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马钢、河钢海外并购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全面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非常重要。新时代,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改革背景下,国际化经营风险加大,国内钢铁企业要高度重视风险防控。借鉴同行企业成功实践,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保驾护航。鉴于风险管理具有专业性,稳妥做法就是聘请国际知名从事跨国并购管理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专业化公司,协助企业开展风险防控。

4 结语

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钢铁产业等传统产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成效比较明显,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成功实践,对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新时代,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程加速,传统钢铁强国深耕海外市场,新兴钢铁大国发展方兴未艾,国内钢铁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国内钢铁企业只要牢记建设钢铁强国的历史任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指引,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战略引领,坚持价值提升,坚持人才保障,坚持风险防控,就能通过国际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河钢马钢钢铁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河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河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河钢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河钢舞钢9Ni钢通过俄罗斯船级社认证
马钢华阳
马钢精炼300 t RH炉喷补台车喷补方法的研究
马钢11号高炉风口喂线护炉实践
马钢11号高炉炉缸二层水温差升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