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创新典型报道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

2018-03-28 07:25王玉山
传媒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典型策划

王玉山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北京 100089)

典型报道在军事新闻报道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极具宣传性和鼓动性,是体现主流新闻媒体特点的主要代表性类型,多年来,其在凝聚军心、统一思想、催人奋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董存瑞、黄继光到何祥美、向南林,一个个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人物典型通过典型报道的方式为人们所熟知,激发着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军营,报效国家。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途径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典型报道在新时期的媒介环境状态下也受到了剧烈冲击。军事新闻中,典型报道想要继续发挥积极宣传作用以及发挥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作用,就需要军事记者必须不断结合实际实践,创新报道方式方法,优化传播效果,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一、一线采访,贴近对象,提升典型报道的可读性和公信力

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媒体面临新的挑战,过去部分依靠“合理想象”的典型报道不仅难以得到受众赞赏,反而容易弄巧成拙,引起读者反感。典型报道主要功能就是宣传与鼓动,但如果忽视受众特性,只注重单向的、主观的传播,肆意拔高典型人物,为力求塑造典型人物“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而编纂没有发生的事迹,这样与实际生活脱节,甚至违背常识的报道,在信息渠道多元、思想高度开放的时代,必然难以发挥理想的传播效果。

新闻的生命来源于真实。典型报道在选题上自身就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宣传报道想要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效果,更需要坚持一线采访,捕捉典型人物最具有传播价值的特点。记者要在采访前做足功课,与采访对象真情交流,尽可能地发掘典型感人动人之处。从细微之处见真情,有了详尽的采访,才能使得典型报道中的人物和事迹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读者所乐于阅读接受。

为了采写《年轻的你,为什么那么勇敢——追记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一文,笔者不仅前往张超曾经工作的部队,众采张超生前的点点滴滴,掌握大量一手材料,而且在采访前做了大量功课,梳理了世界和中国航母舰载机事业的发展轨迹,将张超个人不懈的追求与中国航母舰载机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张超为强军事业不忘初心、不懈奋斗的人生华章。有了详细的一手采访材料,典型报道就不会沦为枯燥的宣讲、材料的堆砌,而是增强了故事性、可读性,更能够打动读者,引起共鸣。

很多时候,典型报道之所以无法赢得受众青睐,问题主要出在真实性不足。长期以来,一些军事典型报道没有认真全面地贯彻新闻性要求,真实性较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作品多是主观性极强的报道样式,观念信息、情感信息占据了较大比例,事实信息在报道中往往居于次要地位,并且是为观念服务。有的典型报道生硬地依照宣传活动或是人物展开,有时出现一个典型多次报道、事迹重复利用的情况。典型报道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记者在采访写作中也需要遵循新闻的规律,多下军营,多到基层,多去一线,发掘鲜活生动的真实感人事例,进一步丰富典型报道的可读性。接了“地气”有了“活力”的典型报道,才能更为容易地为广大官兵所喜爱。

二、加强组织策划,创新内容选题

一次好的、成功的典型报道背后,往往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合作,对于好的典型报道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典型报道,多年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坚持将策划选题视为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典型报道时,分社领导往往都会带着记者一起梳理采访线索,整理素材,结合典型人物或事迹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策划采访与写作方案。

之所以在策划中花费精力,一是因为典型报道代表着当前主流的价值取向,在选择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时,更要仔细严谨筛选,使得这一典型人物或事迹具有较为广泛和持续的传播效果;二是因为一旦典型报道的基调确定后,文章的书写就将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虽然前期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确保了采访写作中记者在拟定采访提纲、梳理采访材料时少走弯路。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信息获取更加便捷,所以典型报道在选材上也要更加注重“社会整合”功能。多年来,军队典型报道中推出的大量典型,实际上是某种抽象观念的承载者,传递着当时社会和部队所倡导的价值观,为军队提供着一套适应时代需要、为部队官兵所接受的价值体系。

详细的典型报道策划,能够发掘出报道对象对于新时代强军事业建设所发挥的别样意义。典型报道的对象往往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典型人物也是普通人,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能够更为深刻地感染读者,而不是作为刻板的“雕像”存在。在写作典型报道前期重视组织策划,能够进一步在采访写作中更好地突出丰富典型人物或事迹的细节,也能够有效避免典型报道的程序化与制式化,防止典型报道落入俗套。

三、多媒体形式整合传播,有效提升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流动空间”是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支配性空间形态,“由于我们社会的功能与权力是在流动空间里组织的,其逻辑的结构性支配根本地改变了地方的意义和动态”。在当前媒介高度融合环境下,典型报道中各媒体的材料内容可以相互借用,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合作交流更需要进一步深化。各种形式报道有机结合,方能真正有助于增强报道的传播效果。

融合媒介时代,军队媒体在传播上有着天生的整合优势,如果能够达到整合传播,实现采编到传播各个环节的相互融通,就能够有效提升典型报道的传播力。尤其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地将读者看作受众,强调单方面传播的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应融合媒介时代的需求。

一段时期以来,典型报道之所以为读者所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模式化的写作和单一的叙事视角。各个媒体对于同一典型的报道往往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化与细节感。整合式的典型性报道着眼于不同媒介用户的分化情况,利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地呈现典型报道。

在典型新闻报道中,各媒体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尽可能地实现对文字、图片和音视频报道素材的一次采集,多次编辑。按照各媒介平台的特点,通过报纸、电视台、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对不同媒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力求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官兵的互动,让广大基层官兵参与到典型报道创作中来,进一步激发起官兵对于典型报道的共鸣和向往,让典型报道真正“落地生根” “开花发芽”。

四、结语

在2017年策划组织的“英雄”系列报道中,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就采取了多媒体互动、整合传播的方式进行。在提前拟定采访方案,详细跟踪采访的基础上,在《北京晚报》推出了70多个整版文字报道,深度体现了各部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的光辉风采,进一步深化了强军内涵。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和客户端传播图片和视频的优势,在新华网和新华社新闻客户端上整理发布了英雄们的图片和视频,获得了读者大量点击和关注。数字媒体报道与传统媒体报道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典型策划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