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邻避”到“邻喜”

2018-03-28 10:08贾峰
世界环境 2018年6期
关键词:群众利益商量垃圾焚烧

当“邻避”(NIMBY,not in my back yard)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西方国家公众反对在自家附近建设可能危害自身健康、损害个人利益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流行词汇时,国人还很陌生,亦觉得十分遥远。

20多年后的2006年,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因公众反对被叫停,成为“邻避”运动“登陆”中国的标志;次年,厦门PX项目由于公众反对而搬迁。而后,以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PX项目和核电项目等为主要对象的事件在中国不断复制和蔓延,成为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式“邻避”极具中国“特色”。其一,对象范围更广,既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也有工商业建设项目;其二,影响范围更大,从项目周边到遥远的城镇都有参与者;其三,发生速度更快,临界点出现更早。以上特色与中国的社会转型、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人口和广泛流行的社交媒体等因素碰头叠加,进一步增加了化解“邻避”困境的难度。

不过,从北京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顺利建成,到杭州余杭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起死回生,再到中石油云南炼化项目的绿色升级,以及环境设施的逐步开放和环境信息透明度大幅的提高,化解“邻避”困境显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

要解决好“邻避”这个公众关注的问题,成功的经验有四个方面。第一,要倡导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每个人既是生态环境改善的获益者,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奉献者,而不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不能置身度外,只说不做。第二,要掌握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做好协商民主。习总书记指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他还进一步指出“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而且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第三,要及时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尽在释疑解惑,重在科学理性识别问题。群众的担忧或恐慌,与权威信息发布不积极、相关环境知识更新不够和了解技术进步不足有关,这方面环境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亟待从只讲环境污染的危害向怎么控制污染和如何降低环境风险转型。最后,要增强公众的获得感,让公众切实从绿色发展中获益。无论是垃圾跨区处理费的政策创新,还是完善公共休闲运动文化设施、利用项目的税收为群众办实事,以及为项目周边人员的就业提供机会,都关系到公众认可度。

“邻避”现象的出现,体现了公众对自身权益的关注。而“邻避”问题的化解,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只要我们勇担当、善倾听、多协商,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真正放在心上、落实在决策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让公众曾经避而远之的“邻避”项目最终会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的“邻喜”(PIMBY,please in my back yard)项目。

猜你喜欢
群众利益商量垃圾焚烧
和人商量办法多
垃圾焚烧锅炉长周期运行受热面设计优化
你会和别人商量吗?
商量出共识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巡回接访直通车走进处鹤村
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
学会商量
环境保护部将推动垃圾焚烧企业做好“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