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2018-03-28 12:24张伯熙
传播与版权 2018年6期
关键词:书稿表格图书

张伯熙

一、书稿“齐、清、定”的概念

“齐、清、定”这三个字对于图书编辑,尤其是科技类图书编辑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既是出版社对待书稿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作者写稿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笔者又认为它是书稿的一种结果,也是书稿的一种状态。

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以选题计划为开始,以图书发行为结束,“齐、清、定”可以发生在两个阶段:审稿之前,审批发稿之前。“齐、清、定”的对象是书稿,与之相关的角色是作者和编辑。

(一)审稿之前“齐、清、定”

按照一般的图书出版过程,审稿之前是编辑收稿或者作者交稿,书稿已经被作者创作完成,并且从作者手中转移到了出版社编辑手中。此时的书稿应该达到“齐、清、定”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由作者完成的。

(二)审批发稿之前“齐、清、定”

在审批发稿之前,对于编辑而言“齐、清、定”是指编辑已对书稿进行了三审和加工之后,其手中的图书书稿应该达到适合的,后续工序可以顺利接收的,一种完好的准备工作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是依靠图书编辑完成的。

二、“齐、清、定”的内容与要求

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我们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中,出版社、作者、图书市场等各方都要求出书周期越短越好,导致作者在交书稿的时候,书稿并没有达到“齐、清、定”的结果;而编辑在收到书稿后,极有可能将本来给予书稿足够多的三审和加工的时间进行压缩,从而使得书稿在并没有达到“齐、清、定”状态下就发稿。而这样做的后果是:编辑或者作者所期望的图书出版短周期反而更长,同时,由于仓促发稿使得图书的出书质量难以保证。图书出版业是十分特殊的行业,图书的内容质量又十分重要。对待书稿“齐、清、定”的检查,是保证图书良好出版质量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是图书编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图书作者应知的重要内容。那么,书稿的“齐、清、定”分别包括什么内容,如何检查书稿的“齐、清、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建筑类图书编辑的工作经验就上述问题与大家交流,如果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指证。

(一)书稿之“齐”

齐——完备,全,无缺漏。

齐,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就是要求书稿完备,全,无缺漏。笔者认为书稿之“齐”主要指两大类:书稿部件齐,书稿内容齐。

1.书稿的部件齐。

从宏观看,书稿的部件要全。对于科技类的书稿,根据书稿作者编写需要,一般会有封面、扉页、内容提要、出版说明、序言、前言、目录、编委会页、正文、附录、参考文献等部件;特殊情况,有的书稿还会有后记,或者有作者的个人简介以及作者本人照片,上述书稿的组成部件,该有的要有,不能缺少、遗漏。特别当编辑在发稿之前,

从细微方面讲,内容的齐全也很重要。例如,书稿封面上的三要素——书名、作者、出版者一定要有,缺一不可。假如本书稿是丛书中的分册之一,该书稿除了要有丛书书名之外,既要有丛书编委会页,也要有本册书稿编委会页;或者该书稿既要有丛书前言,也要有本册书稿前言。编辑检查该书稿的时候,乍一看该书稿有编委会和前言,仔细一看缺少本册书稿编委会或者前言。或者,在书稿的编委会中作者单位名称有空缺,上述内容明显是文前内容不齐。

再比如,笔者在出版建筑类标准、规范图书(其内容大致由条文+条文说明两大部分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同一本标准、规范书稿中,既在书稿文前有扉页和条文的目次,也在书稿中部位置有扉页和条文说明的目次。有的作者在交规范类书稿时,会忘记书稿中部的扉页和目次,这就属于正文内容不齐。

笔者曾经负责出版过建筑材料检测方面的图书,该类型的图书在正文之后和参考文献之前,往往以附录的形式用表格的方式讲述建筑材料的实验数据,从附录A、附录B等依次排序,在检查书稿的时候编辑经常发现顺序的附录内容缺失,这明显属于文后内容不齐。

特别当编辑在给书稿打号之后,还要注意书稿篇、章、节、条题号及公式号、图号、表号、页码顺序号是否齐全。

2.书稿的内容齐。

从笔者多年与科技类图书的作者打交道的经验看,作者们对书稿正文内容的关注甚于对于文前、文后部件的关注。即便如此,在书稿准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书稿内容不齐。以建筑类的书稿举例:建筑结构类的书稿,会出现数学计算公式本身不完整;建筑材料类的书稿,会出现化学公式不完整;建筑施工类的书稿,会出现建筑施工图纸或者数据表格内容不完整;甚至在有的书稿中,作者会引用某些标准规范的段落内容,但是引用内容却不完整,这也属于书稿内容不齐。

(二)书稿之“清”

清——明白,明晰。

“清”字,其本意有很多。在“齐、清、定”中,主要指明白,明晰。而且笔者认为,在这里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书稿内容清楚,书稿内容无疑问。

1.书稿内容清楚。

(1)书稿稿面清晰。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年代,作者多是手工在稿纸上著写书稿。对于21世纪的出版社编辑们而言,作者手写书稿已经很难被我们碰见。但是,有些年纪很大的作者,仍旧喜欢手写书稿。特别有的老作者,其手写连笔字或者手写繁体字,而笔者还遇见过老作者手写不规范简化字的书稿,此类书稿令编辑比较“头大”。首先书稿的稿面字迹往往不清楚,其次,由于用字的不规范给编辑审稿带来很大的困难。对待此类作者,编辑一定要建议最好让作者亲人将其手写稿变为计算机打印稿后,再交给出版社。而编辑在修改作者书稿的时候也要注意:字迹要工整,清晰易辨,不要潦草,以免排字、校对时难于辨认而造成错误。修改书稿时勾画要清楚,尤其是用红笔修改书稿时,最好不要出现满篇红的现象。

(2)书稿插图、表格等清楚。在科技类的书稿中,作者往往喜欢用插图、表格、公式等形式表达其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技术总结。插图、表格、公式等在科技类书稿中十分重要。编辑或者作者一定要注意插图的图面、图名、图注、图号要清晰;如果有线条图,线条的粗细、颜色或者线条样式(是否有连线、点划线、断线)区分应明显。

有的科技类书稿,作者使用别的图书中扫描的图片,这种图片编辑在检查稿件时一定要注意其图面的清晰度,照原书扫描的图稿的质量不能低于原书。

如果作者使用了照片图。对于照片图而言,不能太黑、灰,一定要清晰,有立体感,层次感。主题轮廓必须突出,光线层次必须分明,背景不可杂乱。

特别要注意插图中我国领土主权问题,书中引用绘有国界线、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港澳台的地图,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含示意图)等一定要边界清楚、清晰。

表格。在打印的书稿中,表格也要清晰,表格内容一定打印完整。表格中不同内容栏的分隔线一定要清楚,同时,表格的编号要连续。

公式。在科技类书稿中,作者经常会对某些观点或者结论、表达某些算式的演算、推导过程而使用公式。一般而言,数学、物理等公式都需要使用规定的字母、符号,并且同一本书中要保持符号的单义性,不能随意约定符号。在公式中的变量有大小写、白正、白斜体、黑正、黑斜体等区别,还要注意上下角符号等。

2.书稿内容清楚、无疑问。

书稿的著作性质要清楚。书稿是著,是编著,是主编,还是编;书稿是翻译稿,是编译稿,还是译著稿,这个在编辑发稿之前一定要清楚。

编辑在审阅作者书稿或者加工作者书稿的过程中,往往会随手记录下书稿中的疑问(比如符号的丢失,数据单位的缺少),或者就书稿中一些观点、用词等提出问题。这些疑问一定要在发稿之前,请作者解决,不留问题给校对人员。

(三)书稿之“定”

定——确定。

“定”字本意为:不动的,不变的。在这里主要是说书稿内容确定之后不变。

作者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后,不应再对书稿内容或篇幅有大的修改、删减或者增加。而编辑在发稿前,书稿的内容、体例格式等已确定,在排版之后的校样上不要再有大的改动。

笔者曾经遇见过这样的作者,作者因为种种原因急迫出版自己的图书,但是他的书稿没有完全定稿。作者打算先将部分书稿交给编辑,希望与编辑对这部分书稿边讨论边修改;或者先交一部分书稿给编辑,编辑边修改此部分内容,边排版此部分内容,过后再交另一部分书稿内容,编辑再进行边审校、边排版。这种做法看上去可行,实际操作难度大、隐患大,后期编辑和作者的工作量会更大。

图书也像其他商品一样,它的生产是有固定流程的。编辑审稿、加工书稿,排版人员排版书稿,校对人员校对书稿,在这个流程中,排版和编校人员不会只处理一本书稿,经常同时处理多本书稿。如果在这个流程中突然加入其他支路流程一则会打乱生产秩序,容易出现遗漏的情况。同时编辑在三审和加工一本书稿的时候,最喜欢一气呵成完成该项工作,而作者先交部分书稿给编辑,使得编辑对待该书稿三审和加工的做法不能保证书稿的修改风格一致。

就算是同一个编辑审稿改稿,也不可能保证都是由同一个校对排版人员处理,每个人对待书稿的标准不可能一样,这样会导致前后两次书稿审校质量出现偏差。

三、就“齐、清、定”给作者和编辑的建议

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作者和编辑们往往十分重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反而觉得书稿“齐、清、定”的检查很简单,不重要。从而对书稿“齐、清、定”的检查很容易被忽略。其实越简单的反而越复杂,容易被忽略的却往往很重要。

对书稿的作者而言,在其著写书稿过程中,不要关注书稿的排版,作者在交稿之前一定依据编辑提供的《书稿著译工作手册》的要求,将书稿规范化处理,将书稿中的体例、术语统一,将书稿中的图、表规范。交稿时只要做到“齐、清、定”,做到交稿之后坚决不大改、特改就可。但是对于科技图书编辑而言,却一定要在通读书稿的基础上,静心、仔细对待作者的书稿,使之达到“齐、清、定”的状态。因为只有书稿“齐、清、定”了,在后续书稿的排版、校对效率才能提高,整个图书的出版周期才能有保证。同时,笔者强烈建议,编辑在与作者约稿的时候,就要给作者明确书稿“齐、清、定”的概念,作者在即将完成书稿之际,编辑还要对作者强调书稿“齐、清、定”的重要性,并让作者对待自己的书稿进行“齐、清、定”的检查。

总之,书稿“齐、清、定”是编辑与作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结果和状态。

猜你喜欢
书稿表格图书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数学说理,怎么说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图书推荐
统计表格的要求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本刊表格的要求