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日景

2018-03-28 10:36栾彩霞
世界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业界后处理尾气

湛日景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际知名排放控制专家,多年从事移动源及固定源排放控制方面的研究,曾担任美国西南研究院排放后处理首席工程师。在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及后处理、燃油、润滑油等多方面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在业界有良好的声誉。

1989年和1992年,湛日景博士在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工程学学士及硕士学位,硕士期间的单甘油酯分离专利技术,在工业界得到应用。之后,其在中国石化总公司从事炼油工艺开发和研究。1995年,湛日景赴美留学,并于1999年在俄亥俄大学 (Ohio University) 获得化学工程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俄亥俄煤炭研究中心从事固定源排放控制研究,其用半干法从固体垃圾焚烧尾气脱硫及卤素化合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应用。

湛日景博士在发动机、排放控制及后处理、燃油、润滑油等多方面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在政府部门及工业界有良好的声誉。

1999–2002年,湛日景博士供职于福特汽车公司。期间,他曾经在福特研究院从事汽油车三元催化剂(TWC)配方开发工作,参与低贵金属、高稀土TWC技术开发。之后,湛日景博士在福特汽车公司总部亚太事业部从事排放及清洁燃料方面的研究,负责福特和亚太国家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研发合作项目。从此,他开始对中国的排放法规制定及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002年起,湛日景博士加入在航天、燃油润滑油、排放控制等领域享有盛誉的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从事机动车排放控制及燃油、润滑油对排放影响方面的研发工作。SwRI是国际知名的独立、非营利研发机构,在美国环保局(EPA)成立之前,SwRI已经开始了机动车排放对健康及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在SwRI工作期间,湛日景博士及团队在排放控制技术开发方面,为美国机动车排放法规的建立及工业界排放法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他在柴油车颗粒物捕集器(DPF)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CR)控制、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排放后处理系统集成、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排放后处理技术的测试评价、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等方面,获得十多项美国专利,并为工业界应用。湛日景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测试设备方面,有三项美国及中国注册商标。他主持和参与过多项为满足美国当前重型发动机及车辆(EPA2010/2013)、非道路发动机Tier 4F以及欧五、欧六排放法规的技术开发项目,曾经和EPA合作推动北京在用柴油车排放控制改造项目。

湛日景博士是把先进的排放控制理念及技术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基于对中国国内发动机及燃油润滑油工业的深入了解和多年在世界一流汽车公司及研发机构研发一线的实际经验,以及对美国政府部门在制定排放法规方面的技术支持经验,近二十年来,他为中国环保部及地方环保局在机动车尾气排放法规制定及执行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尤其在把国外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和排放法规的制定及贯彻执行有机结合方面。

猜你喜欢
工业界后处理尾气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期望优秀的工业文化
期望优秀的工业文化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专业课程中引入职业信息与科研经验的实践与探索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两岸工业界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
变频技术在尾气压缩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