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变化与特性
——浅谈《知识的边界》

2018-03-28 01:29魏江楠西南交通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网络化蜂群边界

魏江楠 西南交通大学

《知识的边界》由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戴维•温伯格写成,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关于“知识”概念的定义以及运行方式的变化。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是却以丰富的案例抛出许多观点,温伯格用麦克卢汉式的写作手法给人以新颖感和对未来的想象感。

大致说来,本书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个:一,知识的定义在网络环境下面临危机并且发生改变,同时这与事实的含义也有关,事实同样在网络环境下受到影响。二,网络环境造成信息过载以及信息过滤机制的改变。三,网络本身所引发的专家的网络化,以及网络信息多样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四,传统情况下长形式的思考方式在网络环境下转变为超链接网络化思考方式。五,网络时代的科学研究过程的改变。六,网络时代的决策和领导能力的改变。七,网络将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并且用以解决问题的基础设施。

一、知识在网络时代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一)知识概念的改变

关于知识的概念不胜枚举,书中列举了很多,比如“在西方,数千年,都认为知识是极致的美的对象”、“构筑知识的,是那些我们可以依赖,可以作为基础、值得去保存和珍惜的信念”等。古典的定义一般从美学、哲学等角度出发去定义知识。

在现代,特别是进入现代性社会之后,知识的定义则更加具有实用性。知名的组织理论家罗素•艾可夫从实证主义的角度说“知识是将‘信息变为指令’(information into instructions)的本事。

陆扬、王毅所合著的《文化研究导论》指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知识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可以被‘知道’从而确信无疑的知识了”。不可否认,知识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是有变化的。

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书中认为,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从而具有网络属性,提出了“知识的网络化”的概念。“将我们获取知识的最古老、最基本的策略予以改变的——是对于知识的链接、是网络化”,由此说明,知识的概念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二)知识特点的不变

不可否认,关于知识的定义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知识也具备了一些恒久的特点,如“知识是我们有理由去相信的信条构成的”,“知识是由大量的真理构成,这些真理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世界的真实本质”。笛卡尔也说“知识是你在任何可想象的环境中都不会怀疑的事物”。这些恒久的观点无不反映出知识的确定性、真实性、稳定性。

作者技术决定论式“知识的网络化”似乎是站不住脚的。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如科学角度的观点“知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反复的实验能够确信它”。知识需要反复验证,仍然不会改变的事物的共性。知识可以存在于网络中,然而它的特性却不会为网络所改变。

(三)知识并未发生质变

所谓知识的改变,与其说是作者所言的“知识的网络化”,不如说是网络作为一个平台,聚集了数量巨大各种各样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个事件说出不同的观点,对同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样就比在传统环境中仅仅只有少数受过良好教育的有知识的人聚在一起解决问题有着更好的效果。用中国俗语来概括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

总的说来,知识在网络环境下的确发生了改变,更多是在呈现形式上,比如通过网络更易产生和获取,以及知识特性的侧重方面上,比如能解决问题的实用性。然而在本质上,知识的真实性、确定性、稳定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所以知识在网络环境下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二、专家的网络化是蜂群思维

(一)专家网络化

“专家”在传统的定义中,指的是那些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的人,专家通常是具有权威性的。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出谋划策,都有可能成为专家。互联网所具有的多样性、共性有时候反而会比传统专家处理问题的效率更加高。“专家的网络化”,此处所指的专家,是在互联网中有可能成为专家的人。同时,专家的网络化也意味着传统的专家的权威性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专家具有互联网特性的去中心化、协作共享等特质。

(二)蜂群思维的产生

“蜂群思维”一词在美国作家凯文凯利《失控》中提到,蜂群思维运用在网络中,则是指能同时进行感知和记忆的分布式内存。这种情况之下,可以进行分布式计算,即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在并行运转着。从而会出现一种现象——“涌现”,即它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方向上的质变,是关键的转折点。换而言之,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的并行运转意味着每台计算机背后的人同样是成千上万的,如此之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也会出现“涌现”的现象。

这就像在互联网上,一个网民也许并不聪明甚至有可能会是群氓中的一员,然而当许多网民通过互联网连接之后具有同一个目标或想要解决同一个问题,这种群体意见会比传统专家意见更优。原因在于,意见的多样性、独立性和分散性以及存在可以推导出集体的方式。

(三)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知识的边界》提出“专家的网络化”,首先,专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网络上专家的衡量标准在于其是否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次,“专家的网络化”是指通过网络发表意见仅仅是传统专家表达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在与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很多人在网络上参与,做着和传统专家同样的工作。其实,“专家的网络化”跟“蜂群思维”是一个道理,这说明网络平台聚集起来的群体所产生的智慧或许是解决问题新的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

所以,“专家的网络化”是一种在互联网上的蜂群思维。温伯格在书中仅仅提出“专家的网络化”相对正向的方面,有些夸大了其作用,认为似乎一切问题放在网络上都可以被良好地解决,有着“媒介神话”的偏向。再者,温伯格忽略了群体聚集起来所没有办法完成并且依旧需要依靠传统专家来解决的事情。一些群体意见解决问题的案例并不能代表全部。网络作为一个能够聚集很多人的平台是中性的,没有那么神圣,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可以解决问题,同样能够引发问题。

三、网络环境的知识不一定可靠

(一)网络环境的负面特点

在网络平台上,所引发的问题如网络暴力、隐私泄露等非常多。《知识的边界》也写道,“如果你想在互联网上吸引注意力,极端的言谈似乎是一个奏效的策略”、“互联网充当的似乎是一张孵化极端主义的温床”。网络作为一个回声室,即人们更倾向于听到和自己观点相同的声音,在其中是无法保证理性的。

网络可以聚集大规模的人,人一旦聚集起来则容易产生集体行为,在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时,就会带有强烈的非理性情绪。在互联网上,如果不能保证理性、包容的态度,那么人们相互之间对话的质量会大大降低,从而会引发一系列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

(二)知识多元不一定可靠

如果能解决问题的信息能称为知识的话,那么在网络空间中,并非每一类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知识是否能够产生,产生的知识质量如何都是有待商榷的问题。比如,在关乎道德的问题方面,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致。

在关乎专业技术的领域里,想尝试解决问题的人大多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理性的思维,这样的讨论则有效得多,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会更有作用。然而,这样的知识通常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言,能够解决当下发生的具体问题,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仍然是一个问题。《知识的边界》说道,“网络似乎是一个降低知识的环境”,直接表明了网络环境中所产生的知识的不可靠性。

互联网作为一个中性的平台,其优点在于人多、多样性足、能及时共享,这极大地有利于知识的产生。知识在这其中,更像是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共识,然而能否成为真正的知识,只能通过现实中的实践才能检验得出来。互联网上所产生的知识更像是一堆半成品,还得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合格。所以,网络环境的知识不一定可靠。

四、总结

从整本书总体来看,《知识的边界》展现出了作者戴维•温伯格对于新的网络化知识的前景的乐观,并且提出了在网络背景下知识的特点,即:知识极大丰富、链接(链接不仅提供了停止点,同样含蓄地暗示着后面还有更多)、不需获得许可(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公开性、多样性、交互性、累积性等。他还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已经不是站在屋子前头给我们上课的那个,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群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这些观点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都展现出了温伯格对于网络未来的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知识的边界》仍有一些不足,哈佛大学学者安德森在《大西洋月刊》上评论中认为,这本书主要的缺点在于是它从麦克卢汉那里汲取观点。在《知识的边界》整体行文过程中,温伯格也是在描述贴近互联网本身的内容,而没有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进行阐述。这种考虑的片面性,使得《知识的边界》带有“电子乌托邦”的思想,将全书建立在“媒介神话学”的基础之上。

总的来说,《知识的边界》是一种关于知识在网络中的存在形态的揭示,开放性地探讨在网络中去运用知识并让人们变得更加聪明的办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同时书中没有把其他相关因素考虑进去全面反思,从而带有一些媒介神话色彩,这也是我们需要去辨别和注意的地方。

猜你喜欢
网络化蜂群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蜂群”席卷天下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改进gbest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蜂群夏季高产管理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